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搜索最前沿的育兒資訊,讓您享受最“新鮮”的育兒生活!
簡單的玩具比豪華的電子玩具更適合寶寶
美國天普大學發展心理學家指出,簡單的“老式”玩具,比如紅色橡皮球、積木、橡皮泥、蠟筆,比那些如今市場上琳瑯滿目的電子玩具更有利于寶寶的健康成長。通過這些簡單的玩具,寶寶能夠發展自己的想象力。不該是玩具來“命令”寶寶做什么,而應是讓寶寶來擺弄玩具,使其發生各種奇妙的變化。
因此,父母在選購玩具時,不妨選擇90% 需要寶寶擺弄,10% 由玩具呈現的那一類玩具,而不是那些只會對著寶寶說話,給寶寶唱歌,或者要求寶寶去按按鈕、拉控制桿的玩具。
來源:《美國天普大學學報》
用數據分析的方式學習語言
與以往我們認為的“寶寶是一個詞一個詞逐個學習”的觀點不同,美國印第安納州立大學的研究者發現, 小寶寶們是通過數據分析的方式來迅速學習大量的詞匯的。數據分析是通過對大量素材的吸收、分析,然后找出其中的相互聯系,得到有用信息。
在實驗過程中,研究者給28 名12 ~ 14 個月的寶寶每次提供兩個詞和兩張相應的圖片。雖然小家伙們并沒有被告知哪個詞和哪張圖片相對應,但是經過數次變換形式的呈現,寶寶們都成功地將詞與圖片匹配起來。這項研究表明,跨情景學習可能會自發地在寶寶語言習得的過程中出現,通過這種“數據分析”,寶寶會逐漸積累起龐大的詞庫!
來源:《印第安納州立大學學報》
3 歲時,寶寶就具備了一定的自我約束能力
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者通過對72 名18 個月~ 4 歲寶寶的實驗研究發現,到寶寶3 歲時,已經能夠根據自己所期待的目標來調整自己的行為。如果目標對寶寶有足夠的吸引力,那么寶寶調整自己行為的力度就會比較大。這是自我約束能力最早的開端!
來源:《英國劍橋大學學報》
60%
最近,一篇刊登在《柳葉刀》雜志上的論文指出,一個孩子如果每天喝一聽飲料,他發生肥胖的幾率就會增加 60%。這與他每天吃多少東西,看多長時間電視或者做多少運動沒有關系。
來源:新華網
1/3
美國孕產醫療機構調查發現,有 1/3 的女性患有盆底障礙癥,其中 80% 為生育過的女性。盆底障礙癥主要表現為肛門失禁、應急性尿失禁、膀胱過動癥、骨盆器官脫垂等。這些癥狀將影響女性的生活質量。
來源:《婦產科學》雜志
2倍
美國阿拉巴馬州立大學心理學家對 799 名 0 ~ 3 歲的寶寶進行了追蹤調查,結果發現有 36% 的寶寶有半夜醒來、睡眠不佳的狀況。而這些寶寶出現意外傷害的幾率是其他睡眠良好寶寶的 2 倍!
來源:《兒科心理學》雜志
1/4
西班牙格拉那達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離婚家庭中有 1/4 的兒童受到離異疏遠綜合征的困擾。享有監護權的一方家長總是試圖讓孩子憎恨和輕蔑另一方家長,以達到讓孩子疏遠另一方家長的目的。此外,孩子心理的脆弱性、父母不同的性格和行為方式、兄弟姐妹間的分歧,以及父母雙方現存的矛盾都有可能導致這種結果。為此,專家建議為這樣的家庭提供家庭仲裁方案,以讓每一個家庭成員都得到公平的對待。
來源:《西班牙格拉那達大學學報》
17%
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小時候接受母乳喂養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風險要比那些不接受母乳喂養的人低 17%。
來源:路透社紐約
Bad news壞消息
使用耳垢軟化劑不當可導致耳聾
加拿大醫生發現,一些在藥店可以購買的耳垢軟化劑如果使用不當,可導致寶寶耳聾,尤其是一些患有耳膜穿孔、中耳炎、外耳炎等疾病的兒童應禁止使用。因此,如果寶寶的耳垢確實需要清理,最好到醫院向醫生尋求幫助。
來源:《蒙特利爾兒童醫院聽覺實驗室告》
職業女性產后抑郁癥發生率逐漸升高
調查顯示,職業女性產后憂郁癥的發生率正在逐年升高。對于這一現象,心理學家和社會學家認為,除了自身的生理因素外,還與社會因素密切相關。通常生育階段的職業女性正處于事業發展的高峰期,而孩子的到來常常會使她們家務纏身。這使得她們的工作時間及社交活動不得不減少,生活節奏被徹底打亂,有時還要擔心自己的工作和職位會不會被別人代替。若是夫妻關系緊張,心理上得不到關懷、體諒和支持,更會搞得新媽媽們心力交瘁,從而促發抑郁癥。
來源:女性健康網
Good news好消息
香港取得胎兒唐氏綜合征檢測的重大進展
香港大學研究人員對胎兒唐氏綜合征檢測取得重大突破!這項研究避免了以前的羊水穿刺等介入法,采用孕早期和孕中期母體血液樣本進行染色體檢測, 精確度達95%。這項研究成果有望在2009 年上市為大眾服務!
來源:《香港大學學報》
對含鉛玩具說“NO !”
美國十幾個州的聯邦立法委員會敦促一些玩具廠商停止出售含鉛的兒童玩具,并且要求玩具廠商在以后的玩具生產中,要完全放棄使用含鉛材料。在大眾和立法委員會的監督下,玩具廠商收回了一些上市的含鉛量較高的玩具,盡管他們認為這些玩具中的含鉛量低于美國和歐盟的安全標準。
來源:《聯合報》
《教養可以這么浪漫》
另類老爸家搬山區,不置電視,鼓勵孩子以書和自然為伴,不讓孩子上補習班,他不僅擁有培養孩子核心競爭力的深遠思考,還有細致持久的“浪漫行動”。
《如何走出厭學的誤區》
針對孩子的“十二個步驟”和針對父母的“十要”,對幫助孩子走出厭學誤區很有助益。
《來吧孩子》
著名作家池莉的育女心經,記錄了這位愛女心切的母親睿智深遠的每一份付出以及女兒生命之花絢爛綻放的多彩時刻。
《培養會輸的孩子》
所有的父母都期盼孩子能贏,但現實是:不會輸的孩子,不可能贏。此書揭示了新時代孩子最需要的生活新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