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6·26國際禁毒日”來臨之際,本刊推出“藝人涉毒”專題,所思所憂,皆因娛樂圈涉毒,其傳播和影響遠甚于普通人群,進而成為近年禁毒活動的焦點話題按理,吸毒是個人違法和個人道德失范問題不過,藝人涉毒所帶來的傷害卻遠遠不止于私德范疇和個人空間。因為作為公眾人物,其作品演示和日常言行會受到公眾的普遍關注甚至追隨效仿,這種傳播往往影響著公共領域因此,公眾人物理應更需嚴格要求自己,公眾也有理由對他們提出更高的道德要求同時,作為公眾興趣,也不應僅僅停留在對明星“涉毒丑聞”的報料和巷議上對娛樂圈涉毒,應給予更科學理性的解讀和關心。
娛樂圈涉毒為哪般 李廣森 雷振剛
有人把明星涉毒稱為文娛圈的傳播性腫瘤,涉及的明星早已超越了地域限制。或許,當明星們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有可能會對社會造成不良影響時,當他們意識到遠離毒品應該是明星們自己的一種社會責任時,他們就會更加小心謹慎,從而善待自己也無害于社會,那時的文娛圈也許會比現在更純凈健康些。
文娛圈吸毒,公開的秘密?
屢屢曝光的娛樂圈吸毒事件,似乎給“吸毒在文娛圈是一個公開的秘密”的說法增添了一個個令人不安的實證。
今年1月9日凌晨,曾執導電影《綠茶》、《看上去很美》的中國第六代導演張元,在住所內涉嫌吸毒,被北京市禁毒處的民警當場抓獲。據報道,在警察進入住宅內后,張元等人正在吸食毒品,在桌子上放有諸多新型毒品,以及K粉。張元被民警詢問時顯得十分亢奮,“我不知道你是誰,突然到我家來。”
此時,屋內一共有5個人,尿檢結果最終顯示均呈陽性。
張元被譽為第六代導演的代表、“新銳青年”,從27歲執導處女電影《媽媽》開始,又先后執導了《東宮西宮》、《綠茶》、《過年回家》、《我愛你》、《看上去很美》等電影,作品多次在國外影展上得獎。2001年,張元被聯合國授予文化和平獎;被美國《時代周刊》推選為“21世紀世界百名青年領袖之一”。2006年,他還在威尼斯電影節上獲得了羅伯特·布萊森大獎,得獎理由是:“他的電影為人類道德完善作出了杰出貢獻。”不過在2005年完成了《看上去很美》后,一直沒有新作問世。張元去年年中曾表示,答應威尼斯電影節主席馬可·穆勒,要為去年的威尼斯影展拍攝一部專題紀錄片,不過最后無疾而終。張元最新的作品《北京一夜》也早已曝光多時,然而這部影片的命運也莫衷一是。
一位參與過《我愛你》制作的工作人員透露,張元的“吸毒史”至少在4年以上,在拍攝電影《我愛你》時他就已經涉毒。一位知情人還確認說,有一次、張元和朋友們一同來到頤和園,租用了一條游船到河中服用毒品。不巧河面另外一條船上為提醒游人要關門而亮起警燈和警笛,正處在毒品帶來幻覺中的張元以為是警察來抓人,情急之下便跳入水中。
就在張元等被抓同時,北京市禁毒處的民警突擊檢查了一家公司,發現曾參與影片《尋槍》、《理發師》等作品的攝影師謝征宇正在吸食毒品。據悉,該公司是一個電影音樂合成公司,曾經成功參與過《集結號》、《天下無賊》等優秀作品制作。
“常常地想,現在的你,就在我身邊露出笑臉……”曾經憑借這首《笑臉》成名的歌手謝東,在2007年5月26日深夜被警方帶進了石景山區魯谷派出所。北京市公安局緝毒處在其家中發現了冰毒、搖頭丸等可疑物,在其尿樣檢測中,冰毒、搖頭丸、氯胺酮(K粉)均呈陽性。為此,謝東因吸食毒品、非法持有毒品,被正式處以治安拘留10天的處罰,其女友也因吸食毒品被治安拘留10天。
因其戒毒期間表現良好,積極戒毒,謝東于去年12月5日被北京市公安局聘為北京市禁毒志愿者。頒發聘書時,局長馬振川希望他“要給更多的年輕人起好的帶頭作用,也給文藝行業起模范作用”。謝東當時也表示,一個人犯了錯誤并不可怕,犯了錯誤要改,我的心愿是讓全國人民警醒毒品。
