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孩子愿意整天悶在家里和玩具做伴,他們渴望到戶外自由地伸展四肢,呼吸新鮮空氣。 不過,天氣不好的時候,你可要注意了!

夏季里,一些極端的天氣也許會給寶寶帶來傷害,比如炎熱、暴風雨、臺風等。爸爸媽媽們有必要了解一些預防的措施,做好防范準備。
第1 種:電閃雷鳴時
夏天的雨以暴風雨居多,來得快去得也快。而暴風雨往往又伴隨著打雷和閃電,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危險性。如果有雷電,就有遭到雷擊的可能性。此時待在戶外,危險性就更大。因此,帶寶寶出門前,特別是去比較遠的地方時,要注意收聽廣播,收看電視,了解自己所要去的區域的天氣狀況。
如果有人遭到雷擊
如果在戶外
● 觀察天空,是否有黑暗的云層、閃電、刮風。不要等打雷下雨了才急忙找地方避雨,看到云層變低(比如變黑、變厚),就要立即轉移到安全的地方。
● 最好的躲避雷電的地方是到一棟堅固的建筑物里或者客車、轎車上,車窗一定要關閉,不要離開汽車。避免停留在小棚、野外、露天看臺等場所。
● 如果周圍沒有庇護場所,也要注意遠離樹木,在開闊地要蹲伏在地上,與樹木保持兩倍樹高以上的間距。兩腳并攏,兩手捂住耳朵,避免雷聲對聽力造成損傷。
● 如果父母、孩子是和很多人呆在一起,每個人之間要相隔2 米。
● 遠離自來水及自來水管,因為水和水管都是導電體。這時候游泳、跋涉、潛水都是不安全的,也不要站在水坑處。
● 避免接觸金屬物品。遠離晾衣繩、柵欄等物,如果父母和孩子身上背有背包,也要取下背包,因為背包上多半含有金屬配件。
● 如果已回到屋內,一定要等到最后一次閃電或雷聲響30 分鐘后,才能出去戶外活動。
如果在室內
● 不要用自來水。水是導電體,因此,在打雷閃電的時候,不要洗淋浴、洗手、洗碗或者洗衣服。
● 不要使用有線電話,閃電可能擊中戶外的電線,導致觸電。也不宜使用手機,雷電產生的電波可能擊中手機。
● 不要使用電器設備,比如電視、電腦或者其他電器,并且把插頭拔下,保證安全。
● 不要靠近窗戶、門,不要走到陽臺上。
如果有人遭到雷擊
● 立即撥打120 急救電話。
● 受到雷擊的人身上瞬間帶電,因此其他人救護時,要戴上絕緣手套或用其他絕緣物接觸受雷擊者的身體,將其平放在干燥的地方,并立即進行人工呼吸。
第2 種:狂風呼嘯時
及時收聽、收看電臺、電視臺關于強風暴的預報消息,做好抗風準備。風暴到來之前,首要工作是檢查房門、窗戶、屋頂是否牢固并關閉,如有損壞要修理,或臨時把窗門釘死。室外天線要收回室內。家中備好手電筒( 裝好電池) 等照明工具,貯好清水,備好糧食和不易變質的食品,以防停水、停電和交通受阻。準備好急救藥品,預防不測。
刮風期間若正在行路之中,要注意瓦片、玻璃、木條等物從空中落下,還要隨時留意路上是否有被吹斷的電線,不要踩電線電纜,要繞道行走。
沿海,警惕臺風
每年夏季,沿海地區都要遭受臺風的襲擊,臺風所到之處,“殺傷力”極大。因此,住在沿海地區或要帶孩子去海邊旅游的爸爸媽媽要注意收聽廣播,收看電視,了解有無這種災害性天氣的出現。
臺風到來之前
● 制定一個災害預防計劃,保證每個人都知道一旦臺風到來,應該到哪里去躲藏,也要給寶寶教授簡單的安全常識。
● 在家里和汽車上都準備一個災害預防包,包括一個急救包、罐裝食物、開罐器、瓶裝水、裝好電池的收音機、手電筒、防護服以及如何關閉電源、氣源、水閥的提示。
臺風過程中:
● 待在屋里,將門和窗戶關好。
● 如果你們一家人乘坐在汽車上,不要試圖跟臺風賽跑,要迅速離開汽車,躲到附近堅固的建筑物里去。
● 如果在戶外,要盡量躲藏在溝渠中或者可以容身的低矮地方,平躺在里面。
● 遠離掉下來的電線或者破損的建筑物。
第3 種:驕陽似火時
孩子們暴露在陽光下的時間約為大人的3 倍。然而, 孩子的皮膚內防護紫外線穿透的黑色素卻很少,因而很容易被陽光中的紫外線灼傷。而且,紫外線的損傷是一個不斷加重的過程,它是有“記憶”、會累積的。小時候接受紫外線過多,雖然一時看不出來,但它的危害會累積下來,在長大之后體現出來, 出現色斑、皺紋, 患皮膚癌的概率也會提高。
外出之前的預防措施
● 戶外活動可選擇在上午10點以前和下午5 點以后,以保證孩子在溫度相對低的時間出來活動。即便在這些時候,也盡可能讓孩子在樹陰下玩耍,避免陽光的暴曬。不做劇烈運動,以防孩子出汗過多,引起虛脫。
● 隨時轉移位置。特別是帶著還不會走路的小寶寶出來玩,要隨時注意調整童車的位置。因為太陽在不停地移動,光線也會隨之變化,原來曬不到的地方,過一會兒就有可能就被太陽曬著了,隨時調整童車的位置可以避免太陽直射寶寶。
● 給孩子選擇透氣性好的、純棉質地或真絲質地的衣服,顏色盡量淺一些,這樣不至于吸收太多的熱量,款式要寬松,便于透風。特別是在夏日的中午,外出時要給孩子戴寬檐、淺色遮陽帽,撐上遮陽傘,穿透氣性良好的長袖薄衫或長褲。由于紫外線也會損傷孩子的眼睛,所以,不要忘了給孩子準備一副遮陽鏡。
● 使用防曬護膚品。孩子外出活動時,特別是去水邊或游泳池,身體暴露的部位如臉、耳、四肢,應涂上嬰兒專用防曬露,6 個月以上的孩子即可使用。當孩子從水中上來后,一定要馬上擦干身上的水珠,隨后即披上浴巾。因為濕皮膚比干皮膚更容易讓紫外線穿透,使紫外線加倍被吸收。
● 防曬霜被皮膚吸收需要一定時間,所以在出門前20 分鐘到半小時涂抹是比較適宜的時間。
● 即使在陰天或雨天依然有部分紫外線穿透到地面,僅是比有日光的時候強度低一些,所以仍要做
好防曬工作。
曬傷后的急救措施
● 輕微的曬傷,皮膚會出現紅、腫現象及刺痛的感覺,此時要幫孩子擦些痱子粉或用冷毛巾敷,以減
輕不適感。輕微曬傷快則兩三天即痊愈,慢則需一個星期才會好。
● 嚴重的曬傷,皮膚除了出現紅、腫現象,還會有水泡,且有嚴重的熱痛感。這時一碰到皮膚,孩
子馬上會喊痛。此時暫不要為孩子換衣服,以免弄破水泡,并立即到醫院診治。
● 孩子曬傷之后,除了用藥治療外傷,應讓孩子安靜休息,多喝水,以補充失去的水分。另外,不要讓
孩子吃有刺激性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