在江西省婺源縣,人們一提起大鄣山有機茶協會,都伸出大拇指,夸獎它是一心為農服務#65380;帶領農民致富的好“娘家” #65377;
婺源是中國產綠茶的金三角地,茶葉生產在婺源有著悠久的歷史, 唐朝陸羽《茶經》中有歙州茶“生婺源山谷”之記載#65377;農民依靠茶葉, 茶葉是婺源的經濟支柱#65377;
婺源縣委#65380;縣政府非常重視婺源綠茶的發展#65377;1996 年開發生產的“大鄣山茶” 就以AA 級綠色食品定位產品的內在品質,1997 年開始飄洋過海,銷往世界最發達的國家和地區,至今,已連續十年占據歐盟有機綠茶市場70%以上的份額#65377;
為了更好地占據國際市場,讓農民有更多的實惠,2001 年由大鄣山基地茶農發起成立了婺源有機茶茶農自已的組織:“大鄣山有機茶茶農協會”, 通過二年的努力,茶農協會以大鄣山茶品牌和國際市場為依托,正式加盟于國際公平貿易標簽組織(FLO),成為FLO 組織在中國的產品供應商,之后,大鄣山茶在國際市場上銷售就可以加貼FLO 標簽,銷售到FLO 組織成員單位時,其組織成員就會多支付每公斤0.5 —1 歐元的超價,超價部分通過國際組織返回到生產者協會,這就構成了協會的公平貿易基金#65377;
FLO 是一個傘形組織,其任務是制定國際公平貿易的標準,支持#65380;檢查并認證那些弱勢的生產者,同時協調公平貿易運動#65377;
協會資金實行FLO 總部督察#65380;專款專用#65380;民主決定原則,主要用于扶持有機茶生產持續發展,改善茶農生產#65380;生活條件,捐資助學和環境保護等與茶農利益相關的公益事業#65377;
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個加盟于國際化組織的農民專業組織; 協會農民的生產勞動從此可以得到初級原料茶報酬以外的該國際組織的專項公平貿易基金的返哺#65377;
大鄣山有機茶農協會的農民按大鄣山有機茶標準生產的大鄣山茶原料,可以得到五次利潤或效益:
一是基地層農民生產的初級原料茶通過協會組織交售到江西省婺源大鄣山綠色食品有限公司時,應得的社會化生產正常情況下的勞動報酬#65377;
二是原料茶達到能進入歐盟市場標準時,協會加補20% 價格給種植生產者,達到歐盟有機標準的 ,協會加補 50% 價格給種植生產者#65377;
三是大鄣山有機茶在國際市場上銷售到 FLO 組織成員的消費者,可以得到每公斤0.5—1.0 歐元的加價,這個加價部分就形成了大鄣山有機茶農協會所獲得的國際公平貿易組織返回的公平貿易基金#65377;
四是免費為協會農民提供學習培訓#65377;
五是讓農民外出考察參觀,增長視野見識, 增加知識面#65377;
協會基金使用有明確的用途范圍,國際公平貿易組織對國際返哺資金實行總督查,主要用于資助農民改善生產#65380;生活條件和農民子女的學習環境,以及社會公益事業#65377;
目前 , 協會已在婺源建立了大鄣山有機茶生產基地2.8 萬畝,分布在婺源縣的9 個鄉鎮113 個自然村,通過大鄣山茶農協會直接帶動農戶15200 戶并得實惠#65377;
到2008 年10 月止,大鄣山有機茶農協會已累計獲得此項資金253 萬元,通過征求茶農會員意見, 已用于資助茶農改善生產#65380;生活條件和農民子女的學習環境的達180 多萬元#65377;
2004 年,大鄣山有機茶農協會捐資大鄣山鄉中學20 萬元,建造綜合教學大樓#65377;2006 年,捐資浙源鄉中心小學20 萬元,建造學生宿舍樓#65377;2008 年,捐資沱川學校20 萬元,建造學生宿舍樓#65377;2004—2008 年,協會資助考上二本以上大學的茶農子女217 人,每人1000元,資助考上重點高中的茶農子女218 人,每人600 元,合計35.5 萬元#65377;2008 年,資助茶農子女讀婺源茶校5 人,每人1600 元,計8000 元#65377;從2008 年開始,協會對茶農的特困女生實行從小學一直到大學的重點資助;今年,有8 名茶農的特困女生開始享受這項資助#65377;此外 , 還對生產大鄣山茶的基地初制加工廠進行了部分建設和改造#65377;
目前,該協會通過有機茶的生產#65380;經營,能為更多的茶農享受公平貿易待遇,從而使15200 戶茶農更好地改善生產#65380;生活條件,更加積極地按有機農業生產模式進行種植生產,走上富裕的道路#65377;
[作者簡介]黃莉玲,江西省婺源天佑中學;呂六斤,男,婺源縣電視臺#65377;
[責任編輯:堯水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