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慶祝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圓滿成功大會在人民大會堂召開,胡錦濤總書記親自為三名航天員頒發(fā)“航天功勛獎?wù)隆焙妥C書。
冰心曾說過:成功的花心,人們只驚羨它現(xiàn)時的美麗,當初它的牙兒浸透了奮斗的淚水,灑遍了犧牲的細雨。三名航天員的成長之路又一次驗證了這席話。
翟志剛 爽朗帥哥舞姿瀟灑
人物檔案
姓名:翟志剛
年齡:42歲
籍貫:黑龍江龍江縣
主要經(jīng)歷:1985年6月入伍,1989年畢業(yè)于空軍第三飛行學院,安全飛行950小時,被評為空軍一級飛行員。1998年1月成為我國首批航天員,2003年入選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航天員梯隊。2005年6月,入選神舟六號飛船載人飛行乘組梯隊成員。現(xiàn)為二級航天員,副師職。2008年5月,入選“神七”航天員乘組。
兩次與“飛天”失之交臂
今年42歲的翟志剛?cè)诉x航天員隊伍已經(jīng)10年,兩次入選“神五”、“神六”梯隊,兩次與“飛天”失之交臂。
2003年“神五—飛天前,翟志剛和楊利偉、聶海勝同時成為“神五”的備選航天員。作為備選航天員,他們一直將楊利偉送到“神五”艙口。當所有鏡頭燈光都對準楊利偉時,他們一直微笑著向人群揮手。
在“神六”發(fā)射前,翟志剛再次成為熱門人選,而同樣可惜的是,他再次失之交臂。
翟志剛一直在努力,等待實現(xiàn)飛天夢想,他說:“如果再與‘神七’擦肩而過,我還是要繼續(xù)努力。”
母親炒瓜子培養(yǎng)出飛行員
翟志剛幼時家境困難,由于父親長年臥病在床,家全靠母親賈桂芝賣瓜子支撐。從中學到高中,翟志剛每天放學到家就做飯,然后騎自行車把媽媽從鎮(zhèn)上接回來,再幫媽媽炒一鍋瓜子,而后匆匆趕回學校上晚自習,六年里風雨不誤。
空軍飛行學院來招人了,翟志剛高興地報了名。得到考上消息的那天,母親比翟志剛都高興,“哎喲,我老兒子可出息啦!”
賈桂芝向鄰居借了20元錢,給兒子翟志剛買了一個旅行包。母親實在是沒有什么可以給兒子帶的,便炒了一鍋瓜子裝到旅行包里,可還是撐不鼓包,老人對著旅行包默默流淚。
臨走前一天,母親從貼身的小包里掏出一張帶著體溫的5元錢,硬塞到兒子手里。翟志剛將一個用紙糊的小箱子留給母親,里面全是硬幣,這是他高中3年積攢的零用錢,足有100多元,看到這些全家人都哭了。
翟志剛到學校后,每月津貼12元,自己只留下2元,其余全寄給了母親。
2003年母親病危時,家人為了不耽誤翟志剛備選“神五”的訓練,一直瞞著他,直到母親離開人世。11月21日,噩耗傳到北京航天城的翟志剛家中。母親去世兩天后,翟志剛回到了家,進屋就跪在母親的靈前磕了3個響頭,淚流滿面地看母親最后一眼。
性格爽朗動靜皆宜
熟悉翟志剛的人都知道,翟志剛性格爽朗,屬動靜皆宜型的那種。他喜好研究書法,有時間靜下,他甚至可以琢磨出“翟體”來。他又愛動,家中凡是給兒子買的玩具,甭管是電動的,機械的,拼裝的,先由他折騰溜了,再當兒子的技術(shù)指導。他喜歡看體育比賽,從臺球到足球、籃球,都會讓他目不轉(zhuǎn)睛。
