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兒》(陸)從11月7日就開始了在當當網全國獨家預售,11月16日起正式銷售。記者從當當網首頁上看到,在《明朝那些事兒》(陸)的宣傳頁中明確標示著“全國獨家,現貨發售”,除此之外,更讓明迷們欣喜的還有6.9的折扣。近日,記者看到在卓越亞馬遜網站,讀者也能以同樣的折扣買到《明6》。
與既能得新鮮又能得實惠的讀者的欣喜相比,傳統書店有的就是“憤怒”了。據悉,在11月16日《明6》正式在網上銷售時,因為拿不到貨,部分傳統書店決定聯合抵制本書出版方中國海關出版社包括《明6》在內的所有圖書。據有關人員透露,此前有網上書店表示一次性拿貨的數量不低于20萬冊,并且不會退貨。相信除網上書店外,現在沒有哪一家傳統書店敢做這樣的承諾,如此看來,中國海關出版社的選擇也不難理解。
傳統書店前景堪憂
網上書店如此“氣魄”,讓人不得不把更多的關注投向其中。現在圖書渠道競爭的慘烈已是有目共睹,占有資金和服務優勢的網上書店的火暴,無疑給傳統書店帶來巨大的生存壓力。在美國,亞馬遜網站成立后,七成書店最終選擇了關門。而近年來,位于北京、上海、廣州等中國大城市的一些有著數十年經營歷史的書店,也開始遭遇相同的命運。今年6月,貝塔斯曼集團關閉了在中國18個城市中的36家門店,究其原因,網上書店的沖擊“功不可沒”。
日前,一場名為“鐘芳玲解析書店魅力與未來”的講座活動吸引了很多書業人士,傳統書店前景堪憂的話題再次被擺上臺面。“現在,能維系我們和讀者關系的,就是我們這里的一些文化氛圍。”一位獨立書店店主說。可以說,網上書店已把傳統書店逼到了墻角。就在前不久,成立于3年前、與上海書城福州路店、博庫書城并稱上海三大書城的龍強書城,在門口貼出了“內部盤點,停止營業”的告示。據消息稱,有關部門正在研討龍強書城的未來,所以決定對外宣稱內部盤貨,此后再作是否倒閉的決定。如果倒閉情況屬實,那么這家書城將成為上海近年來倒閉的最大的書店。
足不出戶就能夠在比傳統書店圖書品種還豐富的網絡書店里自由地尋找,還能夠獲得比傳統書店更為低廉的價格,并享受專人送貨上門的服務,在這種誘惑下,消費者漸失對傳統書店的興趣也在情理之中。
網上書店節節攀高
2008年,網上書店的迅猛發展,不斷挑動著書業敏感的神經。前不久,當當網聯合總裁李國慶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當當網在今年第四季度已實現贏利,預計2008年全年銷售額為16億元,比上年的8億元翻了一番。其中,一般圖書的銷售額為13億元,占銷售總額的81.25%。就市場占有率而言,李國慶說現在當當網的圖書銷售已占到整個中國圖書零售市場8%的份額。但他希望明年這個數字能變成16%,后年能達到20%,終極目標是30%。與此同時,中國網上書店另一巨頭卓越亞馬遜,也于近日宣布,已經連續4年實現了100%以上的增長。
“網上書店是書業零售的方向和趨勢”,業內不只一人做出了這樣的判斷。不管愿意與否,也許這就是傳統書店需面臨的未來。對此,無論是新華書店還是民營書店,無論是大型圖書賣場還是小型專業書店,很多都開始了網上銷售的嘗試。成立一年后,北發圖書網前不久整合了所屬北京圖書大廈、王府井書店、中關村圖書大廈、花市書店、高教書店、翠微大廈書店、小莊書店7家分網站,實行“統一經營”的模式,并以北京圖書大廈、王府井書店,中關村圖書大廈三大圖書賣場的品種為依托,以40萬種圖書優勢,開展網上圖書銷售。北發圖書網本次“變身”后,首先推出“百日百種圖書大酬賓”活動,近200種暢銷圖書以六五折左右的價格銷售。
出版社傾心網上書店
由于網上書店銷售量的快速增長,也使得眾多出版社體會到網上銷售的甜頭。以中華書局為例,2007年,僅當當、卓越亞馬遜、九久和貝塔斯曼四家網上書店的銷售額,就占到中華書局總銷售額的12.5%。這也使得更多的出版社趨同于與網上書店進行更緊密的合作。此次,《明朝那些事兒》(陸)交于網上書店包銷,更可看出網上書店對出版社的影響力。
據李國慶披露,今年,當當網的供貨商有上千家,其中銷售額超過1000萬元的有30家,在全國圖書零售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一的機械工業出版社,在當當網的銷售群英榜上只能排第四。而向當當網獨家提供促銷折扣的戰略合作伙伴有28家。據悉,當當網已與中信出版社、中華書局、重慶出版集團、二十一世紀出版社等供貨商結成戰略采購合作關系。通過這種合作,當當網在頁面呈現、郵件推廣、回款周期等方面給予簽約供貨商“重點照顧”。作為回報,簽約供貨商要以低于市場折扣的促銷價格向當當網發貨,同時保證全品種或獨家供貨。卓越亞馬遜網站也有著自己的戰略合作伙伴。
有業內人士指出,網絡書店充分結合電子商務的優勢和傳統發行的特點,形成了圖書出版商和零售商之間的良性互動,開拓出了新型的供銷合作模式,這一模式的廣泛應用,將帶動整個圖書出版發行行業的快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