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寶寶,還以為終于可以和折磨人的疼痛做個徹底的告別,誰知道沒了猛烈的宮縮疼痛,其他一些小疼小痛卻接踵而來,讓人煩惱不已。
傷口疼痛
自然分娩的媽媽,大部分都會進行側切手術,而剖宮產的媽媽傷口疼痛比自然分娩更加厲害,一般傷口在分娩剛結束數小時到24小時內疼痛感最為嚴重。
之痛方法——
側切傷口:
保持傷口清潔,采取不直接壓迫傷口的姿勢坐臥,如側臥,背靠床半臥,或坐時用氣墊墊著臀部等姿勢。
若腫痛較嚴重,可用冰袋冷敷,或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坐浴。也可以用50%硫酸鎂濕熱敷。每天兩次,每次15~20分鐘。
剖腹產傷口:
大多數情況下,產后當天需要注射止痛劑幫助止痛,不過術后兩天左右也多能恢復活動,這時醫生一般會建議產婦使用束腹帶來固定傷口,以減少活動牽拉引起的疼痛。
保持傷口清潔、干燥,手術后7~10天應避免做大幅度的運動。
子宮收縮疼痛
有些媽媽在產后初期會出現陣發性下腹痛,這是子宮收縮引起的疼痛。給寶寶喂奶時疼痛感尤其顯著。產后宮縮是子宮復原的表現,有止血和排出宮腔內積血和胎膜的作用。
止痛方法——
疼痛一般持續3~4天自然消失,不需做特別護理。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益母草膏或生化湯。
如果疼痛比較嚴重,媽媽可以做下腹部熱敷,按摩。如果疼痛劇烈,并伴有較多的陰道出血,應及時就醫。
乳房疼痛
有些媽媽一生完寶寶就急著催乳,而初生寶寶食量小,吮吸力不足,造成乳汁排出不暢,引起乳房脹痛。
止痛方法——
分娩后前三天不宜喝催乳湯水,疼痛時可以局部冷敷,少喝湯,并避免刺激乳頭,減少乳汁的分泌。
由腫脹處向乳頭方向按摩,或用真空吸乳器吸干乳汁都有利于緩解乳房疼痛。
腰腿疼痛
新媽媽產后出現腰疼是比較常見的現象,尤其是有子宮后傾者更容易出現腰骶酸痛的癥狀。此外,照料寶寶需要經常彎腰,惡露排出不暢也會造成腰疼。
止痛方法——
腰部酸痛時可熱敷疼痛處,以促進血液循環。
注意腰部保暖,避免受涼,避免久站久坐。產后2~3周在醫生指導下做加強腰背肌和腹肌的運動。
盡量不做經常彎腰的動作,喂奶時要保持一個舒服的姿勢,背部和肘部最好用枕頭等支撐。
肌肉疼痛
分娩就像是一次馬拉松比賽,即使生產過程非常順利也會導致肌肉拉緊和變硬。因此,產后有媽媽會感到渾身肌肉酸痛,這是肌肉過度運動,使得乳酸堆積的結果。
止痛方法——
熱敷和按摩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減輕疲勞,緩解肌肉疼痛,此外,適當的休息也是減痛的好方法。如果疼痛較嚴重,可以使用局部止痛藥。
膀胱疼痛
膀胱疼痛多見于產程過長、排尿不順暢、尿液積在膀胱內無法排出的產婦,還有剖宮產后放置導尿管發生感染者。
止痛方法——
自然分娩后4小時要主動排尿,即使排尿困難也要每3~4小時做一次排尿動作,刺激和鍛煉膀胱的收縮力。
常用溫水沖洗外陰有利于膀胱肌肉功能的恢復。
剖腹產后要盡早拔掉導尿管,及早下床活動,促進膀胱肌肉的張力盡快恢復。排尿困難時可熱敷下腹膀胱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