翟志剛的交誼舞技是備受推崇的,每次辦舞會,他的瀟灑舞姿總令大伙兒折服。他還對趙本山癡迷透頂,每當電視中出現(xiàn)趙本山的節(jié)目,翟志剛總會停下手中進行的活計,盯住屏幕不放眼。模仿起趙本山來,那神情,那語調(diào),那方言,也是形似神兼。
這位濃眉大眼、英俊帥氣的航天員,在當飛行員時就曾當過《中國空軍》雜志的封面“模特”。
劉伯明 節(jié)儉大王寡言守信
人物檔案
姓名:劉伯明
年齡:42歲
籍貫:黑龍江依安縣
主要經(jīng)歷:1985年6月入伍,曾任空軍航空兵某師某團中隊長,安全飛行1050小時,被評為空軍一級飛行員。1998年1月正式成為我國首批航天員。2005@6月,入選神六飛行乘組梯隊成員。現(xiàn)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二級航天員,副師職。2008年5月,入選神七航天員乘組。
小時候的“蔫孩子”
在劉伯明的父親劉志生眼中,劉伯明并沒有什么特別的天賦。
高考前,劉伯明偷偷報考了飛行員,初檢合格后劉伯明才告訴他。
“直到他通過了最終的考試,走出了家門,我也沒看出他和其他孩子有什么不一樣,也沒想到他將來能成才。”劉志生說。
而劉伯明放棄高考的理由也很簡單,家中排行老二的他跟父親說,“當了兵,吃穿都不用家里花錢”。
劉志生覺得,劉伯明是個“蔫孩子”,從小少言寡語,但愛琢磨,喜歡拆東西,家里新買的收音機他給拆了再組裝上,居然還能用,花好幾天做的小風扇也有模有樣。
勤奮的放豬娃
劉伯明從小不愿意表現(xiàn)自己的性格,讓劉志生沒能發(fā)現(xiàn)兒子在很多方面的天賦。但父親堅持認為,兒子能成為航天員,靠的不是天賦,而是勤奮。
劉伯明的舅舅張再玉則回憶,中學時的劉伯明出門放豬,晚上豬回家了,卻不見劉伯明的蹤影,劉伯明的幾個兄弟四處尋找,四弟劉伯忠在村里的小路邊找到了他,而他正抱著一本書入迷地看。
劉伯明也認為刻苦成就了自己的夢。
2005年,劉伯明接受媒體采訪時說,“神五”出局后的日子里,基本上每天都在看書,寫筆記,“當時我就是這種感覺,你只有刻苦地努力,準備到了,機會來臨的時候,你才能抓得住。”
他亦曾坦言,高中辛苦的走讀生活,磨煉出了他競爭的性格,特別要求上進,特別膽大、敢于奉獻。
高三時的班主任張福林回憶,劉伯明在班里成績一直是前三名。“要是不考飛行員,劉伯明一定能考上大學。”張福林說。
如今已是依安縣教育局副局長的張福林,印象最深的是,劉伯明是班里惟一不住校的學生,每天騎自行車往返20千米,冬天進教室,臉上常掛著霜。
“那時住宿一個月才幾元錢,可他家讀書的孩子多,所以甘愿省下住宿費。”張福林說。
保密的兒子
劉伯明執(zhí)行“神七”任務(wù),劉志生還是從到訪的記者那里知道的。
他給兒子打電話,劉伯明只告訴他,自己的狀態(tài)不錯,涉及到詳細情況則回答說,“這是秘密,不公開,該公開時,我不告訴你,你也能知道。”
劉伯明當上飛行員后,每隔兩三年才能在春節(jié)時回家探親,但爺倆促膝談心的時候并不多。最近通電話時,劉志生更加注意,對兒子心理有影響的話,一句不提。
在入選航天員前,劉伯明已有9年的戰(zhàn)斗機飛行經(jīng)驗。不同于劉伯明的兄弟老師們的榮耀感,這位父親更多的是擔憂。
“升入太空和開戰(zhàn)斗機不一樣。我這當?shù)倪€挺擔心兒子的安全。”
景海鵬 籃球前鋒鄉(xiāng)音未改
人物檔案
