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家級貧困縣的旗委書記,利用手中的權力為朋友經商大開“綠燈”,不料被騙子所騙,給國家造成近2000萬元的巨大經濟損失。檢察機關在查辦時又發現,這名旗委書記還有幾百萬元的家庭財產來源不明。
5月21日,河南省南陽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對原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人大副主任賈裕民腐敗案作出一審宣判,以受賄罪、濫用職權罪、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數罪并罰,判處被告人賈裕民有期徒刑十年;同案被告人丁寶茹因犯職務侵占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五年;被告人李炳輝因犯濫用職權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三年。
據法院審理查明,被告人賈裕民的腐敗行為均發生在他擔任通遼市奈曼旗旗委書記期間。一個國家級貧困縣的旗委書記,是如何走上被告席的?讓我們來看看這位旗委書記墮落的足跡。旗委書記的“人情往來”
被告人賈裕民,1948年3月12日出生,大專學歷。1998年6月10日被任命為通遼市奈曼旗黨委書記,2001年9月任通遼市人大副主任。
作為奈曼旗“一把手”,可以說大權在握,成為企業老板、黨政干部公關的重點對象。而賈裕民對此也習以為常,來者不拒。
1998年至2000年間,原奈曼旗制瓶廠、食品公司、植物油廠(均為國有企業)進行企業轉制,因轉制后存在職工安置、資金不足等問題,三位經理分別找賈裕民幫忙解決。賈裕民利用職務便利,很快為這三家企業解決了問題。為了感謝,也為以后能繼續得到賈書記的關照,這三位經理分別送給賈裕民5000元、1萬元和8000元。
除了為改制企業解決問題外,旗委書記手中的人事安排權,也成了一些官員晉升的“捷徑”,利用逢年過節或賈裕民出國考察之際,頻頻到書記家中走動。對這些官員,賈裕民自然關照,而得到關照的官員也知恩圖報,再次用金錢表示感謝。
1998年11月份,包某想擔任某委主任,讓賈裕民幫忙。旗委常委會研究人事安排時,有人提出包某“雖然上下協調能力強,但工作有時粗”。賈裕民表態:“包某工作有時是粗些,但用人用長處,工作中要加強指導”。在賈裕民的表態下,常委會通過了對包某的任命。
為了表示感謝,包某于1999年初,到賈裕民家送給賈2000元。2000年7、8月份,包某得知賈裕民將要到日本考察,為求以后繼續得到賈裕民的重用,借機去賈裕民辦公室送給賈5000元。
據檢察機關調查,先后有十余名領導干部,為得到賈裕民的提拔和重用,在春節前后分別去賈裕民家或辦公室,共送給賈2.1萬元現金。
庭審中,賈裕民對此辯解稱,下屬工作人員給其送錢是逢年過節的禮尚往來,不是受賄。
公訴人員指出,禮尚往來和受賄有著本質的區別:其一,禮尚往來是雙向的,“來而無往非禮也”;而受賄則是單向的,本案是行賄人單方向賈裕民“進貢”,賈裕民和行賄人之間“有來無往”,不存在禮尚往來關系。其二,禮尚往來是平等雙方基于親情、友情的正常的人情往來,與職務、職權沒有聯系;而受賄的本質特征則是利用職務之便進行權錢交易。在本案中,給賈裕民行賄的均是賈裕民的下屬人員,這些行賄人利用逢年過節之機給賈裕民送錢,無一不是沖著賈裕民旗委書記的職務和職權“有備而來”的,賈裕民對此也是心知肚明,絕非“人情”二字可以涵蓋。其三,禮尚往來應符合當地的一般習俗。作為國家級貧困縣的奈曼旗,當地逢年過節相互饋贈一般在200元至500元。而本案中,賈裕民接受下屬人員所送的現金少則兩三千元,多則上萬元,與奈曼旗當地的習俗相差甚遠,已遠遠超出正常禮尚往來的標準,是典型的“權錢交易”。
濫用職權利為朋所謀
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是黨和國家對領導干部的基本要求。然而,在賈裕民看來,老百姓的利益和國家的利益,比不上朋友、戰友的一點私利。
說到這一點,不得不介紹賈裕民的兩位“親密戰友”:一個是被告人李炳輝,比賈裕民小7歲,大學畢業,1998年10月至2004年2月任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奈曼旗副旗長,2004年2月任奈曼旗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可以說是賈裕民工作上的戰友。另一個是被告人丁寶茹,女,大專畢業,原通遼市通寶土產日雜有限公司經理。因其丈夫與賈裕民是戰友關系,生意上有什么事情自然而然就找賈裕民幫忙。
