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12日,太原市人民檢察院以貪污罪、挪用公款罪、虛報注冊資本罪、非法經營罪、偷稅罪等多項罪名,對山西省技術進出口公司經理、山西大典商貿有限公司經理宋建平提起公訴。2008年2月1日,太原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認定公訴機關指控的多項罪名成立,判處宋建平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此后,太原市人民檢察院以量刑過輕為由,依法提出抗訴?,F案件正在二審程序中。
宋建平一案,涉案金額達4億多元之巨,被媒體稱為山西“國企第一貪”,而且涉嫌罪名多,涉及國有外貿企業改制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案情十分復雜。在長達22個月的辦案過程中,太原市人民檢察院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和困惑,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績和收獲。
確定辦案方向
2006年4月10日,太原市人民檢察院根據省紀委的要求,負責調查山西大典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宋建平非法購買焦炭出口配額等有關問題。市院趙安靈檢察長接受任務后,高度重視,立即指定謝宏江副檢察長擔任市院專案組組長,帶領市院反貪局偵查一處進駐調查組,全力以赴配合中紀委和省紀委的工作。
在配合調查一家公司非法買賣焦炭配額問題時,市院專案組發現,該公司關系復雜,賬面現金流量大,所取得的配額與其規模嚴重不符等疑點。他們認為,該案極有可能涉及犯罪問題。經請示領導,他們確定了以查明宋建平的主體身份和大典公司的性質為突破口,進而確定辦案方向和工作思路。
宋建平,男,1962年8月出生于山東省牟平縣,大專文化,中共黨員。他的身份很復雜,當時任山西省技術進出口公司(以下簡稱技術公司)經理、山西大典商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典公司)總經理。另外,他還是山西大隆商貿有限公司的實際負責人、山西三豐貿易有限公司的法人,而這兩個公司實際上是技術公司的二級公司(兩塊牌子一套人馬);同時,他還有自己的三家公司,分別是天鴻能源有限公司、天河能源有限公司、浙江廣順房地產開發公司;此外,他承包了河津市進出口總公司(國有)。不僅如此,宋建平曾在省公安廳干過10年政法工作,具有極強的反偵查意識,這使得專案組的調查取證工作十分困難。

專案組決定,先從宋建平的主體問題著手。經調查山西大晉國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有公司,省商務廳授權對技術公司實行托管經營,以下簡稱大晉公司)等單位和材料查明:2002年3月,技術公司成立大典公司;2002年6月4日,技術公司會議研究決定,委派時任技術公司副經理的宋建平為大典公司總經理,從事技術公司在大典公司的焦炭業務;2003年2月26日,大晉公司任命宋建平為技術公司經理。據此,專案組確定,宋建平系國有公司委派到非國有公司從事公務的人員,具有我國刑法中規定的國家工作人員的主體身份。
確定了主體身份,實際就是確定了案件的管轄權問題。接著,專案組就集中精力調查落實大典公司的性質問題。經查證,大典公司是經過三次更名于2002年3月19日成立的,注冊資金500萬元。經過多次增資擴股,到2005年11月大典公司的注冊資本達到5200萬元。這些資金除技術公司之外,其他股東并未實際出資。因此可以確定,大典公司與技術公司是兩塊牌子一套人馬,實質上大典公司是技術公司改制過程中的產物。大典公司名為民營股份有限公司,實際上經營管理的資產是技術公司的國有資產。
