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奶粉事件后,我們帶著讀者們熱切關注的問題,采訪了有關專家。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能夠給您以切實的幫助……
您正在關注的……簡單替代還是冷靜選擇
專家支持/ 宋廣林(著名營養保健專家)
在問題奶粉曝光后,媽媽們采取了N 多的替代方案,比如讓寶寶改喝鮮牛奶,或者干脆就改喝米粥……這些方案可行嗎?不妨聽聽專家的見解吧——
關于鮮奶、純奶、普通奶粉
專家觀點
對于1 歲以內的小嬰兒來說,不宜選擇鮮奶、純奶或者普通奶粉。與母乳相比較,普通液態奶中,蛋白質含量大約是母乳的3 倍,礦物質含量也遠高于母乳。由于這一時期寶寶的腎臟功能發育還不完善,直接喂普通液態奶會增加寶寶的腎臟和腸道的負擔。此外,普通液態奶和普通奶粉中鐵、鋅、錳、銅、碘、硒、維生素A、維生素D的含量都不充足,幾乎不含D H A 和ARA,低聚糖(益生元)的含量也很低,不能很好地滿足這一時期寶寶的營養需求。
如果由于種種原因不能進行母乳喂養,建議首選適合于該階段嬰兒的配方奶粉喂養。因為嬰兒配方奶粉是以母乳為藍本對動物乳的成分進行改造,調整了其營養成分和含量,添加了嬰兒必需的多種微量營養素,使產品的性能、成分及營養素含量接近母乳。可以說,嬰兒配方奶粉是沒有母乳,或者沒有條件進行純母乳喂養嬰兒的最佳選擇。媽媽們不能因為部分嬰兒配方奶粉出了問題,就為嬰兒選擇不適合其生長發育水平和營養需要的乳品。只不過在選擇配方奶粉時,要選擇合格的產品。
對于1 ~ 3 歲的幼兒,如果因為條件所限,不能采用幼兒配方奶粉的,也可以選擇普通液態奶。但是因為液態奶中蛋白質和礦物質營養素含量太高,所以在喂之前,需要將液態奶用水稀釋,并加入淀粉、蔗糖類食物調制后喂給寶寶。
關于米湯、米粥
專家觀點
首先, 對于6 個月以內的小嬰兒來說,奶是寶寶的全部糧食,是他全部的營養來源。如果此時完全用米湯來代替母乳或配方奶,一定會發生營養不良。而作為哺乳期的寶寶,液體食物是一個不可逾越的階段。在4 ~ 6 個月以前,添加或者用粥類來代替奶,寶寶不僅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同時還會對他的腎臟造成損傷。
對于6 ~ 12 個月的嬰兒來說,盡管這一時期已經開始添加泥糊狀食物,但是在這個從液體食物向固體食物的過渡中,完全用米湯或者粥類代替奶仍然是不合適的。因為無論是米湯還是米粥,都是以谷物為主要原料,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此外還可以吃到一些維生素、膳食纖維,但是它們基本上還是以淀粉為主,蛋白質、礦物質和鈣的含量都非常少。完全靠它們,很難滿足嬰兒生長發育的需要。
對于1 ~ 3 歲的幼兒,提醒父母要注意膳食的均衡、多樣。每天攝入一定量的奶,是保證攝入足夠的營養較為方便、有效的方法。
母乳——永遠的首選
母乳是寶寶最理想的天然食物。母乳所含的營養物質齊全,構造精細,各類營養素之間比例合理,含有其他動物乳類不可替代的免疫活性物質,非常適合體格快速生長、生理功能尚未發育成熟的寶寶。而且母乳喂養還有利于增進母子感情,并促進母體的復原。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純母乳喂養最少6 個月,從6 月齡開始添加泥糊狀食品的同時,應繼續給予母乳喂養,最好能喂到2 歲。
您還需要了解的……和“全球標準”初次相識
——專訪國際兒童食品法典委員會專家組成員丁宗一
丁宗一簡介:著名兒科專家,中國醫師協會兒童健康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亞洲兒科營養聯盟主席、八一兒童醫院名譽院長、國際兒童食品法典委員會專家組成員(Codex Allimentarius Commission,CAC)。
在問題奶粉事件后,除了采取適宜的應對策略,我們可能還需要對配方奶粉本身有更多的了解。這樣,我們就多了一些保護寶寶的武器……
資料鏈接
嬰兒配方奶粉成分評價的標準和依據
來源:《嬰幼兒配方粉成分的全球標準:國際專家組報告》
營養狀況良好的健康婦女所分泌的乳汁成分可以作為嬰兒配方粉成分的指導,但成分構成上的大致相似性不足以作為嬰兒配方粉安全性和充足性的決定因素或指標。……
嬰兒配方粉中成分的含量應達到營養的目的或產生其他益處。加入非必需成分或所加成分的含量超出必需量后可增加嬰兒代謝和其他生理功能的負擔。
查看全文請登錄www.fumubidu.com.cn
《父母必讀》:制定嬰幼兒配方粉成分的全球標準的出發點是什么?
