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金融海嘯的蔓延,全球經濟整體已經出現了集體衰退的跡象。而一直以來總比金融市場出現危機慢半拍的藝術品市場這次也隨著金融市場危機所產生的“多米諾骨牌”效應立刻出現了下跌的走勢。隨著國內2008秋季拍賣大戰的打響,在目前的這種市場環境下應該如何來應對呢,您是選擇“隔岸觀火”還是趁市場調整的機會“混水摸魚”呢?
隔岸觀火
隔岸觀火并不是袖手旁觀、無動于衷、作壁上觀,而是要注意力高度集中,選擇行動的最佳時機。從這個意義上來講,“觀”并不是不作為,而是行動的一部分。因為凡是行動,都要有行動的路線或者方略,而路線和方略的制定則需要一個研究和分析的過程,這才是“觀”。中國藝術品市場近年來跳躍性的發展主要體現在拍賣市場上,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從2003年以來一路高歌猛進,成交總額從幾十億放大到目前接近300億元人民幣的規模,但此前一直處于“大陽線”的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恐怕今年也會受到金融危機的拖累,從而可能走出一波向下調整的走勢。在拍賣行情出現調整的時候,無論是對于買家還是賣家來講,最先考驗的信心。一個買家的信心受到影響不要緊,可怕的是如果大部分的買家在這個時候的信心都不足的話,那就會對市場產生消極的影響。有時候買家信心不足可能比買家手中缺乏資金對市場的影響更大。由于近兩年進入藝術品拍賣市場中的“熱錢”多來自于房地產、股票市場人士的富余資金,所以這次的危機就會導致這些“熱錢”在拍賣市場上的“減持”,必定會導致購買力的下降。這時候買家的確應該“隔岸觀火”,要謹慎。

另一方面,就國內拍賣市場而言,秋季拍賣的上拍品的證件都發生在此次金融危機出現之前,所以很多賣家與拍賣公司簽訂合同時心理預期可能已經不適合目前市場行情發展的實際情況,所以想要已經上拍的拍品順利成交的話,這時候賣家要主動與拍賣公司交涉,可以適當的調低拍賣之前的估價,甚至是賣家與拍賣公司之間的“底價”也可以調整,調整價格實際上就調整賣家的心理預期,這樣也給買家一定的購買空間。
而對于手中握有“籌碼”的新買家來講,這個時候其實往往也是“進場”的好時機。這時候不僅要觀整個市場的“火”,還要觀你所關注收藏品類的“火候”,明確這些之后,行動才不會盲目,之前的“隔岸觀火”也才有意義。

混水摸魚
水混好摸魚是經驗之談。軍事上的混水摸魚有兩層含義,一是趁敵人內部混亂之機消滅或者戰勝敵人;二是指設法把水攪混,把形勢搞亂,一邊自己從中漁利。第二種意思比較適合藝術品拍賣市場。當然主要是針對于收藏者而言的,藝術市場行情下行,其實有利于使一些品類的藝術品的價格逐漸回歸到與其價值大致相符的范圍之內,也會擠出市場前期積累下來的泡沫,所以這個時候也往往是一個“撿漏”的好機會。在這一波中,中國當代藝術由于前期漲幅過猛,導致這一輪受到的影響最大。而書畫和傳統的古董價格經過市場近兩年的充分調整,行情比較平穩,價格相對于藝術價值比較接近,所以在購買作品時也不是什么“魚”都能摸的,購買藝術品最重要的還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