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以為只有昂貴的玩具才能吸引寶寶的注意力,一張紙也能讓他愛不釋手。
掛歷紙、舊報紙、包裝紙……這些紙張對于成人來說再普通不過,但對于寶寶來講,數不盡的千般樂趣就在其中。于是,媽媽們投其所好,設計了很多簡單易行的紙類小游戲。一起來分享吧!
游戲一:撕紙片
盡量選用韌性稍差的紙張,讓寶寶來體驗一下撕紙的奇妙感覺。伴隨著“吱吱”的撕紙聲,寶寶看到一張紙在自己兩只小手的配合下慢慢分開,且聲音聽來是如此悅耳。這讓寶寶感到分外新奇。
作用:這個游戲既活動了寶寶的手指,也鍛煉了他雙手的協調能力。由于這個月齡段寶寶的力氣還不夠大,所以不能要求寶寶一下子把紙張撕成數條。家長先模仿給寶寶看,通過多次動作,讓紙張先變成小紙條,再撕成小碎片。
游戲二:揉紙團
寶寶有雙能干的小手,可以把一張張平整的紙揉成一個個小紙團。這些可是表現寶寶小手力量的作品哦。做這個游戲時可以選擇不同材質的紙,如餐巾紙。它質地柔軟,易揉。在揉捏的過程中,也不用擔心突起的尖棱角會傷害到寶寶幼嫩的小手。當小紙團越堆越多,父母還可以利用這些小紙團引導寶寶來玩投扔紙團的親子游戲。小紙團滾來滾去,初會爬的寶寶,會追著小紙團歡快地爬來爬去,盡情享受運動的快樂。
作用:這個游戲通過抓、揉、捏等動作,鍛煉了寶寶的手指和手掌的肌肉。
游戲三:拼圖形
選擇對寶寶無毒的彩色紙,用剪刀剪出圓形、方形、三角形等各種圖形。然后把紙片放在平面上,媽媽一邊解說,一邊動手演示,把這些不同形狀的紙片拼成有趣可愛的房子、小人、山、寶塔等等。媽媽要多給寶寶鼓勵,引導寶寶拼出各種圖形。
作用:這個游戲可以讓寶寶自由發揮想象。彩色的紙片拼在一起,色彩靚麗,給寶寶美感。
游戲四:給小豬蓋被子
媽媽先在紙上畫一只身上蓋著一條空白大被子的小豬,并在“大被子”上涂上膠水,讓寶寶用小手抓起事先準備好的彩色碎紙片,隨意擺放在空白的被子上,慢慢將它鋪滿。紙片粘上膠水,很快會固定。在媽媽和寶寶的配合下,彩色的小紙片把“被子”打扮得色彩絢麗。這時,媽媽可以告訴小寶寶:“小豬很高興擁有這樣一條五顏六色的被子,謝謝寶寶!”
作用:通過游戲可以讓寶寶體會合作的快樂!
游戲五:傳話筒
把紙卷成圓筒,就成了傳話筒。媽媽的聲音通過這個紙話筒傳過來,寶寶是不是感覺聲音響了點呢?對寶寶來說,這可是個奇特的大發現。這個傳話筒還可以變成“望遠鏡”,通過“望遠鏡”,寶寶和媽媽能看到彼此,非常有意思吧。
作用:通過紙張變化,啟發寶寶DIY的靈感,激發寶寶無限的想象。
TIP:小小紙張,千變萬化,創意無限,樂趣多多。家長可以用紙作為游戲的道具,也可以用紙折疊出小船、飛機、青蛙、衣服,帽子等。這些栩栩如生的紙玩具和游戲可以很好地訓練寶寶小手的抓握能力和精細動作的發展。但在玩的過程中要留意,防止寶寶把小紙片塞到嘴巴里。
1個小認知
寶寶越來越會爬了,他喜歡在大床上、在地鋪上爬來爬去。爬行訓練了大腦指揮肌肉協調活動,擴大了寶寶認識世界的范圍,促進腦的發育,有人甚至認為先學會爬再學會走,有益于孩子將來語言發展。可以為寶寶設置各種有趣的爬行游戲,如穿越障礙物、鉆山洞等。這個時期的寶寶最喜歡受表揚,因為他已能聽懂你常說的贊揚話,所以不要吝嗇你的表揚,多給寶寶鼓勵吧!
1首兒歌
一片樹葉蔭一點,
一團樹葉蔭一片。
我們藏在小樹下,
太陽公公找不見。
一本書
《喵鳴》
《喵嗚》講述了發生在一只貓和三只老鼠之間的溫馨故事,作者通過精彩的畫面、爆笑、令人捧腹,的對話,生動細膩地刻畫了貓復雜的心理。想一想,你是不是也曾經遇到過類似的情況呢?
1個本領
能夠發雙音節——9個月的嬰兒能模仿大人發出單音節的詞,有的嬰兒發音早已經能夠發出雙音節的“mama”“baba”了。
1個小測試
寶寶什么時候注射第一針麻疹預防針?
A 8個月
B 1歲以上
答案:(A)
1個玩具
星形游戲墊
價格:299元
不同面料組合成的游戲墊,讓寶寶熟悉認知不同的材質;游戲墊上巧妙地利用各種小配件在游戲墊布置了十多個小玩意,讓寶寶嘗試利用聲音、視覺和觸覺去探索他們的小天地,充分鍛煉寶寶的肢體發育、邏輯能力;更大的特點是還可以翻轉過來使用,讓寶寶保持新鮮感;寶寶累了,也可以躺下休息哦。出去游玩時,也十分易于攜帶。
1個游戲
撕圓紙——媽媽將畫報用縫紉機軋出直徑10cm的圓形,然后將寶寶抱在懷里,媽媽先給寶寶模仿一下,再讓他自己嘗試。這個游戲可以訓練寶寶手的精細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