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把解決“三農”問題放到最突出的位置上進行論述,并作為全黨長期重要的戰略任務來抓。那么,如何適應新時期發展的要求,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實現農牧民持續增收,農村商業銀行應該怎樣搞好服務,本文認為主要從以下幾點進行思考:
一、重新認識農牧民專業合作社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農牧業產業化經營中的作用
(一)組織功能
一是按照國家產業政策,組織成員進行生產與銷售,促使農牧業生產由行政管理過渡到由合作經濟組織協調管理;二是根據國家產業規劃以及市場信息,組織和協調農牧戶進行專業生產;三是根據市場需求農牧民意愿,把分散的“專業戶”“專業村”通過專業合作,組織起各種類型的專業協會,以參與市場競爭;四是在城鄉結合帶和靠近大中城市,組織農牧民勞動力有序地流經二三產業,實現農牧業規模經營。
(二)中介功能
大公司、大市場不可能直接面對千家萬戶,同樣,分散經營的農戶,也不可能直接加入大公司的經營序列或紛紛進入大市場買賣農畜產品,在市場需求與市場競爭中農牧戶為避免自然與市場風險,需要“合作經濟”這一中介組織。同樣,公司(企業)也需要一個“中介”組織,以節約交易成本,無論哪一種產業化經營模式都需要有一個中介組織,使公司與農戶,市場與農戶對接。
(三)載體功能
農牧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從單純的組織功能、中介功能中“跳”出來,逐步向產前和產后延伸,興辦各種經濟實體,逐步將自身的組織演變成社區性的產業一體化組織或專業性的產業一體化組織。
(四)服務功能
向農牧戶提供產前、產中、產后有效服務,成為維系農牧業產業化鏈條各環節來穩固相聯并延伸的生命線。
隨著產業化經營的發展,專業性合作經濟組織將成為農牧民持續增收的主要形式,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方向。農牧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在農牧業產業化經營過程中的核心是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龍頭企業加農牧戶很難從根本上解決企業和農牧戶分別是兩個利益主體的矛盾。因此,兩者的關系一遇市場波動就不穩定,甚至出現矛盾,而合作經濟組織在機制上解決了這個問題。
二、要認識作為農牧民持續增收的支撐體系——農村商業銀行的作用
為了改進“三農”金融服務,中國銀監會出臺了《關于銀行業金融機構大力發展農村小額貸款業務的指導意見》,《意見》對貸款和借款的主體進行了拓寬。在貸款主體上,將發放農村小額貸款的機構拓展到所有銀行業金融機構。在借款主體上,將小額貸款發放到農村各類微小企業。
在貸款用途方面包括農產品、加工、運輸、流通等各個環節,農民簡單日常消費和購置高檔耐用消費品、建房或購房、治病、子女上學等所有消費領域,農民本土生產、農民外出務工、自主創業、職業技術培訓等創業領域。與此相適應,《意見》提高了小額貸款的額度上限。新政規定,發達地區小額信用貸款額度可提高到10-30萬元,欠發達地區可提高到1-5萬元,其他地區在此范圍內視情況而定;聯保貸款額度可在信用貸款額度基礎上適度提高;對個別生產規模大、經營效益佳、信用記錄好、資金需求量大的農戶和農村小企業,貸款額度可再適當調高。
貸款期限也更加靈活。《意見》稱,商業銀行可根據農業季節特點、生產項目的不同周期和貸款用途以及借款人綜合還款能力等合理確定,允許用于傳統農業生產的小額貸款跨年度使用;對溫室種養、林果種植、茶園改造、特種水產(畜)養殖等生產經營周期較長的貸款,期限可延長至3年。在貸款利率上,應在法規和政策允許范圍內,綜合考慮借款人信用等級、貸款金額、貸款期限、風險水平、資本回報要求以及當地市場利率水平等因素,在浮動區間內自主確定貸款利率。在貸款手續上,盡量簡化農村小額貸款手續,增加貸款申請受理的渠道,縮短貸款審查時間。
例如,鄂爾多斯市烏審旗信用聯社2008年年初給烏審旗無定河流域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一次貸款30萬元,主要用于魚種購買和魚用飼料,打破了過去單一的每家每戶小額貸款(5000-10000元)舊框框。烏審旗無定河流域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是在旗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鄂爾多斯市產業辦和烏審旗產業辦的直接指導下建立的。專業合作社以股份制合作的形式,堅持民管、民辦、民受益的原則,具有獨立的法人資格,將過去分散的小農戶、小池塘、小水面養殖變為集約型、勞動密集型,規模養殖。合作以前,當地農民承包過去集體土地(沿河岸邊廢舊的荒草灘),每畝收入不足100元,合作后,每畝收入平均3000元,最高可達8000元。同時,在工商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烏審旗無定河流域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對綠色水產品進行品牌化經營,已經通過國家無公害產地產品認證,目前正在向國家申報有機食品認證,巴圖灣魚商標、無定河鮮魚商標,經過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注冊后,已掛牌經營,未進行商標掛牌前,原巴圖灣魚每公斤售價12元,掛牌后每公斤30元;虹鱒魚未掛牌前每公斤60元,掛牌后(無定河)每公斤136元;天然甲魚未掛牌前每公斤600元,掛牌后(無定河)每公斤1200元。據初步統計,烏審旗無定河流域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2008年生產草魚、鯉魚等約5萬多公斤,虹鱒魚、金鱒魚10000多公斤,天然甲魚500多公斤,網箱養魚5萬多公斤,產值可達390多萬元,實現利稅109萬元,參與開發建設的68個股民人均16000元。
實踐充分證明,走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道路,就是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道路,農村商業銀行扶持“三農”重點要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只有這樣,商業銀行才能在改進“三農”金融服務的同時,不斷開拓創新,建立農牧民持續增收的經濟支撐體系,形成良性循環,貸款額度越大,回收率越高,風險越低,經營成本越低,加之逐步建立農牧民科技信息服務網絡中心、農牧民個人理財中心等,使農牧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不斷壯大,同時商業銀行也隨之壯大,必將成為農牧民持續增收的經濟支撐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