關鍵問題解決了,太原市檢察院領導果斷決定,此案應當由檢察機關管轄。專案組立即確定了偵查方向,即在不影響大典公司正常運作的前提下,對宋建平負責的幾個公司進行賬目審計。
查出經濟大案
偵查人員迅速調取了技術公司、大典公司以及天鴻公司、河津公司2002年以來的賬務賬冊、憑據及有關資料。這些賬冊及資料像小山一樣,擺滿了專案組的會議室。但資料多還不是最讓人頭疼的事。審查開始后辦案人員才發現,更加復雜的是,幾個公司的賬目既不全面又不正規,賬目完全是按照需要做的,根本不能反映真實的經營活動;外銷合同不全,出口報關單不是真的;幾個公司業務非?;靵y,互相交錯;有一部分賬目被隱匿。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偵查人員從一張張單據入手,進行異常細致的審查。
在審查大典公司賬目時,一張500萬元的借款單引起了他們的注意。這是一張2005年3月22日由宋建平簽發準支的單據,在用途一欄中寫著:注冊資金,手續辦完后歸還。2005年3月24日,大典公司財務人員按照宋建平的指示,從交通銀行太原市分行將500萬元打入原技術公司職工李唏的個人賬戶,用于李唏注冊公司。2005年4月12日,李唏將500萬元歸還。經詢問李唏和宋建平,兩人均無異議。2006年7月26日,太原市人民檢察院對宋建平以涉嫌挪用公款罪立案偵查,案件取得第一個關鍵性的突破。
在查賬過程中,專案組還發現,技術公司、大典公司、天鴻公司、河津公司的主要業務都是出口焦炭,賬目往來混亂。同時,這幾個公司的財務都由宋建平的“心腹”馬景賢一人負責。這種不尋常的現象,當然引起了他們的警覺。在對宋建平正式立案后,他們一方面繼續完善固定挪用公款的犯罪證據,一方面加緊對前期發現問題的調查取證工作。
在查證中他們發現,在2004年4月到6月間,大典公司和河津公司同時在做焦炭出口業務,但從賬面反映的情況來看,河津公司許可證費每噸達300美元,大典公司每噸只有40美元,相差之大令人詫異。這成為他們下一步突破的重點。經了解,大典公司的焦炭出口業務由王志軍負責。要想查清焦炭出口業務中存在的問題,王志軍成為關鍵人物。
由于宋建平所控制的幾個公司賬目極度混亂和虛假,按照常規審計很難作出準確判斷。于是,他們決定采取“笨”辦法:和王志軍、馬景賢逐筆逐船的業務進行對賬,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經過一筆筆細致地核對,發現大典公司有約1800萬美元許可證代理費賬目上沒有記載。這些錢哪去了?他們分析,這么大一筆錢,公司賬面沒有記載,一定有其他記載的地方。他們耐心地給王志軍做思想工作,王志軍的解釋無法自圓其說,最終只得交代,真實的業務活動記錄全在他個人的電子郵箱中。偵查人員連夜將王志軍已被轉移隱匿的電腦找到,并調取了上百份真實資料。
這些資料顯示,在2004年4月到6月間,大典公司與外商IMR公司所做的業務中,確實有6船焦炭的許可證代理費,約1798萬美元尚未結回。對于這1798萬美元的問題,大典公司的財務人員均不知情,賬面沒有記載,公司財務賬面已做了平賬處理,并且外匯已核銷。經查,2004年4月到6月是焦炭出口價格的頂峰時期,宋建平安排王志軍、馬景賢同時參與大典公司與河津公司的業務及結算,兩公司所對外商代表均是楊乃崢。為逃避外匯管理局的監管,在核銷外匯時使用大典公司的外匯核銷手續,采取陰陽聯的辦法:上聯寫大典公司,交外匯管理局核銷;下聯寫河津公司,核銷后的款項直接匯入河津公司。雖然宋建平辯稱未結回這筆錢是為了逃避稅收,降低管理費用,但不言而喻的是,這筆本屬于技術公司的巨額財產,對技術公司來說已處于失控狀態。而且,由于國家匯率的調整和稅收政策的改變,這筆被隱匿的國有資產已損失數千萬元。
