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題亮相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這是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絕妙圖畫。
在社會生活中,和諧也隨處可見:一家人坐在飯桌前邊吃邊聊是和諧,一對情侶在公園里散步是和諧,鄰里之間化干戈為玉帛是和諧,同學之間和睦相處是和諧,國與國之間和平共處是和諧,“千手觀音”中21個演員靈犀相通整齊劃一的表演是和諧……
我們所要建設的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平等、司法公正、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主義社會,構建這樣一個和諧社會是中華民族努力奮斗的目標。
請以“和諧”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題目自擬,文體自選,立意自定。
思路點撥:
近年來,“和諧”一詞在報刊、電視上頻頻亮相,“構建和諧社會”已成為全社會人民關注的熱點。因而,考生很容易從“如何構建和諧社會”“我為和諧社會做貢獻”等角度來組織材料,但這樣選材,角度未免有點過大,而且考生離這樣的政治生活環境較遠,寫出來的文章必定空洞無物。如果考生能夠化大為小,化抽象為具體,從小角度切入,從具體的事物入手去構思,就會使文章言之有物,具體生動。根據題目要求,可以選擇自己最擅長的文體行文。
如果寫記敘類的文章,可這樣構思:首先確定所要表達的范圍,如家庭、社會、人與自然等,截取一個片段或幾個片段來敘述。根據文題提供的材料,可從以下三個方面選擇題材:1.寫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如師生之間的“和諧”,家庭成員之間的“和諧”,社會成員之間的“和諧”。2.寫人與自然的“和諧”,可以從兩方面來立意,如從正面立意,可從“我”的生活寫起,從“我”身邊的小事寫起,要求寫出“我們”應與自然和諧相處,以小見大,從而表現人類要“保護環境”的大主題。若從反面立意,寫人類與自然的不和諧相處:如亂砍濫伐,造成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沙塵暴、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屢屢發生;工業發展與環境發展不協調,無休止排放廢氣、廢水,使空氣質量下降,水質惡化,動植物物種減少。3.寫自然界之間的“和諧”:考生可以寫自然界的動物之間、植物之間、動植物之間的“和諧”。
如果寫議論類的文章,可這樣構思:1.揭示和諧的含義,一般采用排比句的形式,列舉和諧在多個領域的具體表現,然后揭示和諧的重要性,最后談如何達到和諧。2.先從反面舉例,然后揭示不和諧的危害,指出和諧的重要。3.正反對比著寫,可以在闡釋和諧的概念、重要性、原因的同時,列舉一些反面事例進一步論證論點,更加突出和諧的重要性。
佳作展示一
人與自然
丁程
電視機前的觀眾朋友們,大家好!又到了“人與自然”節目的播出時間了,首先讓我們來看一組前方記者采制的短片:
鏡頭之一:一個幾乎無人的空曠破落的村莊。
鏡頭之二:渾濁不堪的河面上漂浮著數以萬計的死魚,在陽光的照耀下反射出刺眼的光芒。
鏡頭之三:一個河岸邊,有幾十條已經被擱淺的船。
觀眾朋友,你們現在所看到的畫面就是我們記者在A縣B鄉C村所拍攝到的。我想你們看了以后,不禁要問:為什么會這樣呢?針對這一問題,讓我們聯線一下現場的記者甲,請他來介紹一下具體情況。
記者甲:觀眾朋友,您現在所看到的我身后的這條河叫D河,幾年前它還是碧波蕩漾,清澈見底,沿河的村民以捕魚為生,因此這條河也就成了他們的生命河。近幾年,這里相繼建了幾座大型化工廠,大量的污水、廢水未經處理就排到河里,致使這里的水資源被污染。短短幾年時間,這里就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這不但影響了村民的日常生活,而且還嚴重威脅到了居民的生命安全,因此附近的村民不得不舉家搬遷。
(請導播切回演播現場)聽了這則報道,我們不得不深思:導致這一悲劇的根源竟是人類自己。人類只有一個地球,人與自然的關系其實就如同魚和水的關系,互相依存,不可分割。可是人類為了眼前的利益,竟毫無節制地向自然界索取,索取,再索取。正所謂“付出”必有“回報”,人類的這種唯利是圖的行為換來的不是“松濤陣陣”,不是“春色滿園”,不是“碧波萬頃”,而是大自然對人類無情的懲罰:污水滅絕了生物,粉塵污染了大氣,地震摧毀了家園,人類千百年來建立起的文明剎那間就化為烏有。正如一位環境專家所說:人類如果再不珍惜自然資源,最后一滴水將是人類自己的眼淚。這將是多么可怕而又可悲的事情啊!
相反,如果有了你、我、他的和諧相處,如果有了人類和自然的協調發展,那么,我們這個地球就會變得生機盎然。人與自然,“你”離不開“我”,“我”離不開“你”;“你”給予“我”,“我”愛護“你”,共擔寒潮、風雷、霹靂,共享霧靄、流嵐、虹霓。因此,我們應該善待自然,順應自然的規律,保持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節目的最后,我還想說的就是:讓我們行動起來拯救自然,讓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協調發展吧!
