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海外專線
最新一期德國《明星》周刊援引泄密文件內容報道,德國政府公開反對伊拉克戰爭,卻在戰爭爆發前與美國達成秘密交易,派間諜到伊拉克向美軍提供大量情報。
由于德國政府副總理兼外交部長弗蘭克-瓦爾特·施泰因邁爾當時負責情報部門間協調工作,這一事件可能會成為他競選下屆總理“攔路虎”。
間諜擬作證
《明星》周刊9月9日報道,兩名德國聯邦情報局海外情報機構間諜在伊戰期間向美軍提供空襲目標情報。他們定于18日出席聽證會,向一個議會委員會提供證詞。
“總監福爾克爾·海因施特和中校賴納·梅納具體化前總理格哈德·施羅德謊言,”報道說,“這個謊言就是不參與伊拉克戰爭。”
伊拉克戰爭2002年醞釀階段,時任德國總理的施羅德因承諾德國不參與對伊軍事行動,贏得眾多和平主義者和中左翼選民支持。
報道說,施羅德向議會發表演講稱“德國不會參戰、堅決反戰”,兩天后,德國間諜向美軍提供超過130條情報。
德美暗合作
英國《泰晤士報》注意到,這篇報道兩名作者之一奧利弗·施羅姆是德國最善于調查反恐和情報事務的記者之一。
報道說,2002年9月選舉后僅兩個星期,德國聯邦情報局就獲得總理府批準,派一隊間諜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活動。
一份泄密安全部門備忘錄顯示,按照協議,德國政府在美軍駐卡塔爾中央司令部安排一名聯絡官。德國間諜接到美軍情報需求后,向這名聯絡官匯報情報,后者聯系美軍中央司令部。德國政府則靠這名聯絡官獲知伊拉克最新形勢。這份備忘錄日期標為2002年11月28日。
美國當時在巴格達似乎奇缺訓練有素的間諜,難以為間諜衛星拍照提供參照物。報道說:“兩名德國人成為美國戰爭機器耳目。”
美軍開始轟炸巴格達后,前空降部隊官員海因施特和中校賴納·梅納向美軍提供關于轟炸效果精確情報,以便美軍緊盯目標。美國政府因這兩人工作出色,授予他們獎章。
總理路遇阻
鑒于施羅德已淡出政壇,這一事件對施泰因邁爾仕途沖擊更大。
施泰因邁爾在施羅德執政期間擔任總理府部長,作為施羅德重要助手,主管情報部門間協調工作。這項德國聯邦情報局與美國中央情報局的合作計劃理應由他批準。
駐伊拉克的德國間諜2003年5月回國,在德國聯邦情報局慕尼黑總部獲得如雷掌聲。報道援引知情人士的話說,施泰因邁爾當時在場。
施泰因邁爾起初否認知道德國聯邦情報局人員在伊拉克活動。他的辦公室隨后稱這是一場誤會。
他年內應就這一事件提供證詞。他說,德國政府“明確作出政治決定,不對(美軍在)伊拉克的作戰活動提供有效支持”。
施泰因邁爾7日獲得社會民主黨總理候選人提名,參加定于2009年9月舉行的議會選舉。
“就一名想當德國總理的人而言,這兩名間諜宛如麻痹性毒藥。”報道說。 (吳錚)
編輯:陳暢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