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余輪教授,福州大學數字媒體研究院院長、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國圖象圖形學學會副理事長、全國數碼藝術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國家扶持動漫產業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專家委員會技術組組長,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福建省優秀專家。李琦副研究員,福州大學數字媒體研究院創意產業研究所所長,福州市動漫游戲產業分會秘書長。
一 創意產業是福建省產業經濟發展的必然之路。
這是由福建現有產業的基礎和競爭環境以及消費需求的變化決定的。福建是一個全球的制造業中心,產業高度集中于以福州、廈門為代表的外貿加工生產型企業,以泉州、莆田為代表的工業制造業企業。在新的歷史時期,福建的企業面臨著許多共性的問題,現在已經到了轉型的階段。主要體現在:
1 工業生產處于產業鏈的最低端,本身附加值就低,使生產者不得不盡可能地往上游產業滲透以尋求更高的利潤。創意產業處于產業鏈的高端,為低端的下游產業帶來了更多的高附加值。廣東等一些民營企業在這方面做了一些很好的嘗試,比如玩具廠商,他們將玩具產品植入到兒童喜愛的動畫節目中,在動畫片播出的同步,占據有利的渠道提供商品。前一階段在孩子們中間流行的溜溜球的營銷案例就是利用創意的方式銷售玩具并取得了極大的成功。他們組織了亞洲以至全世界的溜溜球大賽,拍攝溜溜球視頻教程,塑造溜溜球明星進行示范表演等等,使產品在短時間內形成市場熱點,帶來極度的旺銷和極高的利潤空間,令其他玩具廠商望塵莫及。福建泉州的民企子燕輕工,日前就協同上海美影廠,計劃拍攝1000集的以“泉州海上絲綢之路”為題材的動畫片,子燕輕工的產品就有了一系列的表情符和動漫形象,這些產品將隨著動畫節目的傳播,表情符和動漫形象的深入人心而極大地促進產品的銷售。
2 資源和人力成本上升的壓力日益突出,迫使產業尋求升級,創意產業是最有效的解決之道。近階段勞動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快速上漲,使產業利潤空間越來越小,福建原有的作為世界工廠的價格優勢不復存在,國際上一些企業已經將產品的訂單轉移到馬來西亞、越南、泰國、緬甸、印度、等其他國家以及中國內地的一些省份,大量的生產型企業的加工規模在減小,利潤縮減嚴重,一些傳統型企業甚至無利可圖,尋求變局迫在眉睫。資源有限,創意無限。創意產業是創造高附加值的產業。它的出現使面臨困難的福建民營企業看到了一線“新希望”。產業升級目前有兩個方向:一是技術升級,二是依靠創意。晉江的民營企業較早意識到創意的力量,他們依靠品牌的創造,比其他地區的產業發展多了一份競爭力和利潤空間,成為了名符其實的中國的“品牌之都”。
3 外貿生產和出口企業因外匯環境的變化而尋求轉型。隨著美元對人民幣匯率的降價,外貿企業的利潤空間也在急劇下降。對于我省一些以外銷為主的工業生產者而言,生存面臨困難。必然有一部分企業將由外貿轉為內貿,而這種轉型加劇了國內貿易的競爭。
4 競爭的加劇,產品缺乏創意,產品化同質化帶來的嚴重滯銷。工業設計、產品品牌成為競爭的重要要素,但是品牌和設計缺乏原創,又重新陷入同質化競爭的漩渦,因此,傳統產業正在呼喚著創意經濟的出現。
5 消費需求發生改變,依靠創意打開內需成為一條必由之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生活質量產生了更高的要求,對于文化、精神層面的消費需求日漸旺盛,原有的以日用產品、生活必需品為主要產品結構的輕工業制造企業,已經越來越難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因此,內需市場在低水平低價格層面上展開激烈競爭,造成結構上的不均衡。創意產業將為擴大內需注入不竭的原動力。奧運福娃的創造就是一個生動的例子。
二.福建發展創意產業的路徑。
創意形成創意產業,創意產業構筑創意城市,創意城市又萌生新的創意。其中,創意城市是打造知識型經濟和創意型經濟的重要關鍵。福建應該從打造創意城市人手,首先選擇發展一批有文化積淀和足夠消費潛力的城市作為創意城市的先導,逐步輻射展開。創意城市類型Hospers(2003)認為:人為制造創意或者“構建”知識密集型城市只是一種幻想。許多著名的創意地區如巴黎的蒙馬特和左岸、紐約的蘇荷區,它們從來都不是規劃出來的。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培育創意產業,營造創意環境、提升城市競爭力等手段,吸引創意人才,增加創意產生的機會,通過創意產業的興起賦予城市以新的生命力和競爭力。
