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對孩子來說意義極為重大,母親是孩子成長中最重要的一個因素,沒有母親的環境是孩子最糟糕的環境。
對于人生剛剛開始的孩子,可以說只有身教,沒有言教。母親的身影便是最好的教材。孩子這個時候最需要的是身影,孩子這個時候還不懂得聲音的意思,但是卻懂得母親的行動對他的直接影響。在人生的最初幾年,母親對孩子來說意義極為重大。母親的照顧不僅讓孩子更健康,同時,這種照顧本身也是最好的教育,母親是孩子成長中最重要的一個因素,母親的存在就是孩子教育環境的一個部分,那些孤兒院里的孩子最缺少的便是這種教育環境,便是這種沒有母親加入的環境,沒有母親的環境是孩子最糟糕的環境,而沒有成人的環境更是糟糕。
不少研究都證實出生次序對智力有影響,頭生子女一般都很有成就,獨生子女也很出色,為什么會這樣呢?原來是親輩在早生的子女或頭生的子女身上所耗費的時間比后生的子女多。智力檢測的結果幾乎總是隨著出生次序的后移而遞減,即老二比老三好,老三比老四好。而在相同的排行中,家庭中的子女越多,他們的成績就越差,在只有三個子女的家庭中出生的老三,比有四個子女家庭中出生的老三成績要好,后者又優于有五個家庭中出生的老三……所有這一切似乎都顯示孩子的早期成長與親輩的直接接觸成正比關系。
因此,母親對孩子尤其是對嬰兒來說極為重要,成人對孩子的成長也極為重要。遺憾的是,我們的一些母親卻千方百計拒絕孩子的這一重要需求,相反卻相信那些寄宿學校。很多母親不惜花費重金將自己才幾歲的孩子送到全托的保育院內,而自己去賺錢竟是為了能把孩子送進這類學校。她們不知母親的存在本身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對于這類寄宿學校,早在300年前,俄羅斯教育家諾維闊夫就曾針對俄國貴族將自己五六歲的孩子送進這類學校,寄宿數年甚至長達10年一12年這一行為提出嚴厲批評,他正確地指出,教育應當從一出生就開始,父母應當對子女教育負責,而不是將孩子交給寄宿學校。
將嬰幼兒送進這類寄宿制機構事實上無異于送進了孤兒院,這不僅不表明你對孩子教育的重視,恰恰相反,卻表明了你對孩子教育的無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