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寶寶學走路的時候,誰是家里最累的人呢?恐怕要數扶著寶寶走路的家長了。彎著腰,低著頭,時間一長,大人怎么受得了。有沒有一些省力的方法,讓大人偷偷懶呢?
做好準備,學步更省力
提前做好寶寶學步的準備工作,讓寶寶快點學會走路,縮短學步時間段,家長自然更省力了。
準備1 刺激腳心
媽媽用手輕揉寶寶的腳心,重點是腳尖之后的部分,每次持續1~2分鐘,每天幾次,可使寶寶兩腳的動作趨于扎實,以縮短學步的時間。
準備2 蹬車練習
不是讓寶寶真正去蹬自行車,而是進行虛擬蹬車的動作:讓孩子仰臥。抬起雙腳高高懸空,并做搖晃運動,然后像蹬自行車那樣兩腳做有節奏的轉動。每次持續5~6分鐘,有利于腳心的血液循環,增長腳力。
準備3 下蹲動動
在寶寶的腳下放一件玩具,吸引他蹲下拾起再站立,鍛煉寶寶腿部的肌肉力量。
準備4 學習扶站
設置高度合適的小欄桿,父母在不同的位置逗引他,鼓勵他扶著欄桿挪動步子。
準備5 合適的衣物
孩子在走路前,通常穿軟底鞋,但學步時,家長應給孩子穿軟硬適中的鞋子,衣褲也要較寬松,以方便行走。
正確的偷懶方法
多用學步帶
寶寶剛開始學走路的時候,媽媽用兩手扶著寶寶的腋下,喊著“一二一一的口令。邁著適合寶寶的小步子,帶動寶寶朝前走。這個方法對寶寶最安全,但大人半蹲著很辛苦,不妨用學步帶圍住寶寶的前胸,大人從后面提著學步帶的另一端來幫寶寶找平衡,這樣就省力多了。
Tip:媽媽也可以用家里的圍巾、寬布條等來代替學步帶,幫助寶寶學走路,
不正確的偷懶方法
拖拉手臂
有些父母喜歡牽著寶寶的胳膊學走路,這種方法雖然省力,卻有可能因為大人牽拉而導致孩子的手臂關節脫臼。脫臼的寶寶會突然大哭,手臂不敢活動,這時媽媽千萬不要轉動或按摩寶寶的手臂,應馬上找??漆t生復位關節。如果經常如此,可能造成寶寶手臂習慣性脫臼,影響肘關節的正常發育,所以千萬不要用力拉扯寶寶的胳膊。
過使用學步車
研究表明,由于寶寶走路的速度、步態,與用學步車的滑行方式大不相同,故學步車不僅不能促進寶寶的運動發育,反而會延遲寶寶爬行、獨自站立和行走等方面能力的發展,所以最好不用學步車。如果使用,一定要控制好時間,不要超過半小時。
寶寶剛開始學走路的時候,媽媽用兩手扶著寶寶的腋下,喊著“一二一”的口令,邁著適合寶寶的小步子,帶動寶寶朝前走。這個方法對寶寶最安全,但大人半蹲著很辛苦,不妨用學步帶圍住寶寶的前胸,大人從后面提著學步帶的另一端來幫寶寶找平衡,這樣就省力多了。
Tip:媽媽也可以用家里的圍巾、寬布條等來代替學步帶,幫助寶寶學走路。
扶物行走
寶寶慢慢找到了走的“感覺”。兩條小腿開始用力抬高,向前邁步而不是蹭步。這時,可以多讓寶寶扶著小床、欄桿或沙發移步。如果媽媽不放心,可以將雙手放在他腋下,手勁兒慢慢變虛,盡量讓他獨立走動,直到慢慢松手。
1個小認知
寶寶身體各部位的發展與發育都很快。他能依照自己的意志坐著、站著、走路或者抓取物品:因此,不再處處需要他人的幫忙,開始學習獨立,當他發展到能夠以他人所能了解的,方式表達自己的需求與期望時。,就逐漸開始自立了。
1首兒歌
我是個小孩,我需要表揚。
我是個小孩。我需要夸獎。
我是個小孩,我需要鼓勵。
其實每個人都一樣。
每天起來第一件事。
照著鏡子對自己說:
“你最好呀你最棒!”
1個游戲
退后爬——寶寶已徑向前爬行得很順溜了,那么讓他退后爬吧,看看是不是也能那么順溜。還可以在寶寶的背上放一個枕頭,跟寶寶比賽爬行,中途誰的枕頭掉下來,誰就輸了。這樣還能訓練寶寶保持平衡。
1個本領
平衡練習——寶寶在生活中很喜歡爬上爬下,進行平衡練習??梢栽谝粋€牢固的箱子上或者一個不太高但平穩的衣物筐上,讓寶寶爬上爬下。不過要注意安全,而且最好能在地上鋪一層被子或者墊子,以免寶寶磕傷。
1個小測試
腸套疊是否最容易發生于1歲以內的寶寶
A 是
B 否
答案:(A)
一個玩具
DUBY澳貝海洋疊疊杯 價格:59元
寶寶洗澡時,可將海洋疊疊杯放在水中玩耍海洋疊疊杯可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地疊起,訓練寶寶的動手能力。不同顏色和造型的杯子,可教會寶寶辨認不同的顏色和動物,訓練寶寶的視覺。立體凹凸紋質感可以刺激寶寶觸覺的發展,水流帶帶動水車旋轉,激發寶寶的想象力。
一本書
《我喜歡的鵝媽媽童謠》
“鵝媽媽童謠”起源古老、歷史悠久,在歐美國家是耳熟能詳的幼兒啟蒙讀物一童謠中帶著民間文學特有的質樸和幽默,輕松自然、朗朗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