福建培育創意城市,目前條件比較成熟的是福州、泉州和廈門三個城市。但是創意產業在福建的發展才剛剛開始。營造整體的創意環境尚需假以時日。我們認為,創意產業應該由政府為主推動,政府可以先行在一個試點區域,如條件比較成熟的福州三坊七巷,福州創意產業相關企、事業單位、高校和高新園區相對集中的烏山西路、廈大海濱別墅民居等局部區域創立“創意產業園區”,采用硬件設施策略和政策扶持策略,吸引創意人才。所謂硬件設施策略,就是根據創意人才的需求,加強基礎設施和便利設施建設,為創意人才提供舒適、安全、生態的人居環境,豐富的文化設施和城市公共生活,富有特色而又精致的城市建筑和空間,便捷的信息網絡等等。所謂政策扶持策略,就是政府對于“創意產業園”采取稅費減免、財政撥補、政策扶持等特殊政策。加·陜軟環境建設,帶來創意產業行業的集中發展。
當“創意產業園區”取得試點成果時,可以逐漸推開,將創意的理念、運作方式,導入更多的“創意產業園”,并且向企事業單位滲透,讓創意產業的人才和創意產業企業的創意和創新嫁接到傳統產業、區域經濟發展上來。一般來說,創意環境由硬件和軟件設施共同組成,硬件設施是激發城市創意的前提,軟件設施是城市創意能力的“培育基”。城市中硬件設施的數量、質量、多樣性和可獲得性知識是創意城市發展的基礎條件。軟件設施如開放的社會政治環境、市民對城市強烈的地方歸屬感以及城市的歷史、組織能力等軟實力,則是創意城市發展的基本保證。總之,創意環境不僅受到硬件設施的影響,更多受到軟件設施的約束。
概括而言,這條軌跡是從設立“創意產業園區”一一吸引創意產業人才(形成創意集群)一一設立創意交流平臺(激發創意活力)一一嫁接傳統產業(提升產業加值)一一到進一步營造創新的社會環境和創意氛圍(促進思想的革命,使社會更多包容,更多樣性),形成一個創意集中的中心點向四周輻射,最后形成整體的創意氛圍這樣的格局。
三 福建發展創意產業的基礎良好。
世界各國的創意產業正以各自獨擅的取向、領域和方式迅速發展。創意產業有著巨大的直接經濟效益。據有關資料顯示,全世界創意產業每天創造220億美元。創意產業已成為和平年代經濟崛起的重要手段,想走自主創新的道路,發展創意產業是一個很重要的途徑。創意產業類別很多,北京市發展創意產業瞄準了6個方面,我們也分析了一下,不是我們在6個方面都具備優勢,我們在美術教育、科技教育等方面有一定基礎,許多福建人是今天中國美術界、策展和數字媒體、數字藝術設計和動漫產業領域的精英、推動者或領頭羊。福建在虛擬現實和虛擬環境、工業或建筑動畫、游歷設計、多媒體制作與空間信息服務、網絡游戲等數字媒體產業領域、服裝設計、玩具設計、文具設計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發展經歷、經驗、優勢或潛能。隨著科技的進步,文化創意產業是一個建立在高新技術產業基礎之上的新興支柱產業,我們認為科技是手段、文化是內容、創意是源泉、人才是基礎、產業化是方向、效益是目標。
在經濟效益方面,廈門市僅引進動畫龍頭企業,就有可能引進近10億人民幣的外包和產值,同時帶動眾多中小企業的發展;福州游戲龍頭企業網龍公司已經上市:在城市規劃、建筑設計、建筑動畫、游歷設計等方面的本土企業,近年來有著很大的發展,培養哺育了一定的本土人才,特別是近來福州市的城市改造、中軸線建設、二環路沿途改造、三坊七巷的改造等,為城市規劃、虛擬仿真、色彩規劃的發展,提升福州城市的文化科技水平帶來機會:福建的玩具、鞋帽、服裝等動漫周邊產業發達,服裝設計尤其是文化創意產業很重要的的一個方面:福州大學數字媒體研究院在虛擬仿真、虛擬實境、多媒體技術和動漫游戲方面的20年來長期的研究基礎和歷史積淀可以依托,下屬創意產業研究所在承擔各項研究課題的同時,正在努力打造“海西的創意者之家”,建成一個溝通文化創意與產業化信息的平臺。在整合福州大學校內外現有與文化創意產業相關聯的優勢學科資源、研究成果和教育資源基礎上,以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為重點,以服務福建產業升級為核心,以推動海西地區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為目標,著力打造具有一流學術力量、較高教育咨詢水平和項目運營能力的創意產業發展研究重鎮。特別是依托海西發展戰略,建立人才、技術支撐和專業培訓等產業基礎平臺,必將我省相關數字媒體等創意產業的發展產生重要的作用。此外,福州還有著深厚的思想文化積淀,人才輩出,文化軟實力較強:
1 福州有2400多年的歷史,自王審知入閩,到近現代的名人,思想家嚴復、愛國志士林則徐、文學家冰心老人,無不閃爍者智慧和創意的光芒。
