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個看起來“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3 段真實的生活錄像,3 個家庭和育兒專家的面對面交流。看一看,哪些養育方式能讓我們養育出“專心致志”的寶寶?
3 個家庭各自帶來了寶寶的一段生活錄像,我們一起討論了什么樣的養育方式對培養孩子的注意力更有好處。
第 1 個家庭
小檔案:靜靜,女孩,20個月,由媽媽全職看護。
媽媽擔心:不管是看書、畫畫還是玩其他游戲,靜靜總是堅持幾分鐘就玩別的去了,是不是孩子注意力有問題啊?別養成注意力不集中的壞習慣,那可真是一生的遺憾!
DV 片段簡介:靜靜拿到一個球,有點兒無所適從。媽媽沒有關注到靜靜,靜靜很快就轉移到別的方面去了……靜靜拿出一個畫布,讓媽媽跟她一起畫。媽媽讓靜靜自己畫。靜靜寫了一下,沒有興趣,很快注意力又轉移了。
面對面:
許玉玲(下簡稱許):媽媽有沒有觀察到靜靜對什么比較感興趣?
靜靜媽:她對球比較感興趣,不管是大的還是小的她都喜歡。
許:對,但是靜靜拿到球后不知道怎么玩,媽媽也沒有進一步引導。其實這就是一個很好的契機。
夢迪媽:我覺得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根據孩子的興趣情況不斷變化“玩法”來引起孩子的注意力。
許:對,在家庭觀察中我們發現有很多這樣的情況。可以看出靜靜媽媽非常注意對靜靜獨立性的培養,是嗎?
靜靜媽:對,我覺得她自己玩就是在動腦筋,所以一般不管她,只要沒有安全問題就讓她自己玩。
許:鼓勵孩子探索有助于寶寶自主性的發展,這一點很好。但是另外一方面,孩子在需要你的時候,媽媽也需要跟寶寶有一些互動,給孩子一些鼓勵。比如,在錄像里靜靜已經明確發出想跟你一起玩的信號,讓你跟她一起畫畫,但是媽媽并沒有接收到,依然讓孩子自己玩。孩子自己覺得無趣,所以很快又轉移了。
另外一方面,媽媽跟寶寶交流的語言、表情越生動,越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在靜靜的家庭錄像中,媽媽跟靜靜的眼神交流比較少,語言上祈使句也比較多。
靜靜媽:以前還真沒注意到這些方面啊!
許:另外,媽媽也可以自己創造一些小游戲,幫助寶寶發展注意力。比如,把寶寶的玩具藏在一個大盒子里,多次移動大盒子的位置,讓寶寶的注意力不斷跟隨大盒子轉移,直到找到東西為止。
第 2 個家庭
小檔案:夢迪,男孩,36 個月,主要由姥姥和媽媽看護。
媽媽擔心:我覺得夢迪坐不下來,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太短,大部分孩子都喜歡看電視,可是夢迪就不喜歡。
DV 片段簡介:剛開始夢迪特別吵鬧,后來在爸爸的引導下進行了幾種大活動量的游戲,游戲結束之后,夢迪逐漸安靜下來,找了一本圖畫書認真地看了起來。
面對面:
許:從夢迪剛開始吵鬧,到后來能集中注意力做親子閱讀,大家有什么感覺呢?
靜靜媽:好像孩子發泄完了。
許:對,從家訪的情況也可以看出,夢迪是個運動型的孩子。他的活動量非常大,似乎要比其他孩子擁有更多的身體能量,只有把這些能量發泄出來才能安靜下來。其實爸爸已經做得很好了,想到了一些游戲幫助夢迪疏導身體的能量。也可以經常帶寶寶去戶外進行一些活動。寶寶運動結束之后,就可以集中精力地做一些事情了。
夢迪媽:噢,原來是這樣,孩子確實活動量很大,即使在吃飯的時候也會有一些小動作,很少完全集中在吃飯上。
許:其實這并不是欠缺,活動量大是孩子的一個天生的氣質特點,或者說是一種天性。這也是一個很大的優點。孩子非常有朝氣和活力,探索性也會很強。你在孩子注意力上的要求可以稍微降低一些,達到一般孩子的平均水平甚至稍微低一點都沒有關系。吃飯的時候,用可口的飯菜吸引孩子,經常變換花樣,創造一個非常和諧的就餐氛圍,吸引孩子集中注意力,而不要過于關注孩子的小動作。
夢迪媽:我確實對孩子要求很高,可能有時候給孩子造成了一定的壓力。
許:對,你可以放松一下,也給孩子一個輕松的心情。
第 3 個家庭
小檔案: 冉冉,男孩,12 個月,由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保姆共同看護。
爸爸擔心:我覺得冉冉注意力不集中好像不屬于以上的兩種情況,他更容易在玩耍的時候不斷換玩具。
DV 片段簡介:冉冉的家,非常熱鬧,冉冉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保姆……所有人關注的焦點。媽媽說:“冉冉,你抱著熊熊吧!”奶奶說:“冉冉,跳個舞吧!”……冉冉的耳朵不斷聽到各種要求,注意力不斷被打斷。
面對面:
夢迪媽:看護的人真多,冉冉好像都沒有自己的空間了。冉冉爸:我看到有育兒書上說,給孩子創造一個非常安靜的環境也不好,孩子可能會失去抗干擾能力。
許:我們并不是強調要給孩子創造一個絕對安靜的環境,比如孩子在玩的時候父母甚至不敢出太大的聲音。這完全沒有必要。我們所要做的就是不要總是打擾孩子,給孩子一定探索的空間,讓他集中注意力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幾分鐘。這樣才能培養孩子的注意力,同時又能培養孩子的自主性,還能鍛煉孩子的思維能力。在孩子需要你的時候,再與孩子交流和互動。
冉冉爸:噢,有的時候覺得孩子好像成了我們的“ 大玩具”。
許:您這個比喻比較恰當,多個看護者共同看護很容易造成這樣的現象。成人之間最好能事先協商好,盡量做到意見統一, 或者有一個游戲的領導者等。
不要輕易給孩子扣上“注意力不集中”的帽子,每個孩子在不同的年齡有不同的“專注”時間;不要總是騷擾孩子,在他剛剛對一件事情想探個究竟的時候;不要隨意冷落孩子,他們也有無聊和寂寞,需要你的懷抱和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