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中國城市的變遷,美國人劉其遠“恍若一夢”。
劉其遠1979年來到中國,30年來,他去過中國很多城市。當年,與他同行的西方記者沒人相信那個只住著17戶人家的小漁村會是一座城市的將來。后來,那塊泥地孕育出了深圳。
讓劉其遠詫異的城市越來越多,從中,他窺視著中國在市場經濟大潮中破繭而出,并因此而茁壯。
■ 內動力:市場經濟孕育城市裂變
中國城市的改革,是由一條魚引發進而燎原全國的。
上世紀70年代,計劃經濟統購統銷。買魚要憑票供應,每人每個月2毛錢魚票。當時,廣州流傳著一句順口溜:“四季常青吃老菜,魚米之鄉無魚吃?!?/p>
那時,放開產品購銷政策、實行市場調節等,是涉及全局性的敏感雷區、禁區。廣東人決定冒這個險,在廣州進行打破水產品統購統銷體制的試驗。
1979年3月,廣州在全國率先推出水產品統購統銷改革,稍后又推出蔬菜統購統銷改革,在全國引起極大反響。
“價格改革是個很大的難關,但這個難關非過不可?!闭玎囆∑剿裕瑥V東過這個難關就是從放開魚、菜、肉等的價格開始的。其后逐步擴大到其他領域,成為燎原之勢,給整個社會經濟帶來了持續的活力。
一條魚,成為點燃中國城市改革的導火線!
1985年,中國城市改革全面展開,除了對計劃、財政、稅收、金融、物資、外貿、基建等進行單項改革外,還進行了兩項帶全局性的重大改革:一是改革價格體系。二是改革工資制度。
國家還先后對重慶、武漢、廣州、西安、沈陽、大連、哈爾濱、青島、寧波等9個中心城市、沿海開放城市和一些企業集團實行計劃單列,它們被賦予省一級經濟管理權限;在全國1/3的地區實行了市帶縣新體制,促進了城鄉一體化的發展。一些城市還進行了機構改革、住房制度改革等。
中國城市在市場經濟的催化下,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與活力。
■ 強壯劑:城市群,開放走向國際化
城市的活力在改革開放的主旋律里逐漸釋放。
數年后,小漁村深圳依靠毗鄰香港的區位優勢,大膽對外開放,吸引外資……一次次解放思想,一次次突破,讓深圳在短短28年間,創造了世界城市發展史奇跡,并以無與倫比的“深圳速度”成為帶動“珠三角”城市群發展的領頭羊之一。
20世紀80年代初,中央的經濟特區政策,造就了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和海南等一批為中國改革開放“殺出血路”的城市。
1987年,中國有72個城市改革活力迸發,開始形成一批以中心城市為依托的城市群,如以上海為中心由蘇皖浙贛閩滬組成的城市群,以沈陽為中心由東北三省和內蒙古東三盟組成的城市群,以重慶為中心由川滇黔桂藏渝五省六方組成的城市群……
上世紀90年代初,浦東大開發,幾乎就在“瞬間”,上海迅速崛起為引領長江三角洲走向世界的國際化大都市。
1998年,開發中西部,廣大的中西部城市獲得了全面發展的契機。國家著眼西部大開發,建設以中心城市為核心的城市群戰略,西南地區的區域合作的著眼點由“連接城市”升級為“締造城市群”。
打破行政區劃的局限、促進生產要素在區域間自由流動、引導產業轉換、跳出行政區經濟、創新區域發展新體制……各大城市逐漸改變過去縱向封閉型的條塊狀管理,依托發揮中心城市的功能,發展各種橫向經濟聯合,并由此帶動城鄉一體化和市場一體化。
2004年,泛珠三角“9+2”協議攪動南中國,長三角互動熱浪潮涌,環渤海灣地區繼續發展、集中和擴大,成渝經濟帶、環北部灣經濟帶相繼崛起。
中國城市從經濟快速發展轉向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從政府管制轉向公共服務、從城市競爭轉向城鄉統籌、從城市規模擴張轉向城市品牌價值提升。
到2004年底,我國設市城市達到660個,建制鎮2.06萬個,城鎮人口總數增加到5.43億,城鎮化率達到41.8%,比1978年提高了23.9個百分點。
2006年底中國的城市化率達到43.9%,15年間城市化率平均年增長1.13%。
到2020年,中國將完成從農業大國向工業大國的轉變,這個宏偉目標,在中國城市化的飛速進程中,指日可待。
鏈接:
中國城市高速發展的30年,帶來的是城市環境、城市經濟、城市社會、城市設施和城市管理等方面的巨大改觀。
目前,中國公路總里程達358萬公里,而改革開放之初中國只有89萬公里。高速公路在1988年實現了零的突破,到2008年達到了54000公里。
在公路建設大潮中,中國公路橋梁建設如火如荼,44萬座各類橋梁拔地而起。
1981年,中國實現“貸款建橋”的政策性突破。上世紀90年代,“以浦東開發開放為龍頭,帶動長江三角洲和長江流域經濟起飛”的戰略決策,長江流域跨江大橋建設風起云涌。21世紀初,隨著區域經濟一體化和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公路橋梁建設的“第三戰役”在長江三角洲和中西部山區、高原全面鋪開。
同樣,中國城市的居住環境也在30年間得到極大改善。把市區所有的山林,都建成了可供市民攀登、休閑的公園的大連市,獲得“世界人居獎”和“全球環境500佳城市”;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城市建筑越來越國際化、現代化,人們的居住環境開始向人性化、自然化回歸,健身器材遍布各個小區;環境保護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
30年,中國的城市之翼,雄壯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