1999年8月,丁寶茹得知深圳娜華興電子有限公司欲訂購2萬噸玉米,就讓丈夫找賈裕民幫助聯系貨源。礙于戰友情面,賈裕民在知道奈曼旗糧食局原局長曹云杰(另案處理)正組織人,準備到內蒙商貿廳爭取玉米出口指標的情況下,仍找到分管糧食工作的副旗長李炳輝,指使李炳輝與丁寶茹洽談這筆生意。于是,曹云杰等人不再爭取玉米出口指標,開始和丁寶茹聯系商談玉米銷售問題,指令奈曼旗糧食局下屬國有企業奈曼旗糧油購銷公司,具體代理此筆生意。因娜華興公司表示以大額存單方式結算貨款,奈曼旗糧油公司經理韓某與丁寶茹,曾前往大額存單出具單位廣東省海豐縣城市信用社附城營業部考察大額存單的真偽,但沒有發現該存單系以貸定存虛開的情況。韓某將考察情況向李炳輝匯報后,李炳輝同意奈曼旗糧油公司簽訂合同。同年8月30日,丁寶茹以通遼市通寶土產日雜有限公司的名義,同奈曼旗糧油購銷公司與深圳娜華興電子有限公司分別簽訂了2萬噸玉米的收購、銷售合同。
1999年9月,從奈曼旗五家糧庫調運的第一批5000噸玉米運抵福建廈門港后,因娜華興公司陳金現等人欲將玉米在廈門低價傾銷,廈門市公安局水上分局懷疑其有詐騙嫌疑,將玉米扣押。得知此情況后,賈裕民便安排李炳輝等人到海豐縣,再次考察大額存單真偽,安排丁寶茹等人到廈門處理糧食被扣事件。丁寶茹等人到廈門后,輕信了娜華興公司陳金現等人對低價傾銷的解釋,經請示李炳輝后,同意廈門警方將所扣玉米放行,使該批玉米被娜華興公司以低于進價的價格,在廈門全部傾銷。
李炳輝等人到廣東后,深圳人行行長告誡說,廣東信用社很亂,支付能力弱,最好現金交易。但李炳輝到海豐縣調查,沒有查看有關存單的手續,沒有考察附城營業部的經營資質,也沒有讓其上級管理行出具有關證明,便聽信了付城營業部工作人員能兌付的一面之詞,對大額存單能夠兌付信以為真。隨同考察的其他人員認為風險太大,建議李炳輝終止履行合同。但李炳輝、丁寶茹卻認為,有大額存單做擔保,回收貨款不成問題,就草擬了一份繼續履行合同的情況報告,電傳回奈曼旗。賈裕民收到傳真后,召開書記臨時碰頭會,對存在的潛在風險和隱藏的騙局,沒有進行認真的分析研究,便電話指示李炳輝繼續履行合同。
1999年10月24日,奈曼旗糧油購銷公司向陳金現發送了第二批1,48余噸玉米,又被陳金現等人在廣州黃埔港低價傾銷。至此,奈曼旗先后發送的1,98余噸玉米,均被詐騙分子低價傾銷,共得贓款1900余萬元,除付給奈曼旗糧油公司445萬元、丁寶茹33萬元外,余款均被陳金現等人揮霍。丁寶茹收到的33萬元貨款,除去后來到南方追討欠款的差旅費外,余款27,14余萬元還被丁寶茹侵吞,據為已有。
案發后,經公安機關調查,海豐縣城市信用社附城營業部是一個違規設立的注冊資金僅為50萬元的獨立企業法人,而娜華興公司的經營范圍是生產經營揚聲器,不包括糧食購銷。經奈曼旗公安機關多方努力,僅追繳贓款、贓物30余萬元,于2001年6-7月份退還給奈曼旗糧油購銷公司。經中央有關部門、內蒙古自治區、廣東省人民政府多方協調,為了維護內蒙古農牧民的利益,2005年7月,由廣東省海豐縣政府支付給奈曼旗政府玉米款1450萬元。
經內蒙古價格認證中心鑒定,奈曼旗發運的1,98余噸玉米,總價值為人民幣2223,73余萬元,扣減付給奈曼旗糧油購銷公司的445萬元和公安機關追繳的贓款、贓物30,54余萬元外,共給國家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748,18余萬元。此外,自詐騙案案發至2004年6月末,奈曼旗用于追索糧款、查辦詐騙案件等費用為299,94余萬元。
然而,賈裕民、李炳輝、丁寶茹卻認為,在玉米交付后,娜華興公司支付了445萬元玉米款,加上海豐縣政府支付的1450萬元,共計1895萬元。按當時奈曼旗的玉米收購價600余元一噸,奈曼旗一方不但沒有損失,而且還有盈利,并沒有造成控方指控的1700余萬元的損失。
但檢察機關并不認同這種觀點。檢察機關認為:賈裕民、李炳輝違反國家糧食政策,越權干預國有糧食購銷企業自主經營活動。國務院發布的關于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政策性規定中,明確要求實行政府糧食行政管理職能與糧食企業經營分離,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干預國有糧食企業的正常經營活動。作為奈曼旗旗委書記的賈裕民、副旗長李炳輝,卻置國家的政策規定于不顧,違反國家糧食購銷先款后貨的規定,致使詐騙分子的陰謀得逞。最后,奈曼旗方雖然收到了1895萬余元的玉米款,但并不是從詐騙分子手中或是由附城營業部兌付,實際依然是國家財政支出的,仍然是給國家造成了損失。因此,應以濫用職權罪追究賈裕民、李炳輝兩人的刑事責任。
奈曼旗地處科爾沁沙地的腹部,是國家級貧困縣。然而,2005年4月,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檢察院在扣押賈裕民家庭財產時,去除賈裕民家庭合法收入外,賈裕民尚有人民幣291,53萬余元、美元5500元不能說明來源,涉嫌構成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
最高法院指定異地審理
2萬噸玉米款被騙,引起群眾強烈不滿,于是知道內情的群眾署名舉報。內蒙古自治區檢察院根據材料迅速展開調查,揭開了這起濫用職權案的“神秘面紗”,賈裕民也成為近30年來,自治區檢察院查辦的犯罪嫌疑人職務最高的濫用職權案。
為了確保公正,最高人民檢察院指定本案由河南省南陽市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經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由河南省南陽市中級人民法院進行審理。