姓名:景海鵬
年齡:42歲
籍貫:山西運城市
主要經(jīng)歷
1985年6月入伍,曾任空軍航空兵某部領(lǐng)航主任,安全飛行1200余小時,空軍一級飛行員。1998年1月正式成為我國首批航天員。神舟六號乘組梯隊成員。現(xiàn)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二級航天員,副師級。
運城市區(qū)東行10余里,水泥路兩側(cè)的棉花長勢正盛,景海鵬年邁的父母每天依舊在田間忙碌:在一畝半的口糧地里,種著貼補家用的糧食和棉花。而在千里之外,42歲的景海鵬正在等待去到更遠的地方。
1966年,景海鵬出生在運城鹽湖區(qū)的東楊家卓村。從1985年景海鵬入伍至今,他只回過兩次家,其中一次還是帶新婚的妻子回來見見父母。
19歲赴保定航校
景海鵬從小就是這個貧窮農(nóng)家的驕傲。從小學開始,成績優(yōu)秀的景海鵬就把自己獲得的獎狀掛滿了整整一面墻。
1985年1月,部隊在運城解州中學挑選飛行學員,當時即將畢業(yè)的景海鵬被選中了,他去的地方是后來被稱為飛行員搖籃的保定航校。那一年,景海鵬19歲,身高1米72,熱愛籃球,然而依然沉默內(nèi)向。
第一年做學員時,景海鵬每月都會給家里寫信,但是內(nèi)容永遠單一:除了簡單匯報一下自己的生活瑣事,就是叮囑父母照顧好身體。即使后來家里安裝了電話,每次通話他也不超過10分鐘,并且從來不涉及工作,“他說這是秘密,部隊規(guī)定不讓說。”母親王珍玲說。
1993年春節(jié),景海鵬帶著妻子在自家的院子舉行了婚禮,這也是他參軍8年后第一次回家。
1996年的11月24日,身體素質(zhì)一直非常出色的景海鵬參加了航天體檢,在一年半的復(fù)選后,他成為了中國首批航天員。
如今在堂屋的柜子上,擺著景海鵬一家三口的合影。照片里的景海鵬穿著航空服,身著軍裝的妻子依偎在他身旁,11歲的兒子站在他們身前,一家三口笑容一致。
遵守軍規(guī)滴酒不沾
2005年春節(jié)前,景海鵬利用探親假回了第二次家。
大年初六他一個人到母校訪友,曾是景海鵬師弟的高毅兵已經(jīng)是解州中學的副校長,他還記得當時景海鵬穿著一套普通軍裝進校,身邊只有學校的書記劉慶元陪著。高毅兵以為師兄在外20年認不出老友了,誰知見了上來迎接的老同學,景海鵬還能喊出很多人的名字,連口音都沒變,“他和我們都擁抱了,勁兒真大。”高毅兵說。
在特意為景海鵬舉辦的同學聚會中,景海鵬和同學聊的最多的是上學時的故事,問得最多的也是同學們的近況,很少談他當上航天員的經(jīng)歷,“他沒有架子,也生怕同學把他抬得太高產(chǎn)生距離。”不想掃男同學的興致,但是又得遵守部隊紀律,那天景海鵬以水代酒。
思維邏輯性好
航天員大隊長申行運認為,在神七正選的三人乘組中,景海鵬的性格特點其實在活潑的翟志剛與沉穩(wěn)的劉伯明之間,他“思維邏輯性好,學習下苦功”。
很多人都提到了景海鵬對籃球的癡迷,在部隊中他一直是籃球主力,司職右前鋒。曾是景海鵬同班同學的劉慶元還記得,1984年運城地區(qū)舉辦高中籃球聯(lián)賽,憑借著景海鵬的出色表現(xiàn),解州中學在決賽最后時刻,景海鵬以一個“壓哨三分”幫助自己學校奪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