丁宗一:我們專家組共同的出發點就是嬰幼兒食品不是一般的食品,而是嬰幼兒的糧食,是決定嬰幼兒生長發育和生命質量的重要營養源。因此,由各國兒科專家組成的專家組,依據大量的實驗數據、臨床數據和流行病學調查的數據,使標準的制定盡可能對促進嬰幼兒生長發育和保持健康水平發揮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講,標準制定的初衷和目的是為了兒童,而不是為了管理企業。究竟是為企業制定“生產標準”還是為兒童制定“營養標準”,是我們在制定嬰幼兒食品標準時首先明確的指導思想。
《父母必讀》:“營養狀況良好的健康婦女所分泌的乳汁成分可以作為嬰兒配方粉成分的指導,但成分構成上的大致相似性不足以作為嬰兒配方粉安全性和充足性的決定因素或指標”這句話應該如何理解?
丁宗一:首先是因為人乳的成分有很大差異,所以我們強調的是以“營養狀況良好的健康婦女所分泌的乳汁成分作為嬰兒配方粉成分的指導”。其次,許多在人乳和配方粉中含量接近的特定營養素在生物利用率和代謝作用方面都表現出很大的差異。所以嬰兒配方粉成分是否合適,取決于將其對配方粉喂養兒在生理(如生長模式)、生化(如血漿指標)和功能學方面(如免疫應答)的作用與健康的純母乳喂養兒的相關指標進行比較,而不能僅僅從表面成分的相似性來進行簡單的判斷。
但是,配方粉成分的科學性不可能由家長判斷,只能由專家在大量的實驗和流行病學調查的事實的基礎上來進行判斷。而配方粉成分的把關主要還是要依靠國家監管和企業自律。
《父母必讀》:在《嬰幼兒配方粉成分的全球標準》的《嬰兒配方粉成分的推薦含量》中,規定了每100卡路里中所含營養素的最低限量和最高限量。這對于父母在挑選奶粉時,有怎樣的指導意義?
丁宗一:《嬰兒配方粉成分的推薦含量》主要是對企業在生產嬰兒配方粉時給予指導和參照。
作為消費者在挑選配方粉時,嚴格來講,只要是在正常值范圍內,就是合乎標準的。因為作為嬰兒配方粉成分的推薦含量,不可能是個單一值,總會有一些波動。有些父母可能會覺得:“既然是營養成分,高的就比低的好”。實際上,這不是一種學術判斷,而只是一種情感上的判斷。
而且,如果他所添加的某些成分的量大于現有配方粉成分的標準限量時,應有廣泛被認可的科研資料說明嬰兒使用后的安全性、營養學益處和適宜性。這一方面要國家監管、企業自律,同時消費者自身也要提高科學素養、學會識別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