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an Yuan: To Run a GoodGallery in a Serious Way
空白空間與德國的Alexander OCHS畫廊保持著緊密的合作關系,是中國當代藝術早期海外推廣的主要力量之一。其負責人田原學習藝術出身, 對于作品有更專業的把握。空白空間與很多著名藝術家保持相互信任的合作關系,同時積極尋找培養年輕藝術家。而空白空間對于收藏家的選擇態度嚴肅,以海外美術館和機構收藏為主要目標客戶,努力實踐著商業畫廊運作的規范和嚴謹。
空白空間
空白空間由Alexander Ochs 成立于2004 年2 月。藝術總監為田原,與ALEXANDER OCHS GALLERIES BERLIN I BEIJING 合作,是一個以中國當代藝術為主題的畫廊。
ALEXANDER OCHS GALLERIES BERLIN 是空白空間在歐洲和國際藝術界的重要合作伙伴。策劃舉辦了多位藝術家的個展,還邀請過多位歐洲著名藝術家到北京參與和中國藝術家的對話展覽,每年會通過參加多個海外和國內藝博會來拓展渠道。

QA:
Q:是否感覺到有壓力?如果有,壓力主要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A:壓力是有的。每個行業都會有壓力,目前整體的經濟情況和行業狀況使得很多畫廊不會像前兩年一樣可以做得那么容易。前兩年作品在市場上流通得很快,資金周轉得也快。讓做畫廊的人和藝術家們都變得得意洋洋,心浮氣躁。表面市場繁榮,并不能代表藝術的繁榮。
事實上畫廊的工作并不是簡單的把藝術家的藝術作品倒來倒去,讓它們在最快的時間內變成錢。而是希望讓更多的人,知道,了解和接受我們選擇的藝術家的工作方式和他們的作品。
空白空間從來不是也不想是那種做過手生意的畫廊,簡單的把作品拿過來就賣掉,使作品跟做畫廊的人之間還沒來得及產生任何關系,就是說, 還沒有生出一種互相了解和熟悉的感情,怎么可能會讓這些作品得到更好得推廣。這不是熱愛畫廊事業的人該做的事情。所以有時壓力是好的,可以讓人們都冷靜下來,各負其責, 心平氣和地去考慮和做一些實在的事兒。有壓力也要做下去,因為大家還是出于對這一行的熱愛。

Q:跟藝術家的合作關系如何?我們知道空白空間和很多明星藝術家都有合作,現在這種合作關系是否會發生變化?
A:任何畫廊和藝術家的關系都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這個很像交朋友,談戀愛,要講緣分。隨著藝術家自身的發展和畫廊方向的變化,關系必然要有調整。 中國的畫廊和藝術家之間的關系短時期內不可能成為完全代理的關系。這是與中國人情當道的國情是分不開的。當藝術家發展到一定的階段的時候,必然要想有更好的方向和方式,讓自己的藝術生涯走得更穩更長。 比如,我們會幫助藝術家找到更好更專業的畫廊建立合作關系等……這些都是畫廊該做的工作。畫廊單純的只做幾個明星也是不可能的,與空白空間合作的年輕藝術家也不少,雖然剛剛開始做年輕藝術家的時候難免比較艱難,但是不能不做,這也是畫廊應該肩負的責任。
中國畫廊和藝術家的合作情況在國際畫廊業中是一個特例,感覺無數的畫廊都在搶藝術家,有時這樣的合作關系就會變得不是很平等。所以在某種程度上,中國畫廊的同行應該聯合起來,互相合作和支持,才能讓畫廊業更加規范和專業化。
Q:收藏家的資源來自何方?如果收藏家壓縮收藏資金,會不會影響畫廊的生意?
A:空白空間每年會參加國際性的藝術博覽會,在中國一年就參加兩個藝博會,另外和國外的美術館和美術機構也有很多的合作。收藏家比例,海外和國內大約各占一半,也許歐美稍強,能達到60%。收藏家壓縮收藏資金,當然要影響到畫廊的生意,但是要看是什么級別的收藏家, 要看他們對中國當代藝術的信心。中國的收藏家還是需要良性的引導。現在在中國很多中產階級開始關注和購買藝術品,對于他們來說購買藝術品不是要花錢投資,而是買一個愛好和品位,在這種心態下購買,就不會造成太大的經濟壓力。對畫廊來說,就是要有這樣的耐心和耐力來培養和引導這樣的本土收藏家。
Q:有人說空白空間是一個很商業的畫廊,你是否同意這種說法?
A:是嗎?這么說,空白空間給人的感覺在商業上很成功嘍?如果畫廊沒有商業效益,不能維持基本的運作的話,怎么能讓它的藝術家繼續他們的生活和創作? 拿什么來給藝術家和收藏家提供更好的服務?現在畫廊每個月基本的運營費用是個不小的數目,還不包括要組織其它畫廊外展覽的費用。商業對于畫廊來講,無可厚非,但是我們在很嚴肅地做著一個畫廊該做的事情。
Q:近期會做什么樣的調整和改變么?有沒有具體的計劃?
A:應該不會有太大的變化,還是繼續一貫的做法,認真嚴肅地做一個好畫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