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未未 首次走進韓國
艾未未5月份在韓國現代畫廊舉辦了他在韓國的首個個展。展覽作品包括了他在德國卡塞爾文獻展上的作品《童話》,展覽涵蓋了藝術家上世紀90年代到2007年的作品。說到同意在韓國舉辦個展的原因,艾未未說可能是因為韓國離我們很近,中國人與韓國人看上去如出一轍,讓他感到安全。
蕭昱 重建新世界秩序
荷蘭最近有有個展覽,名字為《新世界秩序》,探討了中國當代藝術家在面臨劇變的中國現實時所作出的反應。荷蘭舉辦方高度贊揚了中國當代藝術家運用新的創作材料時,對于傳統教育和當代手法的靈活結合,以及對于中國政治符號的拋棄。蕭昱應邀參加了本次展覽,并展出了他的裝置作品。
黃巖 十二生肖
黃巖以身體山水作品知名。近日在三尚藝術中心舉辦的個展,展示了他最近的創作變化。這些作品以十二生肖為創作主線。黃巖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生肖動物和傳統的山水風景并置在一起,想通過夸大的動物和縮小的山水從新闡釋山水和生命的意義,制造一種超現實的畫面以放大東方傳統生命輪回的思想。
潘冠群 80后的處境
潘冠群生于八十年代,是曾經熱絡的所謂的“80后”的一員。潘冠群的創作源自于自己對周圍事物的直覺感受。真誠的眼來看我們生活的世界,生活著,感動著,表達著。不知所措、不安、荒誕是潘冠群經常去表達的一種感受。一對站在山巔或是走在鋼絲上的情侶,一個打扮成小丑的人物,展現的是岌岌可危的甜蜜還有無法逃離現實的荒誕感。
趙半狄 趕赴地震災區
5.12地震發生時。趙半狄取消了在成都一所高校的行為藝術表演的計劃,乘坐恢復的首班飛機趕赴成都,然后以“藝術”的名義,“搶奪”了20頂帳篷、食物和水,奔赴都江堰災區。趙半狄近來一直跟蹤社會事件進行創作,作品也時常引起爭議。這次災區創作作品,再次在網絡上引起熱議。

姚薇 擔綱“藝術中國”執行總監
近日,文化部聘請姚薇擔任藝術中國博覽會執行總監,藝術中國也是目前唯一一家由文化部主辦的藝博會。本屆藝博會將以藝術機構為參展單位,并將整合各大藝術區,以藝術區的面貌在展會上呈現。同時,還有誠信畫廊評選、青年美展展區、墨非墨展覽等組成項目。
勞申伯格 仙逝
美國波普藝術大師勞申伯格,于美國時間5月12日在家中逝世。此前他曾因肺炎在醫院接受過治療。20世紀50到60年代。勞申伯格與好友瓊斯通過制造人人都消費得起的藝術品而展開了一場藝術界的革命,成為享譽世界的藝術家。
蔡國強 回顧展即將到京
8月19日至9月2日,蔡國強的大型回顧展《我要相信》將在中國美術館展出,本展覽的第一站在美國紐約的古根海姆美術館展出,這次展覽是對蔡國強二十幾年藝術創作生涯全面的回顧,是他最大規模的展覽。本次大型回顧展足見業內對藝術家本人在現代世界藝術史上的肯定。
陸蓉之 熱鬧的月亮河
自從陸蓉之擔綱月亮河藝術區的總監以后,月亮河的藝術活動不斷。在陸蓉之的計劃中,她將把此地打造成全國最大的雕塑公園和藝術休閑區。5月底開幕的第一屆雕塑藝術節云集了眾多雕塑名家,今年秋季還將迎來月亮河美術館的開幕展,此展將展出來自亞洲各國的藝術作品。
歐陽春 新的熱點
歐陽春從星空間開始為人所熟知。今年歐陽春的活動更是接連不斷,首先星空間為他舉辦了個展《無窮柱》,后來在中國藝術博覽會(CIGE)上,Gallery J.Chen也推出了他的個展。韓之演當代空間也籌劃了歐陽春的個展——《捕鯨記》,并且在積極籌備韓國首爾的巡回展。
張尕 用新媒體介入中國
上過中央美院附中,德國完成本科,美國讀完碩士的張尕,如今正在風風火火的籌辦在中國美術館的新媒體展覽。張尕對于新媒體藝術的接觸由來已久,90年代初,Internet剛剛出現,并且以傳播媒介出現的時候,張尕就對此有所接觸,2003年回國的時候見到了清華美院的院長魯曉波,于是就催生了如今在中國美術館的新媒體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