為了獲取更加扎實的證據,專案組開始了與外商的艱難談判。在外商拒絕提供有關這6船業務資料的情況下,他們果斷決定,將楊乃崢涉嫌非法經營犯罪的證據及有關材料,移交有管轄權的公安機關。公安機關依法對楊乃崢進行立案偵查,并對其采取了監視居住的強制措施。與此同時,對其住所、辦公場所依法進行搜查,并獲取了IMR公司的部分業務資料,尤其是獲取了IMR公司焦炭業務承辦人宋楠(系宋建平的侄子)的業務筆記本(該本中的記載與王志軍所記載的業務資料完全一致)。通過對楊乃崢耐心細致的說服工作,楊同意與偵查人員配合,通過電話與外商聯系對賬。外商同意配合后,偵查人員把掌握的這6船業務之前之后共36船業務的信息資料,真假摻雜與外商進行核對。在幾輪信息交換后,外商不得不承認,確實有1400余萬美元(該筆巨款后被依法追回)按宋建平指示未付給大典公司,仍在IMR公司賬戶上;另有397余萬美元按宋建平指示轉到了天鴻公司賬戶。至此,宋建平精心策劃的將大典公司1798余萬美元隱藏在IMR公司的犯罪事實,得以全部查證。
在上述犯罪事實被查證的同時,偵查人員又相繼查證了宋建平貪污公款103.25萬元、貪污利息款74.5萬元、貪污5450噸許可證費60.35萬美元的犯罪事實。在與宋建平談話的過程中,專案組發現他沉默寡言,不善言語,抵觸情緒非常大,基本不配合工作。因此,偵查人員每次與他談話前,不僅要制定詳細的訊問提綱,盡量采取迂回的方式展開談話,逐漸進入主題,而且還從生活細節上關心他,最大限度地減少他的抵觸情緒。在宋建平過生日的時候,專案組人員還為他準備了生日蛋糕,并和他共進午餐。經過人性化辦案和巧妙運用偵察技巧,在專案組人員的不懈努力下,宋建平頑固的心理防線終于被真情感化,愿意主動與偵查人員配合,使案件得以順利進展。專案組取得了又一回合的勝利。
在調查焦炭出口許可證問題的過程中,專案組的外調人員從天津港務局獲知:2002年以來,港務局為提高業務量,對焦炭出口企業按照出口量進行優惠返利。大典公司2002年以來在天津港務局的優惠款,均由其十一部經理王志軍領取。自2002年至2005年,王志軍共領取優惠款290余萬元。而這些錢反映在大典公司賬上的,僅有2004年的30萬元,其余款項不知去向。經分析后專案組認為,大典公司優惠返利款的管理工作中可能隱藏著經濟問題。為此,他們確定了以查清優惠款去向為突破口,查證宋建平、王志軍可能涉嫌犯罪的經濟問題。
王志軍從1993年大學畢業以來,就跟隨宋建平,長期負責大典、河津等公司的業務工作,與馬景賢共同成為宋建平的左膀右臂,是本案的關鍵證人。專案組充分利用已掌握的大量優惠款資料,依靠有利的外圍證據和強大的法律攻勢,迫使王志軍不得不承認,2002至2005年度,他代表大典公司共領取優惠款290余萬元。除了按照宋建平的安排,將2004年度中的30萬元優惠款匯入大典公司財務賬外,其余260余萬元,他均未入公司賬目。其中,王志軍貪污了17萬余元,剩余的交給了宋建平。宋建平將其中的75萬元分配給天鴻公司,51萬元獎勵了十一部的工作人員,112萬元據為己有。

此外,他們在調查取證過程中,還發現了其他涉案人員的犯罪事實:對山西省技術進出口公司十一部經理兼山西大典商貿有限公司十一部經理王志軍,山西省河津市對外貿易公司經理兼河津市進出口總公司經理樊永成,襄汾縣對外貿易合作中心主任柴仲才,原山西省經濟貿易委員會市場貿易處副處長、山西省商務廳商務改革發展處處長(正處級)李韶宇等人,予以立案偵查。此后,王志軍、樊永成、李韶宇分別被法院判處2年6個月、12年、14年有期徒刑。
提出檢察建議
專案組在查案過程中,并不是就案辦案。他們還發現了山西省技術進出口公司在改制過程中存在嚴重問題,巨額國有資產面臨流失的危險。
據調查結果顯示,大典公司雖然注冊登記為“自然人出資的有限公司”,但其注冊資本、資金運作、對外經營、人力資源等,均來自于技術公司。因此專案組認為,大典公司經營管理的資產是技術公司的國有資產,其所得收益當然也應歸技術公司所有,屬于國有資產。截至2006年3月底,體現在大典公司賬上的利潤為2.8億元人民幣。如果改制一旦被批準,所有被隱匿的資產,都將脫離國家監管而流失。
