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坊間傳說,從2008年秋季開始,人教版教材在江蘇省的全面代理權將易主,人教社將終止與江蘇出版集團的合作,轉而選擇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雖然此事到目前還沒有一個確切的定論,但已在江蘇出版界掀起了軒然大波,有人稱此為“江蘇出版業的大地震”。人教社教材江蘇代理權換東家一事究竟是真是假,如果是真,有關各方該如何看待此事,如果是假,傳言又因何而生。
人教版教材,各地的香餑餑
實際上,這里所說的全面代理權基本上類似于教材的租型。但租型一說好像包含著更多的計劃經濟的色彩,所以從2001年以后,人教社就把與全國各地的合作模式由租型改為了全面代理。人教社認為全面代理含義更廣泛,它包含了生產、發行、售后服務以及各種責任與義務等,其合作應該是全方位的。如此看來,全面代理應該是租型的升級版本。
從上世紀50年代初開始,由于中國地域廣闊、各地地理情況復雜,為了能保證課前到書,人教社教材在各地一直采用的就是租型模式??梢哉f人教社教材在各地的租型,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已成為各地出版發行系統最大的一塊利潤蛋糕。同時,由于多年的租型使各地出版發行單位,圍繞著教材也形成了一條利益鏈,教材發行方式的變化必將影響到出版的方方面面。所以即便是在新課標改革以后,各種版本教材紛紛涌現,在其他新起的教材原創社為直供還是租型與各地“打”得熱火朝天時,人教社依然堅持著租型的模式,使各地出版系統因此一直能持有一塊比較穩定的利潤。此時,人教社教材雖然失去了一統天下的局面,但近50%的市場占有率,也是其他版本教材遠遠所不及的。人教版教材為租型單位帶來的利潤,依然對租型單位起著舉足輕重的影響。所以,這次風傳人教版教材江蘇代理權易主,引起各方震動也就不難理解了。
人教版教材江蘇代理權易主傳言從何而來
人教版教材江蘇代理權易主的可能性:在新課標實施初期,人教社市場被沖擊得七零八落,但隨著老師選擇教材理性的回歸以及人教社作為老牌教材社難以撼動的優勢,這幾年人教社教材逐步穩住了大局,各科平均能占到50%以上的市場份額。并與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江蘇教育出版社形成了教材市場上的三巨頭。
蘇教社作為三巨頭中唯一的一家地方出版社,其對本地市場的壟斷與控制自然強于其他地方。據悉,在江蘇出版集團成立教材中心后,無論是蘇教版教材還是人教版教材都由教材中心來統一運作,這樣一來,就形成了一手是自己的本版教材,一手是人教社的代理教材,并同時在本省內推廣的局面。面對“親生”與“領養”的兩個孩子,有人產生“扶持本版教材,打壓人教版教材”的議論,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據悉,關于人教版教材在江蘇的市場占有率,在雙方的合作協議里已有明確的要求,但有人說江蘇出版集團方面執行并不積極。據了解,近幾來,人教社教材在江蘇省內的市場就一直萎縮,目前實際的市場份額在30%左右。雖然現在很多省都有自己的本版教材,但也有人說,江蘇出版集團對本版教材的推廣力度要遠遠超過其他省,言下之意就是地方壟斷更強。另外教材發出去后,回款難也是矛盾點之一。再有就是有人說江蘇出版集團對人教版教材售后服務不到位。在市場環境下,面對以上種種情況,人教社似乎有可能有些想法。
當然,面對這些質疑,江蘇出版集團也有自己的說法。據知情人士透露,其他省使用的教材一般只有三四種,但在江蘇有23種之多,同時江蘇省還有自己的教材,所以在江蘇省各種教材的占有比例與其他省有所不同,人教版教材的市場份額很難達到50%。
人教社是否有與南師大社合作的意向:人教社是否會中意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可以從顯性與隱性兩個方面分析。對于隱性原因,當事三方都絕口不談。所以記者了解到的只有一些顯性的原因。
首先,南師大社作為一家師大社,與基礎教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有人分析,南師大社在教育界的關系網,可為人教版教材在江蘇的推廣起到積極的作用。另外,更主要的一點是,南師大社沒有自己的中小學教材,這樣在教材的推廣過程中就沒有利益沖突,而會全心全意地“照料”人教版。最后一點,有人分析說,選擇南師大社可能也是人教社的一種策略。人教社出其不意,選擇了一家大家都沒能想到的、實力并不太強的出版社來合作,打亂了江蘇出版集團的陣角。有人用“閃婚”來形容這次可能的合作。
幾家歡喜幾家憂
江蘇出版集團可能的損失: 有人對記者粗算了一下,在整個產業鏈上,現在人教版教材每年給江蘇出版集團帶來的利益超過10個億。這當中首先也是最主要的就是印制與發行。如果這次代理權真的流失,那么即使南師大社還在集團內的印廠印制,但從紙張的選擇、到印廠的確定都將不在集團的掌控之中,影響其整體的收益是必然的。其次就是與人教教材配套的教輔。隨著教材利潤的攤薄,現在各社包括教材社都非常重視配套教輔的開發。如果人教版教材全面代理權流失,那么出版集團內配套人教版教材的各種教輔圖書,因為不能即時得到教材變化的情況或人教社的授權,其必然會受到損失。
南師大社可能面臨的困難:“處境很尷尬,自己好像成了第三者”這句話形象說出了南師大社目前的境遇。有人稱南師大社這次是“天上掉餡餅”,但這餡餅似乎并不好吃。首先,與南師大社合作的各個印廠接連受到來自各方的壓力,為南師大社圖書的印制造成了很大的困難。其次,各種版本教材的代理者可能借機加大推廣力度,游說江蘇各地教育局,勸其放棄原來用的人教版,改選其他教材。另外,南師大社教材定價的核定問題也遇到了種種困難,以至其難以全面開機印刷。無奈,可能是南師大社現在最多的感受。
人教版教材江蘇代理權可能易主是否是一種警示
至此,記者了解到,江蘇出版集團對于此事還在爭取、斡旋之中。據知情人士透露,集團與人教社還在積極商談過程中。他們稱現在雖然人教社也在與其他出版社談,但其事實上其他社根本不可能拿到這個全面代理權。因為他們沒有這樣的實力,全面代理人教版教材在江蘇省內的出版發行,需要對資金、發行網絡、各種行政資源的掌控。同時,江蘇出版集團也表示希望與人教社能夠保持一個長期穩定、互惠互利的合作模式。
至于易主是否已成定局,記者從各方都沒有聽到一個準確的消息,但據悉人教社與南師大社已簽署了相關協議,而且南師大社圍繞教材的印制已做了很多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此看來,人教社如果真的已與南師大社合作,若想再中斷,似乎更難。
很多業內人士分析,人教版教材江蘇代理權易主無論是否屬實,對所有與人教社合作的單位來說,都會是一個信號。在現在的市場環境下,人教社將有可能不會完全依賴原來各省的合作單位,而會重新尋找新的、更合適的合作單位。這對其他省的代理單位來說,或許也是一種警示。有人說,人教社這次是“一石二鳥”,有“敲山震虎”之意。但人教社方面并沒有絲毫這方面表示,從歷史上看,他們似乎更注重與相關方面合作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