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綜述
春花斗妍,夏日炎炎,秋風蕭瑟,冬雪皚皚。清晨,旭日初升;深夜,嬌月穿云。山,雄奇峻峭,神姿仙態;水,奔騰浩蕩,一瀉千里。臘梅傲霜斗雪,孤松倒掛絕壁,燕子掠過田野,蒼鷹搏擊長空……大自然神奇瑰麗,豐富多彩。
面對自然,白居易感受到的是“日出江花紅勝火”,杜甫聽到的是“自在嬌鶯恰恰啼”;面對自然,曹操慨嘆“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劉禹錫朗聲高歌“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美麗豐富的自然風光,引發了古哲先賢太多的感慨;多姿多彩的自然美景,牽動著詩人墨客的萬般情思。
面對自然,我們又有怎樣的心情,會生出怎樣的感慨呢?自然是一幅美麗的畫卷,需要我們用色彩去點染;自然是一位美麗純真的少女,需要我們精心的呵護。讓我們擁抱自然,融入自然,享受自然,在自然的懷抱中欣賞映階碧草,聆聽隔葉黃鸝,呼吸新鮮空氣,放飛思想,放飛心靈;讓我們感恩自然,珍愛自然,營造和諧天地,讓每一種生物都能詩意地棲居在這個藍色的星球上。
美文欣賞一
禿的梧桐
蘇雪林
——這株梧桐,怕再也難得活了!
人們走過禿梧桐下,總這樣惋惜地說。
這株梧桐,所生的地點,真有點奇怪,我們所住的屋子,本來分做兩下給兩家住的,這株梧桐,恰恰長在屋前的正中,不偏不倚,可以說是兩家的分界牌。
屋前的石階,雖僅有其一,由屋前到園外去的路卻有兩條——一家走一條,梧桐生在兩路的中間,清陰分蓋了兩家的草場;夜里下雨,瀟瀟淅淅打在桐葉上的雨聲,詩意也兩家分享。
不幸園里螞蟻過多,梧桐的枝干,為蟻所蝕,漸漸地不堅牢了,一夜雷雨,便將它的上半截劈折,只剩下一根二丈多高的樹身,立在那里,亭亭有如青玉。
春天到來,樹身上居然透出許多綠葉,團團附著樹端,看去好像一棵棕櫚樹。
誰說這株梧桐,不會再活呢?它現在長了新葉,或者更會長出新枝,不久定可以恢復從前的美陰了。
一陣風過,葉兒又被劈下來,拾起一看,葉蒂已嚙斷了三分之二,又是螞蟻干的好事。哦,可惡!
但勇敢的梧桐,并不因此挫了它求生的志氣。
螞蟻又來了,風又起了,好容易長得掌大的葉兒又飄去了。但它不管,仍然萌新的芽,吐新的葉,整整地忙了一個春天,又整整地忙了一個夏天。
秋來,老柏和香橙還沉郁地綠著,別的樹卻都憔悴了。年近古稀的老榆,護定它青青的葉,似老年人想保存半生辛苦儲蓄的家私,但哪禁得西風如敗子,日夕在耳畔絮聒?現在它的葉兒已去得差不多,園中減了蔥蘢的綠意,卻也添了蔚藍的天光。爬在榆干上的薜荔,也大為喜悅,上面沒有遮蔽,可以酣飲風霜了。它們臉兒醉得楓葉般紅,陶然自足,不管垂老破家的榆樹,在它們頭頂上瑟瑟地悲嘆。
大理菊東倒西傾,還掙扎著在荒草里開出紅艷的花。牽牛的蔓,早枯萎了,但還開花呢,可是比從前纖小。冷冷涼露中,泛滿淺紫嫩紅的小花,更覺嬌美可憐。還有從前種麝香連理花和鳳仙花的地里,有時也見幾朵殘花。秋風里,時時有玉錢蝴蝶,翩翩飛來,停在花上,好半天不動,幽情凄戀。它要僵了,它愿意僵在花兒的冷香里!
這時候,園里另外一株梧桐,葉兒已飛去大半,禿的梧桐,自然更是一無所有,只有亭亭如青玉的干,兀立在慘淡的斜陽中。
——這株梧桐,怕再也不得活了!
人們走過禿梧桐下,總是這樣惋惜地說。
但是,我知道明年還有春天要來。
明年春天仍有螞蟻和風呢?
