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媒體披露的《記者拍區長低頭照被辭》的新聞,讀后讓人深感震驚。
新聞的大意是:2008年1月,北京市通州區召開兩會,《通州時訊》在發表鄧乃平區長代表區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時,配發了記者王力利拍攝的鄧區長念報告的一幅照片。第二天下午,王力利就因那張照片被辭退。原因是那張照片“鄧區長低著頭”,“區領導很生氣”,指責“區長低著頭,閉著眼,形象不佳。”報社領導則認定王力利拍攝的“這張照片作為圖片新聞,傳達大會的精神是錯誤的,不振奮的。難道照片想告訴讀者,通川區去年的工作沒有做好,區長在低頭認罪。”這是一個“政治事故”,指責王力利這次拍攝工作中不夠敬業,沒能拍到區長念報告時“抬頭的瞬間”。而王力利則說,他等了整整半個小時,一共拍了11張,都是區長低頭,然后挑了6張發給編輯。

我先得批評王力利。你身為攝影記者,端著報社的碗,拿著報社的錢,肩負著鄧區長作《政府工作報告》時的拍照重任,理應堅守崗位,嚴防死守,抓拍到幾個鄧區長挺胸抬頭雙目炯炯有神的鏡頭。而照常規分析,區長的報告不是半個小時就能念完的,得幾個小時吧。他不可能始終都低著頭,不啜一口茶,不擦一把汗啊,至少,在報告結束時,全體代表鼓掌,他也或跟著鼓掌或鞠躬致意或揮手致謝,總有抬頭的瞬間可“抓”呀。可你只堅持了半小時,見鄧區長一直低著頭,就拿著幾張“低頭照”去交差,批你敬業精神不強不冤嘛。但老實坦白交代——對于他因那張“低頭照”而被砸掉飯碗,筆者仍然感到非常震驚。
首先,震驚于鄧區長的“小氣”。我也忝列記者之列,自認為對新聞圖片也算略知一二,仔細研讀過鄧區長的那張“低頭照”,除了看不清他先生的眼珠兒有多大有多明亮之外,倒也西裝領帶,頭發梳得溜光,蠻精神的。可能是筆者眼拙,從照片中實在看不出他先生是在“低頭認罪”,“低頭”的“連貫動作”是“彎腰”,是委瑣,哪像鄧區長那樣氣宇軒昂?更不可能看過那張照片就產生通州區去年的工作沒做好的聯想。堂堂一區之長,對自己所做的工作總得有點自信心嘛,工作業績和自己的人格魅力絕不可能憑一張低頭念報告的照片就否定得了的。相比之下,有個省委書記的度量確比鄧區長大得多。據人民日報報道:有一家報紙在稿件中出現失誤,把當時的在任省委書記錯成了“原省委書記”。“在任”和“原任”,天壤之別喲,報紙膽大包天,竟把一個省委書記的“帽兒”給“擼”了!稿件見報后,報社去函向省委書記表示道歉,這位省委書記卻非常寬厚和幽默地回信說:“沒什么關系。不要責備編輯,總有一天,我會成為‘原’的。”
其次,震驚于社領導的“隨波逐流”。身為報社領導應該有自己的價值判斷:不要因為某位領導生氣了,就跟著去套“政治事故”的“綱”,上“政治事故”的“線”。領導也是人,也有自己的個性,對新聞難免有“看走眼”的時候,當領導生氣發火時,報社的領導完全可以憑借與領導見面機會多,關系更加接近的條件,向領導多做解釋工作,化解矛盾!
再次,“板子”只打記者的“屁股”不公道。一張新聞照片被推上版面,不是記者一按快門就能完成的。編輯要編,主任要審,值班副總編要審,涉及“兩會”之類重大政治生活的新聞照片恐怕總編還要親自把關。《通州時訊》出了所謂的“政治事故”,理應該辭退的都辭退,該免職的都免職,“板子”怎么只打在區區兒一個記者頭上,讓那些“錯責”更大的主任、值班副總編、總編,官照當,錢照拿?筆者非常熟悉的一張報紙出了一次“真正”的“政治事故”后,記者、編輯、新聞部主任、值班副總編,總編,甚至連制版的工人,有的被辭退,有的被免職,有的被撤職,統統沒有脫掉干系。再說,“通州時訊”是通州區委宣傳部主辦的,出了這樣的“政治事故”,宣傳部是怎么“主辦”的?該不該拿個說法?
說了以上“驚由”,覺得似乎還沒有說到“根子”上。發生在“京畿重地,天子腳下”的這個“低頭照事件”中,隱約閃現著封建主義的“霸道影子”,散發出“文化大革命”的“臭氣遺風”。這說明依法治國的路多么艱難。這才真正讓人心驚肉跳,寢食難安啊。■
圖:王儉 編輯:盧勁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