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哥,等等我呀?!蔽覛獯跤醯馗诤筮叄髦浪牪灰?,卻忍不住大聲喊道。他頭也不回地跑了。
傻哥和我同村,是一個聾啞人,比我高半個頭,瘦瘦的,大概十五六歲吧,總穿著一身舊衣服,流著長長的口水。夏天,他的身上總是散發著一股令人窒息的臭味,沒人知道他的名字,大概也沒人愿意知道吧,大家都叫他“啞巴”。
兩年前,村小學合并了,農村學生就集中到高飯店小學讀書。從此,我每天上學都要經過他家門前。第一年,我沒怎么注意到他,到了第二年,有一天下午放學,我又遇見了他,他突然向我點頭,出于禮貌,我也下意識地點了一下頭,沒想到這個無意的舉動,卻改變了他和我的關系。以后,每次見面,我們都相互點頭打招呼。大概一個月后,我遠遠看見了他,他高舉著手,手里還拿著一包小食品。可能是買的,也有可能是別人吃剩下的吧。一看見我來了,他就把手放到背后了,那包小食品也不見了。大概是怕我搶了他的吧,也許是小時候的陰影在他心中太深了吧。那時候,每到春天,我們全村的孩子常到一座山上放風箏,他也常來,不過他是沒有風箏的。一些頑皮的孩子常常扔石頭打他,但他還是要來,只不過后來就躲得遠遠的,看著天空發呆,看著我們傻笑。
今天放學,比平常早了些時間,我悠閑地騎著車子,突然看到路邊野地里一群小孩子正在拿樹枝和石頭打他,以他的體格是完全可以控制這群小孩的,那些孩子還在讀小學一、二年級呢,可他卻坐在地上,雙手徒勞地揮動著。我停下車,朝他們跑去,這么多人欺負一個殘疾人,豈有此理!我真想狠狠地揍他們一頓?!白∈?!”我氣沖沖地吼道。那群小孩見我來了,扮了個鬼臉,把“武器”紛紛朝他扔去,四散逃跑了。我扶起他,關切地問:“受傷了嗎?沒事吧?”他可能并不知道我說什么,不過,我分明看見他眼里涌出幾點淚水。我顫抖地說:“傻哥,別哭,我送你回家吧?!蔽依氖?,準備朝他家的方向走。他卻掙脫了我的手,獨自跑回家了。
看著他的背影,我心里酸酸的。有人說,愛心是沙漠里的一泓清泉,能使瀕臨絕境的人重拾希望。殘疾與否不是自己能選擇的,享受生活的人們啊,為什么不能用心靈之水去澆灌沙漠之花呢?
點評
這篇文章首尾照應,采用了插敘的寫法,交代了傻哥的情況和“我”跟傻哥一步步接近的經過,把關愛的觸角伸向了殘障人。文章用以小見大的寫法,向社會發出呼吁:“享受生活的人們啊,為什么不能用心靈之水去澆灌沙漠之花呢?”值得我們深思。
【指導并置評:張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