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臨考前幾天進行全方位的調整。
(1)心態調整。考生考前普遍存在緊張心態,唯恐考場失誤,考試成績不理想,為此,考生適度地放慢生活節奏,減輕壓力是有必要的。同時,老師和家長不要對考生施加有關考試成績和升學志愿等方面的壓力,應讓他們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2)學習調整。幾個月的復習準備和各類形式的檢測考試以后,考生的學習水平已經基本定位,此時不必再做大量的練習題了,也不需要盲目地去攻那些難題,而應有針對性地翻閱課本、筆記和考試用書,對各科的重點知識加強記憶。(3)身體調整。經過長期緊張的備考生活,考生的體力消耗很大。考試期間,考生要有一定的體力作保證。考前幾天首先要休息好,其次進行適當的戶外活動,達到休整備戰的目的,但要避免強度大的體育運動,防止意外受傷而貽誤考試。(4)飲食調整。飲食要有營養且好消化。以滋補、健脾、去暑為原則,多吃補腦食物,如豆制品、雞蛋、牛奶、蔬菜、瓜果等,少吃肥肉、油炸食品等油膩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導致消化不良,影響考試。
2.如何消除考場上的心理緊張。
在考場上,監考老師一進來,宣布考試紀律,開封發卷,這時有的考生就開始心慌了。在答題過程中遇到難題,再加上周圍的干擾——如別人翻卷子的聲音,寫字的沙沙聲,都會使你心煩意亂,致使大腦思維受阻。這時你不必驚慌,不妨先擱下試卷,稍做片刻與考試無關的活動,這種轉移考生注意力的方法,有助于克服考場上的緊張情緒。在考場上出現過度緊張時,也可以閉上雙眼,雙手自然放在膝上,然后進行腹部深呼吸。吸氣時用鼻慢慢地吸,先擴張腹部再擴張肺部,吸足氣后略加停歇閉一閉氣,然后同時用鼻和嘴將氣慢慢地吐出去,并配合收腹運動,如是重復3—4次。這一方法對減輕緊張程度確有成效,值得推廣。深呼吸的要領是吸氣的時候要滿,要深,呼氣的時候要慢,要長。還可以采用自我暗示法:想到自己的基礎很扎實,這個題自己不會做,別的同學可能也不會做;為自己編一句鼓勵性、提示性的話(如“我能行!”“冷靜!”“考試很容易。”等)。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直至自己身心放松,從而克服思維受阻停滯的現象。
3.中考時的常規性的注意事項。
考生在考場上要鎮定自若。拿到試卷以后,先看有無漏頁,有無字跡不清等問題。注意在密封線內指定的位置上填好姓名、考號等項目。然后用幾分鐘的時間先瀏覽一遍試題,做到對題型、題量心中有數。做題的原則是審題要慢,思考要快,解答要準。在審題時要逐字逐句地看清楚,力求從語法結構、邏輯關系等方面真正弄懂題意。只有審題細致,才能獲取盡可能多的信息。找到解題方法以后,書寫要簡明扼要,快速規范。答題要遵循“三先三后”的原則:先易后難,先熟后生,先高后低(指在難度大致相同的前提下,先做分值高的題,后做分值低的題,這樣比較劃算。)要盡量留出檢查時間,看有無漏答、誤寫的。考完一科后要學會忘卻,不要與別人對答案估分,以免影響下一科考試的情緒;總結一下經驗教訓,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地迎接下一科的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