但是,我知道有落在土里的桐子。
(選自《綠天》)
能力提升
1.文章首尾都出現了人們對禿梧桐表示惋惜的話,試比較其中的細微區別,并簡要分析其作用。
題型解析:先要找出對梧桐表示惋惜的話,即開頭:“難得活”,結尾:“不得活”。比較后不難看出,這兩句話在表述的語氣與程度上有區別,“不得”比“難得”更肯定。其作用自然是首尾呼應。
參考答案:同樣表示惋惜,開頭說“難得活”,結尾說“不得活”,說明人們對禿梧桐能夠存活下來越來越失去信心,顯示出禿梧桐生存的艱難。在結構上有前后照應的作用。
2.本文是以什么為線索組織材料的?
題型解析:文章的線索一般要緊扣文題找尋,“禿的梧桐”是文章描寫的對象。閱讀文章時,我們又會發現文章是從梧桐的季節變化來寫的,這樣文章的線索就清晰了。
參考答案:本文是以禿梧桐在不同季節的變化為線索來組織材料的。
3.文章結尾寫道:“但是,我知道有落在土里的桐子。”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題型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句子含義的理解。該句是全文的結尾,自然有其特殊的含義。文章結尾的句子往往起揭示主題的作用,只要抓住文章中心,就能理解其含義了。
參考答案:即使禿梧桐死了,它的種子也會將它的生命延續下去,生命是生生不息的。
美文欣賞二
溪 流
賈平凹
我愈來愈愛著生我養我的土地了。
就像山地里縱縱橫橫的溝岔一樣,就像山地里有著形形色色的花木一樣,我一寫山,似乎思路就開了,文筆也活了。
甚至覺得,我的生命,我的筆命,就是那山溪哩。雖然在莽莽的山的世界里,它只是那么柔得可憐、細得傷感的一股兒水流。
我常常這么想:天上的雨落在地上,或許會成洪波,但它來自云里;溪是有根的,它涼涼地扎在山峰之下。人都說山是莊嚴的,幾乎是死寂的,其實這是錯了。它最有著內涵,最有著活力;那山下一定是有著很大很大的海的,永遠在蘊涵著感情,永遠是不安寧,表現著的,恐怕便是這小溪了。
或許,它是從石縫里一滴一滴滲出來的;或許,是從小草的根下一個泡兒一個泡兒冒出來的。但是,太陽曬不干、黃風刮不跑的。天性是那么晶瑩,氣息是那么清新;它一出來,便宣告了它的生命,尋著自己的道路要流動了。
正因為尋著自己的道路,它的步伐是艱辛的。然而,它從石板上滑下,便有了自己的銅的韻味的聲音;它從石崖上跌落,便有了自己白練般的顏色;它回旋在穴潭之中,便有了自己叵不可測的深沉。
它終于慢慢地大起來了,要走更遠的道兒;它流過了石川,流過了草地,流過了竹林,它要拜訪所有的山嶺,叩問每一塊石頭,有時會突然潛入河床的沙石之下去了呢。于是,輕風給了它柔情,鮮花給了它芬芳,竹林給了它涼綠,那多情的游魚,那斑斕的卵石,也給它增添了美的色彩。
它在流著,流著。它要流到哪里去呢?我想,山既然給了它生命,它該是充實的,富有的;或許,它是做一顆露珠兒去滋潤花瓣,深入到枝葉里了,使草木的綠素傳送;或許,它竟能掀翻一抔污泥,拔脫一叢腐根呢。那么,讓它流去吧,山地這么大,這么復雜,只要它流,它探索,它就有了自己的路子。
我是這么想的,我提醒著我,我鼓勵著我,我便將它寫成了淡淡的文字。
(選自《賈平凹小說新作集》)
能力提升
1.作者筆下的溪流有什么特點?
題型解析:考查考生的分析概括能力。要著重閱讀文章描寫小溪的語句,抓住關鍵詞語就能概括出小溪的特點。
參考答案:盡管道路曲折、遙遠,總是不斷地流動,前進,壯大,是最有活力的。
2.作者為自己的小說集作序,寫的卻是溪流,這有什么用意?
題型解析:考查對文章主題的理解,要在整體把握全文的基礎上,理解小溪的內涵,把“我”的命運與小溪的特點聯系起來解讀,就不難找到二者之間的共同點。
參考答案:作者寫小溪不斷流動,逐漸壯大,實際上是寫自己的成長過程。因為自己和小溪一樣,一直在尋找道路,不斷向前,不斷壯大充實。
3.這篇文章有什么特色?請選擇其中一點談談你的看法。
題型解析:考查文章運用的寫作手法及語言特點,要把握托物言志的寫法,以及清新自然的語言特點。
參考答案:提示:或從物我相融的寫法談,或從清新自然的語言特點談都行,只要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