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養不當不僅會使寶寶營養素攝入不足或不平衡,導致消化功能和機體抗病能力降低、體重減輕、生長發育緩慢,也可能成為寶寶食欲不佳的直接或間接原因。”
很多新手爸媽都會為自家寶貝的飲食狀況擔心,總覺得寶寶的食欲不好,吃得沒有其他同齡孩子多,攝入營養不夠豐富,怕影響了生長發育。那么,究竟是哪些原因造成了寶寶的“小胃口”呢?
嬰兒的飲食是由爸爸媽媽和家人一手包辦的。因此,如果發現寶寶的食欲不好,不妨先從寶寶的喂養方法入手,看看方法是否合理,有沒有一些做得不對的地方。
通常,造成寶寶“小胃口”的原因有以下幾個。
沒有掌握好添加輔食的時間
沒有掌握好給寶寶添加輔食的合理時間,過早和過晚給寶寶添加輔食都是不合理的。寶寶在4~6個月時,就應該按一定的原則逐步添加各類輔助食品。母乳和配方奶的確是很好的營養食品,但所含營養素如維生素AD、微量元素鐵等較少,如未及時添加輔食,就不能滿足寶寶6個月后的營養需要。
沒有讓寶寶及時學會咀嚼食物的本領
在寶寶6~8個月的學習咀嚼敏感期,家長沒有讓寶寶的攝入方式及時地從“吮吸”擴展為“咀嚼”。剛開始給寶寶用小勺子吃東西時,寶寶難免會有吐進吐出或嘔吐的現象,但是不要放棄。堅持訓練一段時間寶寶就能適應了。
沒有掌握好添加輔食的原則和方法
有些家長雖然給寶寶添加了輔食,但常常認為肉湯,魚湯最有營養,而沒有讓寶寶直接吃肉末或是魚肉,提供的蔬菜數量更是不足,或者僅限于少數幾個品種,這常常導致寶寶營養攝入不均衡。有的家長則給寶寶提供太多的糖,如蔗糖和葡萄糖,而其他營養素,如蛋白質和脂肪卻供應不足。有些家長把奶粉沖得太濃,或者喂水量不足,導致寶寶便秘,或損害了肝腎功能。
沒有掌握好定時、定質、定量喂養的基本原則
有些家長沒有掌握定時喂食,只要寶寶一哭就喂食,使得寶寶的消化器官得不到應有的休息,時間一長就影響了食欲。
總之,喂養不當不僅會使寶寶營養素攝入不足或不平衡,導致消化功能和機體抗病能力降低、體重減輕、生長發育緩慢,也可能成為寶寶食欲不佳的直接或間接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