2 文化創意資源豐富。我省申請世界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項目達數百項,精神層面的豐富的文化遺產為創意產業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素材和精神內涵。福建戲曲藝術,沉潛的歷史積淀與鮮活的地域特色,構造了福建戲曲的洋洋大觀:梨園戲、莆仙戲、高甲戲、閩劇、薌劇(歌仔戲)五大劇種堪稱福建戲劇經典;木偶戲、梅林戲、閩西漢劇等也美譽不絕,其中梨園戲、莆仙戲等古老劇種,仍大量保留著古南戲的遺響,被稱之為“南戲的活化石”。福建永定的土摟、福州的三坊七巷都是古民居的代表。海絲之路,源遠流長。歷史是否能夠被傳承,在于是否能夠注入新的時代元素,使之仍然能夠滿足當今時代的需要,這個才是保留文化遺產的最高境界,依靠創意延續傳統任重道遠。但是機會和挑戰同在。
3 民俗文化、民間工藝和民間藝術家可供開掘的空間巨大,福建擁有眾多的民間瑰寶。泉州提線木偶是中國木偶的發源地,南音是至今為止發現最早的音樂活化石,泉州的花燈、惠安石雕、德化瓷珍,漳州的木版年畫、漳浦民間剪紙,福州的脫胎漆器、壽山石雕,民間工藝群星璀璨。
4 福建的消費能力很強,福建的工業產業尤其是輕工產業基礎實力雄厚,福建已經是全球最大的顯示器生產基地;近年來,福建的汽車工業有了很大的發展,并將保持著良好的勢頭;廈門、漳州等地移動和視頻終端生產廠家的發展,為福建省工業設計、時尚消費、產品動畫展示等創意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5 毗鄰臺灣的人緣地緣神緣優勢,得創意產業風氣之先。
四 福建創意產業未來的特色之路。
1 以海派文化和開放的民風為基礎形成果敢開拓的創業環境和多元包容“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思想環境,進一步激發人們的創意熱情,從政府到百姓,從全局到局部,處處發揮以創意為先導的作用,形成一個個創意城市的氛圍。
2 進一步強化福建的產業“品牌”發展戰略,植入更多的具有福建特色的文化、精神傳承的元素,打造福建板塊的區域特色的產業品牌集群。
3 典藏、再造、開掘、傳播、推廣福建本土文化特色的文化遺產,形成新的產業形態。
4 服裝、箱包設計和手工工藝的研究開發,配合傳統產業提升設計創意。
5 尋求產業交叉優勢,整合原有產業,尋找新的融合機會和創意接點,走合作共贏的道路,甚至可以孵化出新的產業,全面提高企業的綜合活力。
6 福建的創意應該首先考慮嫁接在福建原有的傳統產業基礎上,以服務于傳統產業發展為核心,以提供新技術新方法新創意為手段提升產業價值,通過建立交易交流平臺,促進銷售的達成。
7 福建的創意產業重點要推進新技術尤其是軟件產業、游戲動漫產業的發展,為福建的創意產業提供強有力的技術保障。
8 重點推進動漫娛樂、軟件設計、專業咨詢、信息傳媒、游戲設計、會展旅游、時尚消費、工業設計等創意產業。積極籌備創意產業公共服務平臺或重點實驗室。
創意產業是文化產業中最具創造性的核心組成部分,新經濟時代的創意產業已成為其他產業的核心,廣義來說,媒體是指傳播的各種媒介的數字化形態。數字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促進了計算機、通信和廣播等三大傳統信息系統領域的融合,產生了基于數字互動的媒介匯流和產業整合現象,數字媒體附加的“創意經濟”時代已經來臨。中國數字媒體相關產業,如數字影視、動漫、游戲、網絡、電子出版物等,已經蓄勢待發,以IT技術和CG技術為核心的數字媒體就像是創意產業的發動機,極大地促進與推動了創意產業的發展。
在我國,隨著創意產業的日漸興起,其背后起著基礎支撐平臺作用的CG研發、人才培養、創意孵化和技術支持也越來越重要。特別是2007年8月13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印發了《關于加快我省創意產業發展指導意見》,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進一步轉發了信息產業廳、發改委、財政廳、文化廳等部門制定的“關于推動我省動漫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積極推動創意產業載體建設,要求進一步加大對集聚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的資金支持力度。必將進一步推動福建乃至海西地區的相關創意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