2005年,技術公司進行改制清產核資。清產核資專項審計報告顯示,技術公司資產總額2.2億元,負債總額2.5億元,資產損失3000余萬元。但該清產核資報告中,未包括大典公司管理的國有資產,技術公司的改制方案中也未涉及對大典公司的財產處置。在這種情況下,2005年12月22日,技術公司將清產核資報告和改制方案,正式上報大晉集團和省商貿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并獲批復。2006年2月省商務廳批復后,又上報省財政廳。2006年6月,省商務廳又將技術公司作為資不抵債企業,上報省國有企業改革領導組,申請將技術公司進入破產程序。至此,技術公司改制(破產)一旦獲得批準,體現在大典公司賬上的本應屬于技術公司的2.8億元國有資產,也將隨之流失。
發現這一嚴重問題后,專案組立即向上級領導匯報了情況。太原市人民檢察院隨即向省商務廳發出了檢察建議,在詳細說明存在的問題后,建議其立即停止技術公司的改制(破產)程序,并對技術公司重新進行清產核資,制定改制方案,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保護國有資產。省商務廳收到檢察建議后,高度重視,派出工作組及有關人員進入技術公司開展工作。
找出國資流失原因
通過辦理宋建平一案,太原市人民檢察院還發現了國企改制過程中存在的國有資產流失的幾個原因。
一、改制中制度不健全。國企改制是宏觀經濟體制改革的一個組成部分,是從計劃體制下的生產經營單位轉化為市場競爭中的公司制商業實體。但它不是伴隨現代企業的發展應運而生的自發演變過程,而是以人為設計和干預為主導的制度創新和突變的過程,這就使得這種變革存在先天不足。雖然國家及各省、市均出臺了一系列有關國企改制的規范性文件,但在實際改制過程中出現了許多難以預見的問題,更加凸顯出制度的缺失。
二、監督嚴重缺位。一些企業內部權利高度集中,完全由“一把手”說了算。企業的其他領導形同虛設,缺乏責任心,其唯一的“工作”就是享受福利待遇,對企業經營狀況不過問。企業內部的黨組織監督無力。企業黨組織既不問業務,也不管黨務,“黨的領導”無從體現。工商管理機關監管不力。工商管理機關在公司注冊時只審查資料的全面性,對其真實性和來源則不予過問,給虛假出資等行為提供了方便。資產評估組織設置不合理,評估程序不規范。國有企業改制時,由誰來委托評估組織沒有明確的規定,導致由即將成為改制后企業主要股東的原國有企業管理人員參與評估組織和評估的全過程。即使是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委托或聘任注冊會計師等評估人員參加,也主要由原企業來接待和陪同,中介組織在業務承攬、評估費用收取等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原企業管理層。這就極易造成在評估過程中,評估人員受利益驅動,不嚴格按照程序辦事。在這種情況下,資產評估的真實性和公正性將會大打折扣。上級管理部門監督不到位。由于改制涉及很大一部分人員的分流和“下崗”問題,改制企業的上級部門怕有些職工“鬧事”,就會提出一定要安置好職工、保持穩定等要求,以至于對改制工作的監督和管理就放松了,并給予改制企業極大的自主權,從方案確定、提交評估,到債務清理、資產移交等,都由改制企業自行組織。這樣一來,給國有資產的流失大開了方便之門。這從技術公司的清產核資報告和改制方案得以順利層層批復就可見一斑。
三、改制的主體具有多重身份。在國企改制過程中,原國有企業的負責人,通過身份置換,又成為新的股份制企業的負責人,這就為其提供了職權上的便利。如果該負責人同時還控制其他形式的利益載體(如承包與所在國有企業業務相同的公司、個人注冊同業公司等),這就使其具有多重身份,從而為其侵吞國有資產創造了便利條件。這種多重性與上述兩個原因是密不可分的,正是由于制度的不健全和監督的缺失,才使得改制主體的多重身份成為可能。■
編輯:韓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