南陽市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后認為,被告人賈裕民在公訴人指控的12起受賄9萬元的犯罪中,多是在為行賄人謀取利益后,行賄人為表示感謝所送,雙方對行賄的目的應屬明知。是否經事先約定,行賄在謀取利益之前或之后,并不影響受賄罪的構成,故被告人及其辯護人的辯解理由不能成立。被告人賈裕民利用其擔任奈曼旗旗委書記職務之便,非法收受他人賄賂9萬元,為他人謀取利益,其行為已經構成受賄罪。對于公訴機關指控的其他受賄犯罪,因雙方之間牟利事項不明確,故不應當認定為受賄犯罪,此12萬元應認定為非法所得。
被告人賈裕民作為奈曼旗旗委書記,違反國家糧食流通政策規定,超越職權干預國有糧食企業的自主經營,給國家造成1748.18余萬元的直接經濟損失,情節特別嚴重,其行為已構成濫用職權罪。被告人賈裕民個人財產明顯超過其合法收入,對其個人財產人民幣244.93余萬元、美元5500元不能說清合法來源,其行為已經構成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被告人李炳輝身為分管糧食工作的副旗長,違反國家糧食流通政策規定,超越職權干預國有糧食企業的自主經營,給國家造成1748.18余萬元的直接經濟損失,情節特別嚴重,其行為已構成濫用職權罪。被告人丁寶茹利用其擔任集體企業經理的職務上的便利,將本企業的貨款27萬余元予以侵吞,非法占為己有,其行為已構成職務侵占罪。南陽市人民檢察院指控罪名成立,本院予以支持。被告人李炳輝在審理期間,認識到自己的犯罪行為給國家帶來的損失,表示服罪,有悔罪表現,本院認為對其適用緩刑不至于再危害社會。
2008年5月21日,南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此案作出一審判決:
一、被告人賈裕民犯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年;犯濫用職權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犯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數罪并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十年。
二、被告人李炳輝犯濫用職權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三年。
三、被告人丁寶茹犯職務侵占罪判處有期徒刑五年。
四、追繳被告人賈裕民不能說清合法來源的244.93萬余元,美元5500元,受賄所得9萬元,其他非法所得12萬元。
五、追繳被告人丁寶茹財產人民幣27萬余元。
警惕“不揣腰包的腐敗”
據了解,被告人賈裕民不滿二十歲就入伍參軍,在黨的培養下,從一名普通的戰士,先后任原通遼市武裝部部長、科爾沁區委副書記、奈曼旗旗委書記、通遼市人大副主任。這20余年中,他曾為黨和人民做了不少工作,黨和人民也對其給予了厚望。但是,隨著職務的升遷,權力的增大,賈裕民個人私欲惡性膨脹,以權謀私,大肆收受賄賂,損害了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敗壞了民風、黨風、社會風氣,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危害。他特權思想嚴重,濫用職權,致使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遭受重大損失,最終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這起腐敗案件,集中反映了當前領導干部腐敗犯罪的主要類型,既有受賄犯罪、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犯罪這些常態犯罪,還有濫用職權這一“不揣腰包的腐敗”。許多領導干部在運用手中權力時,往往認為只要自己不將錢款裝入口袋,就不會出事,因而毫無顧忌地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親戚、朋友、戰友謀取非法利益。
這種“不入口袋的腐敗”,不僅給國家和集體造成巨大經濟損失,而且嚴重損害黨和政府的形象,其危害性絕不亞于貪污受賄、中飽私囊,其造成的損失可能更加巨大。
“在某種程度上,瀆職侵權犯罪比貪污犯罪危害還大”。最高人民檢察院瀆職侵權檢察廳副廳長宋寒松表示,“我們曾對1998、1999、2000年三年查處的案件比較分析:貪污賄賂犯罪平均案值是25.8萬元,而瀆職犯罪平均案值是285萬元。”
因此,這起旗委書記墮落的案件,也再次提醒領導干部要用好自己手中的權力,時刻牢記權力是人民給的,應該為廣大人民群眾謀利益,而決不能去謀取個人私利,決不能去做損害國家和人民利益的事情。否則,必將遭到人民的唾棄和法律的嚴厲制裁。
編輯 韓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