然而話音落地不過3個月,謝東和女友因吸食毒品再次被公安機關治安拘留10天。
知情人透露,謝東在拘留所還是不斷流露出很后悔再次吸毒的話語。
北京電視臺《法治進行時》欄目主持人徐滔得知謝東再次吸毒后,覺得很痛心,她表示,很多人戒毒過程都是艱難反復的,但千萬不要對謝東喪失了信心,我們要多關心他一點。
歌手王童語得知謝東復吸被抓的消息后,幾乎不太相信這個事實,他實在不能理解謝東為什么這么做。不過,王童語稱謝東還是他的朋友。“如果他出來了,他還愿意做音樂的話,只要我能幫他,我就會在我的能力范圍內去幫他。”
謝東在上世紀90年代的中國流行樂壇紅極一時。他1982年進入某電視臺工作,1993年步入歌壇,以一首《笑臉》而走紅;1994年出版了第一張個人專輯《笑臉一路等候》,成為中國流行樂壇一線歌手;1995年出版了第一張個人CD唱片;1996年出版第二張個人專輯《為你再等候》,同期CD出版發行;1997年出版第三張專輯《我們的故事》,這一張收集了謝東為電視劇電影配唱的主題曲、插曲,這也成為謝東迄今為止的最后一張專輯,之后便是一蹶不振。
事實上,從2007年1月謝東參加東方衛視《非常有戲》的節目錄制就能看出,他其實并沒有放棄心中的夢想。但當他復吸毒品之后,一切努力均化作青煙縷縷。
誰都相信明星有錢,消費毒品對他們來說不成問題。于是,在一小部分明星成為“癮君子”時,明星涉毒已漸漸地從邊緣蔓延到主流。很多明星都把毒品當成一種高級時髦的消費,一種地位的體現,無怪有人說明星涉毒已吹響了“集結號”。
謝東曾坦言,吸毒就是吸毒,錯了就是錯了。為吸毒找理由的任何企圖,都是一種無恥的行為。
對毒梟“青睞”影視劇的擔憂
2003年3月,廣州市公安局毒品犯罪偵查支隊破獲了一個特大制販毒團伙,團伙頭目葉學梁被警方包圍,窮途末路之下服毒自殺。葉學梁自殺后,警方將追查目標放在該團伙另一名重要人物——李賢歡身上,但李賢歡逃匿得無影無蹤。
2006年7月,珠江三角洲突然冒出一個規模龐大的制販毒品團伙,公安部專案組警員前期偵查發現,幕后老板就是幾年前漏網的大毒梟李賢歡。
偵查員發現,在短短5個月內李賢歡就建了4個冰毒加工廠,同時進行洗黑錢活動,李賢歡還投資拍攝電視劇,試圖將自己改裝成一名正當商人。
同年11月底,李賢歡投資的一部電視連續劇要在浙江省的橫店影視城開拍,從不拋頭露面的李賢歡決定親赴浙江參加開拍儀式。在當地警方的協助下,專案組查明,原來李賢歡在浙江省東陽市又秘密建了一個冰毒加工廠,這已經是李賢歡建的第五個冰毒加工廠。由此可見,李賢歡開始用商業模式來經營他的“冰毒王國”了。
去年1月6日凌晨,警方在浙江東陽市橫店鎮某出租房內摧毀了這家制毒加工廠,抓獲李賢歡和團伙的二號頭目陳鴻生、三號頭目丁偉明等,繳獲冰毒上百公斤。警方查明,李賢歡此舉企圖“一箭三雕”:“第一,利用拍電視劇作掩護秘密制造冰毒;第二,電視劇發行贏利之后可以積蓄更多的財力;第三,利用拍電視劇可以進行洗黑錢活動。
對于毒梟李賢歡投資影視劇洗錢,不少人充滿了擔憂。對此一些業內專業人士認為,圈里大部分作品的資金來源都是干凈的。曾經投拍過《功勛》等知名電視劇的制片人吳毅認為,一般正規公司對影片資金的來源都會有核實的程序,而一些臨時或者新成立的公司為了拉到錢,可能就會不顧資金的來源。不過,吳毅也提出一個令人擔憂的現狀,他透露:現在的電視劇制作人一般都不知道“洗錢”這個問題,也不關心資金的來源。
怎樣制約一些不法商人利用投拍影視劇“洗錢”?一些業內專家提到了專業的財務制度。其實我國對影視作品的投資,尤其是涉及海外資金的投資都有一個資金審核的要求。根據我國有關部門頒布的《電視劇管理規定》,制作電視劇應當實行科學的成本核算,并接受審計監督。而廣電總局公布的《中外合作制作電視劇管理規定》,中外合作的電視劇提出的申請中,必須有外方法人注冊登記證明、資信證明。另外,審批機關還可以要求外方提交經過公證的境外第三者擔保書。而根據《電影管理條例》規定,電影制片單位在申請設立時,都要由行業部門審核同意后,報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行政部門審批,申請書中要包括電影制片單位的資金來源和數額。