好!觀眾朋友,今天的節目就到這里,我們下期再見!
點評
這篇作文主要有以下幾個亮點:1.角度選擇獨特。小作者從“人與自然”這一角度來談“和諧相處”,避而不寫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真可謂新穎獨特。2.結構形式別出心裁,獨具一格,且富有時代色彩,值得稱頌。采用別致的表現形式——“新聞播報+主持人語”來反映現實,表現主題。3.文末的“主持人語”緊扣話題,自然點出了一個很有力的觀點:“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可以稱得上是畫龍點睛之筆,發人深思。4.運用排比、引用等修辭手法,使文章文采斐然,極富才情。
佳作展示二
和諧相處說明書
張潤澤
和諧相處,是人與人之間的友好交流過程。人要生存,要不斷發展,必須學會和諧相處。因此,和諧相處是一個人妥善處理人際交往關系的法寶。下面特對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作一說明。
主要成分:
人與人之間的對話、接觸、談心等。
功能與主治:
一、和諧相處能使你的心理不斷完善,成熟。在成長的過程中,你免不了會犯錯,心里也會有各種各樣的疑惑。這時,和諧相處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曾經在電視上看到過一則新聞:一個15歲的江蘇少年,由于自小父母離異,心靈受到重創,因而脾氣很暴躁,從不與別人和睦相處,父母老師的勸解也聽不進去,最終走上了犯罪的道路。由此,不難看出,導致他悲劇結果的主要原因是他不與父母、老師交心,不與同學和諧相處。
二、和諧相處能使你感到快樂,使你的生活五彩斑斕。就拿我們中學生來說吧,與同學能和諧相處,快樂地交談,一定會覺得很開心。在向同學訴苦時,你的內心一定感到很舒暢吧;在跟朋友一起完成一項任務時,你也一定感到很有趣吧。生活正是因為有了你,有了我,有了他,有了你、我、他的和諧相處,大家互相幫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樣才會快樂無窮無盡!
三、和諧相處還能使你學到許多新知識,彌補自己的不足。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是啊,“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在你與別人和諧相處時,彼此能學習對方的優點,改正自己的不足,還能學到很多你不懂的知識。在和諧相處中,知識的甘霖不斷地滋潤你,使你的生活更豐富!
用法:
勇于與別人交流,善于交朋友,在和諧相處中不斷進步。
注意事項: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但丁這句名言意味深長,但大家千萬別曲解了他的意思啊!
點評
選用說明文來談話題“和諧”,這是一個創新。小作者運用介紹功能的方法,從三個方面簡述“你、我、他和諧相處”的重要,再加上舉例子、下定義、打比方等說明方法的運用,使讀者進一步對“和諧相處”有了具體、明確的了解。作者最后特別說明,和諧相處要堅持真理,只要是對的,別人提出異議也要堅持。引用但丁的名言,有畫龍點睛之作用。
拓展訓練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三片嫩葉像三只綠色的小鳥,驕傲地站在樹樁上。樹樁只長出這條綠莖,綠莖上只有這三只小鳥。多可愛的小東西啊,它們還要為砍斷的樹樁歌唱。即使只有這三片綠葉也要向世界呼喊, 讓人們永遠憧憬被剝奪的滿樹春光。請以“自然·和諧”為話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擬題目;②文體自選(詩歌除外);③立意自定;④不少于600字。
思路點拔:
首先要明確話題,從話題材料中我們可知這是樹樁的吶喊,這是小鳥的呼喚,這是一篇以呼喚自然要求和諧為主題的作文。其次圍繞材料確立中心,我們可以正面立意確定主題,如描寫“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畫面。也可反面立意,直面現實中不和諧的因素,去提示,去喚醒,寫出對和諧的美好憧憬。再次,題目的擬定上,要恰當運用修辭,結合實際,要巧、小、新。另外,確定文體時,要依據自己的擅長,可記敘,可抒情,可議論;也可采用散文,小說,寓言,童話日記體,書信體等等。
素材鏈接
1.“和諧”二字,如果把‘和諧’二字拆開,‘禾’加‘口’為‘和’,就是人人有飯吃;‘言’加‘皆’為‘諧’,就是人人有話說。——汪洋
2.我們可以昂然笑對蒼天,我們可以敞開胸懷與天地比高低,與日月賽永恒,因為和諧是我們希望的源泉,靈性的支撐,生命的根基,思想的沃土。
西方一位學人說:看不見的和諧,比看得見的和諧更精彩。這個“看不見的和諧”,就是人自我精神層面的心理和諧。因此,我們要“注重促進人的心理和諧”,“塑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
看不見的和諧似海,平和博大,不拒點滴,自清自潔。海性大度豁達,不嫌細流,浪濤平緩,自理污淖。人心如大海,是一種整體素質,一種品行情操,一種人生態度,更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根基。
人際和諧,自我和諧,與自然和諧,乃和諧社會三大支點。其中,個體的內心和諧起著基礎性作用。
——程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