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山嶺連綿,山區(qū)廣大,巖溶廣布,山水獨奇。據(jù)統(tǒng)計,廣西山區(qū)共有十二萬二千多平方公里,山區(qū)的灰?guī)r,在內外力的作用下,發(fā)育成為種類極其繁雜、風景非常秀麗的巖溶(喀斯特)地形,這不僅為白酒的洞藏創(chuàng)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而且還為廣西酒企業(yè)發(fā)展工業(yè)旅游提供了基礎。目前以桂林三花為代表的洞藏酒已經得到整個廣西市場的認可。
“三花”走出象腹“洞藏”始于傳說
提到桂林,總是那么令人神往。她的山水固然恍如仙境,而假如你恰逢元月三十日的那天來到桂林,則更讓你如醉如癡。因為這一天,如果你第一次來桂林,如果你想游覽象鼻山(又稱象山),那么你無需準備地圖,更無需聘請向導,只要找到隨處可見大大小小的“酒葫蘆”,跟隨著這些潮水般一臉渴望與迫不及待的人們,您將很快被擠到象山下……
這就是桂林每年一度的“三花酒開洞節(jié)”。
據(jù)介紹,二十多年來,桂林三花股份有限公司每年在新春之前(元月30日)都會開啟象山酒洞,向人們優(yōu)惠供應象山酒洞洞藏散裝桂林三花酒。每年的象山酒洞舉行隆重的開洞儀式,桂林市內眾多領導都將紛紛前往祝賀,這已經成為桂林市獨具特色的春節(jié)民俗活動。到象山酒洞打一壺洞藏的桂林三花酒,已逐步成為桂林人的年俗。
“不到象山,不算到桂林。而沒喝象山洞藏的三花酒,就不算真正到了象山,來過桂林?!?/p>
始于傳說的洞藏酒
傳說中,天上運酒象神為救父心切的三花姑娘從瑤池盜回神曲,用漓江水釀出三花酒,被瑤池神將殺死,化為象山。玉帝覺得象神雖犯天規(guī),然其心可鑒、其情可憫,謚為酒神,守護桂林。桂林人為了供奉這只神象,常常把那釀好的仙酒存放在象鼻山的“肚子”里,聽說在那存放的酒就連當年酒壺山的仙酒也比之不上。
走近象山藏酒洞,只見一個碩大的“酒缸”向人們敞開大口,這個口就是吃進千噸美酒的洞口。漸入洞中,氤氳的酒香陣陣飄來。據(jù)三花股份有限公司綜合辦主任胡女士介紹,不論傳說,象山藏酒的歷史已十分久遠。早在人類還不會釀酒以前,漓江兩岸便有了洞居猿猴釀造的“猿酒”(見《中國酒典》序言)。雖具體時間無從考證,但據(jù)史料記載,宋朝抗金名將張孝祥游覽象山之時曾對了元和尚獻上的象山洞藏酒贊不絕口。而他的繼任范成大更是鐘情于這象山洞藏,并親自把桂林的酒定為“帥司公廚酒”。
除了象山洞藏的歷史,胡女士還告訴筆者,三花酒之所以優(yōu)質,除了與采用清澈的漓江泉水、優(yōu)質大米、精選的酒曲有關外,更重要的是由于象鼻山獨特的自然環(huán)境,其大小兩處存酒洞面積近3000平米,小洞位于云峰寺后山腰,洞上刻有“云峰巖” 。大洞位于登山石階旁。東達桃花江,南通水月洞。洞中冬曖夏涼,常年保持在20攝氏度,濕度穩(wěn)定,存放的酒經過陳化老熟,“酒質晶瑩,蜜香清雅,入口柔綿,落口爽洌,回味怡暢”,成為酒中珍品,成就米香型酒類之王。 難怪常常有來自世界四面八方游客感嘆: “桂林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著稱。漓江之水由山崖滲出,稻米為江水哺育,合而釀出美酒,酒藏山洞石中,真可謂桂林之美一洞收?!?/p>
三花走出“象腹”
記者了解到,在桂林甚至是在整個廣西,桂林三花酒擁有一群忠實的擁躉。憑借著打造了幾十年的品質與品牌形象,桂林三花在白酒市場上確立了根深蒂固的地位;而當?shù)叵M習慣的延續(xù),也使該品牌受益匪淺。如今,三花已經開始逐步走出了“象腹”,把目光投向了更為廣闊的廣西乃至全國市場,依靠強力的營銷手段層層推進,最終讓全國遍開三花。據(jù)悉, “桂林三花宏興酒業(yè)萬噸技改主體工程項目”的順利實施,標志著桂林三花宏興酒業(yè)有限公司打造廣西最大的白酒生產基地的發(fā)展戰(zhàn)略,進入了高歌猛進快速實施階段。
“廣西市場的開拓目前還很順利,甚至可以說比我們當初想象中的要簡單些。這可能不僅僅是因為我們針對于不同市場的消費者進行了細致的研究,更多的應該是我們三花傳承千年的洞藏工藝?!币晃淮蚱丛阡N售第一線的三花人這樣告訴記者,“我們三花主要面向的是中檔白酒的消費者,除了本身要給人以文化的品味,口味也是另一十分重要的因素。畢竟,三花這個牌子甚至象山洞藏的文化在廣西可以說婦孺皆知,但幾乎沒人能想到,三花之所以能夠位居桂林三寶之首,更因為洞藏這種特殊的儲存方式提升了它的口味。甚至一些游客在桂林嘗過洞藏的三花酒后,回到本地,苦于‘買花’無處,在網(wǎng)上四處發(fā)帖求援?!?/p>
據(jù)了解,國內眾多白酒專家已經肯定了洞藏帶給白酒的巨大品質提升,而洞藏過的白酒體內究竟產生了何種不同于其他儲藏工藝的變化,相關專家還在努力地尋找原因。總之,省內的勝利更增加了桂林三花花開全國的信心,但其穩(wěn)重的性格,穩(wěn)扎穩(wěn)打的戰(zhàn)術卻并未改變。
巧打工業(yè)旅游牌
桂林市市長張秀隆在參觀桂林三花象山藏酒洞時曾說,讓游客看看這些洞藏珍品,如同讓人領略漓水精華的清醇,這不失為推廣桂林歷史文化的一個好主意。據(jù)悉,三花將利用桂林發(fā)達旅游業(yè),以文化為主賣點,使來到此地游覽的游客,接觸三花,認識三花,喜愛三花,最終向全國宣傳三花。桂林三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趙瀛生向記者介紹說:“我們建設桂林三花酒文化博物館就是想走出一條新路子,在傳承悠久歷史文化的基礎上,利用桂林得天獨厚的自然環(huán)境,走工業(yè)旅游的發(fā)展路子,要像桂林山水一樣,讓它有著超強的生命力。”
可是,國內各種品牌也都有其特殊的文化,面對激烈地競爭,三花這一戰(zhàn)術又是否能奏效呢?談到這個問題,三花公司銷售負責人顯得很自信:“洞藏,我剛才提到的以文化為賣點中的文化酒是洞藏文化,因為洞藏不僅闡述了桂林的美景,也記錄了歷史的沿革。而且,放眼全國,似乎很少有企業(yè)能有像桂林這種環(huán)境下形成的溶洞來藏酒的?!?/p>
據(jù)悉,在全國范圍內,具備洞藏條件的酒企業(yè)的確不多。而桂林三花的全國之旅,就像一位營銷方面的專家說的那樣,香醇的桂林三花是以桂林青山為土,秀水為露,洞藏為籽,花開全國,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