明星涉毒為哪般
要說娛樂圈的明星們不懂毒品的危害和違法,怕是沒人相信。但何以明知故犯,涉嫌犯罪,甚至不顧及生命,其中的緣由頗值得追問。其實分析一下不外以下幾種原因:
圈內時尚。說出來也許有人會笑了,吸毒也是時尚?是的,在文娛圈打拼的明星們個個都很有錢,住洋樓,開靚車,泡酒吧,過著神仙般的日子。人生在世什么都要玩玩,什么都要試試。于是有些明星就開始嘗試傳說中令人神魂顛倒、飄飄欲仙的毒品了,這絕對不是個別明星的心理。明星有的是錢,買毒品對他們來說不成問題,于是很多明星都當吸毒是一種高級時尚消費。
精神空虛。別看明星表面風光無限,其實很多明星卻生活在高處不勝寒的精神狀態下,在孤獨無助之時也難免成了“癮君子”。圈外人士很難理解他們的心態,圈里的朋友大多是工作時在一起,工作后又分開,缺乏真正能夠交心的朋友,加上明星們為了前途大多數時間都得聽經紀公司的安排,基本上喪失了自我,就像聽口令的機器人。
某唱片公司女藝人林熙介紹,大多數吸食毒品的明星都存在心靈空虛寂寞,加之行業競爭壓力等原因,還有的藝人是出于成名以后收入增加而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而誤入歧途。林熙說道:“眼下的文娛圈越來越浮躁,越來越追求快感、刺激,于是就成了最容易滋生細菌的溫床,病與毒全都趁機而入了。”
工作壓力。明星是臺前風光臺后忙,很多明星不但歌技、演技了得,創作方面也常常自己操刀。這個圈子更新換代的速度非常快,明星時時都處在外部壓力和自我加壓之下生存,他們的心理健康是極易發生變化的一個群體。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皮藝軍指出:“作為公眾人物來說,每天趕場或者出場面對傳媒、面對緋聞的傳播,他們的壓力可能比常人更大一些,這個是作為工作上產生的壓力或者職業上產生的壓力,有可能使得他們想尋找假想的世界。在假想世界里能夠得到一種暫時的擺脫或者一種宣泄,或者一種心靈上的寧靜。”
失意失戀。別看媒體整天報道明星如出一轍的炒作緋聞,其實明星也有動真情的時候,在愛情長跑幾年后失戀,在孤獨無助之時也難免成了“癮君子”。當明星的事業進入低谷之時,比如歌手“江郎才盡”之時,想想好作品難以為繼,地位將不保,收入將會減少,聲譽也一下子沒了。在他們失落無比之時就想到了毒品,想從毒品的虛幻中逃避現實。
自我炒作。景崗山涉嫌“藏毒”事件爆發后,其所屬公司星工場,包括老板姜鴻在內的上下人員眾口一詞否認景崗山涉嫌藏毒。姜鴻不僅矢口否認整個事件,而且表示這個“歪曲”的炒作很無聊。星工場媒體宣傳部一名男性工作人員表示,景崗山好長時間沒有新聞了,這次在全國可算炸了鍋,也算是一種變相的宣傳炒作方式。但讓人難以接受的是,一向以“健康明朗”形象示人的景崗山以這種極端方式做宣傳,是否考慮到明星人物的公眾責任?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明星的主觀意愿外,毒販的引誘也是他們深陷毒海的一個原因。據了解,有的毒販專門在派對上給明星提供毒品,早期甚至免費贈送,等明星上癮后再開始收費。歌星周彥宏就碰到過這種事情:“我有一次在深圳的時候,圈內有個聚會,就有人拼命往我杯子里塞搖頭丸,還好我知道那東西碰不得,沒吃。”
是啊,任何懷有藝術理想與追求的人,即便經常承受來自于外界的各種壓力,即便時常遭遇環境的壓抑,即便面對藝術方向的困惑,也永遠不能自我放棄!
