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4日至25日,“全球化背景下的藝術”高層論壇在倫敦舉行。該論壇由“戰略對話研究院”(Institute of Strategic Dialogue)主辦?!皯鹇詫υ捬芯吭骸笔且粋€與私人機構、公共機構的全球領導人共同工作和互動的網絡型策略機構,長期致力于增進國際間的溝通與了解,以突出維護世界和平、和諧與繁榮的自身宗旨。“戰略對話研究院”歷年來通過一系列的高端會議、長期的“活動項目”以及政府首腦間的“爐邊會議”,在促進歐洲國家間的凝聚力、穩定性,使大西洋區域的國家共同面對全球化的挑戰上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作為“戰略對話研究院”下屬的常設“活動項目”,“全球化背景下的藝術”論壇創設至今已屆五年。每年的論壇都是由三邊俱樂部(Club of Three)給予主要的資金支持并出面邀請與會者。三邊俱樂部由英國韋登費爾德勛爵(Lord Weidenfeld)在20世紀90年代創辦,尤其在英國、法國、德國的政界、商界、文化界以及傳媒界具有廣泛的人脈與影響力,并在舉辦高層次的閉門圓桌會議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而三邊俱樂部強調在充分信任的基礎上下直截了當地交換意見、在最高的水平上鼓勵新思想的交流以及發展與樹立核心價值觀與關鍵關系等會議宗旨上已經得到了普遍的認同。
本次的“全球化背景下的藝術”論壇,會議選址在倫敦白金漢宮附近的斯潘瑟宮(Spencer House)這座18世紀建造的宮殿中舉行,為閉門圓桌會議,繼續延續了其高層而私密性的特點。本次論壇的與會者也依據慣例控制在65人,主要為來自歐美各國的文化高官、收藏家、藝術基金會、藝術捐助人以及美術館博物館館長、重要藝術院校的負責人、知名學者。
根據本次論壇的議程,24日下午舉行主題論壇,25日上午舉行分主題論壇。作為本次論壇的最新舉措,除了在大標題下另設了“藝術是全球化的語言:收藏家和藝術家的角色”的副標題之外,24日下午的主題論壇更針對于以中國、俄羅斯、東歐、中東為代表的各新興經濟體藝術創作與藝術收藏的發展現狀而設立了“新一代的藝術收藏:重寫藝術語言?”的全新論題,并首次邀請三位來自中國與俄羅斯的演講人出席會議,其中中央美術學院副教授、《中國藝術品市場研究報告》主編趙力和莫斯科攝影美術館策展人奧爾加·斯維布里娃出席了24日下午的主題論壇,而旅居倫敦的中國作家、文化學者孫書云女士則參加了25日上午的分主題論壇。除了主題論壇之外,25日上午的分主題論壇又分別以“老一代的收藏:正在失去統治力了嗎?”以及“對于全球文化的媒體觀點”為題展開研討。
短短兩天的會議,匯聚了來自各國的精英,帶來了不同國別、不同身份、不同文化背景的觀點交流。演講人利用自己的演講時間竭力表達觀點,而此起彼伏的提問則在彼此的交鋒中尋找答案。事實是在冬意漸濃的倫敦,與會者也同樣感受到來自金融危機的絲絲寒意、來自全球化的陣陣困擾,以及人們對于以此為背景而始終處于變革之中的藝術世界的憂慮與憧憬。而會議所透露出的各種信息,不僅可以結合某些現狀而找到了切實的回答,或許也可以折射出近期的某些變化并預示著未來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