社會呼吁:明星更應潔身自好
“既有高高在上的原則,也有自由奔放的靈魂。”這是張元寫在一部電影海報上的宣傳語。當張元用毒品來追逐自由奔放的靈魂時,恐怕他早已忘記了高高在上的原則。確也如此,藝人涉毒,危害的不僅僅是他們自己,還波及整個社會。因為他們是公眾人物,一言一行都對社會具有示范性,特別是對青少年群體有著很強的影響力與號召力,直接影響到他們的心靈。演藝界人士的不當行為甚至是違法行為如果被視為“時尚”,或被公眾漠視,其負面效應是無可回避的。
臺灣著名主持人胡瓜因不慎吸毒被曝光后,很快便在律師陪同下舉行新聞發布會,在發布會上深鞠躬道歉,懇請社會大眾給他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胡瓜鞠躬道歉的理由就是,他認為“身為一個公眾人物,不能做如此不好的示范”。所以,有關方面應該把預防藝人吸毒作為一項新課題來研究,找到切實可行的辦法,力爭從源頭杜絕藝人吸毒,實在不行,就要加大打擊和處罰力度,經常性、有針對性地對藝人進行檢查和體檢,幫助他們增強“懼怕感”,把一切誘因消滅在萌芽狀態。
我國的禁毒機構也在一直努力。北京市禁毒教育基地副主任石建春透露,明星吸食毒品,以前有的并沒有曝光,現在主要是加大了執法透明度。媒體的宣傳,對明星吸毒起到了很好的輿論監督作用。這樣做可以使他們遠離毒品,對明星們也是一種解救。
其實娛樂圈的放縱,這是人人都明白的,在放縱的背后是什么很清楚,不是自毀就是自廢。而且這些以塑造藝術形象或是本來是為了藝術而工作的藝人,本來能夠得到人們的敬意和尊重,因為吸毒而毀于一旦。試想一下這樣的人,會有什么高尚的情操,會有什么影視的情操?
更進一步地說,現在毀掉的或許只是幾個歌手,幾個導演,幾個演員,但如果任其發展下去,而目睹這一切的業內人士及管理機構,卻一而再、再而三地予以漠視甚至縱容的態度,到時候毒品侵蝕的不僅僅是明星們的肌體與生命,它完全可能將來之不易的中國電影、電視、音樂等藝術事業的進步徹底摧毀。現在的確到了該引起我們所有藝術工作者認真反省和全社會高度關注與警惕的時候了。
國家禁毒辦有關負責人表示,公眾人物對社會的影響較大,希望這個人群能潔身自好,以“藝德雙馨”的標準來規范自己的行為,不但自身要學習毒品相關的危害知識,自覺抵御毒品;同時還應積極參與禁毒、開展禁毒宣傳,充分發揮良好的示范作用。作為公眾人物,明星更應該在潔身自好的前提下參與斗爭,充分利用自身的影響力來宣傳禁毒。
近年來,國家禁毒委員辦公室已聘請了一些演藝界的明星作為禁毒宣傳員和形象大使,比如濮存昕、閻維文等,目前已聘請了7位。一些地方也聘請了形象良好的演藝界人士作為禁毒宣傳員,積極開展禁毒宣傳活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這位負責人表示,今后,國家禁毒委將進一步加大禁毒宣傳力度。他呼吁演藝界人士能利用自身的公眾影響力來開展禁毒宣傳,為營造一個良好的禁毒社會環境而努力。
或許,當明星們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有可能會對社會造成不良影響時,當他們意識到遠離毒品應該是明星們自己的一種社會責任時,他們就會更加小心謹慎,從而善待自己也無害于社會。那時的文娛圈也許會比現在更純凈些。
近年來涉嫌吸毒行為的明星名單
1、吳浩康:2004年8月,他因非法藏有危險藥物罪被法院判罰5000港元。
2、賈宏聲:他是內地第一個自己承認吸毒的藝人,同時在戒毒以后拍攝了根據吸毒經歷改編的電影《昨天》。
3、羅琦:“指南針”樂隊的主唱歌手,1997年7月,在南京酒吧消遣時毒癮發作,被警方逮捕。
4、蘇永康:2002年6月8日在臺北酒吧因藏有搖頭丸被捕。
5、成賢娥:韓國小姐出身的電視紅星,因服用MDMA毒品而被檢舉,并牽扯出圈內人士供應毒品。
6、社德偉:2002年圣誕節在香港被搜出0.31克手卷大麻。
7、景崗山:2003年10月13日,在首都機場被安檢人員從其身上搜出搖頭丸。
8、江濤:2004年,因涉嫌吃搖頭丸被拘留。
9、沙寶亮:2004年12月,和零點樂隊成員在青島一酒吧涉嫌吸毒,被警方帶走。
10、蕭淑慎:2006年12月被查出吸毒,她也是被查出唯一使用可卡困的藝人。
11、裴琳:2007年11月14日在住處被警方查獲涉嫌持有大麻,估計要在牢中過年。
編輯 曹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