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就積極開展版權貿易活動。當時,這項工作在國內是剛剛起步,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借鑒。我作為出版社的一名版權貿易工作人員,在實踐中學習方法,通過十余年的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績,更重要的是積累了不少寶貴的經驗。
一、了解本社圖書內容,熟悉圖書的編輯特點,是版權輸出工作的重要前提。
我社從上個世紀90年代初就積極參加各種國際型的圖書博覽會,并通過各種渠道、利用各種關系,積極和海外出版商聯系洽談版權貿易。在交流中,我們在對本社各類圖書充分了解的情況下,將圖書分門別類,向世界各地的出版商推薦,做到有的放矢。所以,我社版權貿易工作一開始,“命中率”就很高,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很快,我社圖書的版權輸出就在江蘇省內的出版社中名列前茅,在全國少兒出版社同行中也逐漸領先。
經過若干年的努力,我社逐漸形成了幾個輸出熱點,如中國歷史文化類普及讀物《彩圖中國古典名著注音版》、《少年版二十五史》,如圖文并茂的幼教親子類讀物《幼兒相對概念故事叢書》、《“我真棒”幼兒成長圖畫書》系列、《“我知道”幼兒科學童話叢書》等,如知識教育類圖書“文明之旅”系列圖書、“1000個謎系列”、“奧林匹克賽前沖刺”、“大迷宮”等,還有兒童文學原創圖書,如知名作家曹文軒、黃蓓佳的作品等。
這一方面得益于出版社正確的出版思路,另一方面和版權經理人的熱心推薦有關。
我認為,版權經理人必須對圖書的內容、編輯特點及市場信息了如指掌,才能得心應手地開展工作。要了解圖書的內容和編輯特點只有閱讀。因此,我把閱讀我社圖書尤其是重點圖書當作一項重要的工作任務,有時還直接參與某些圖書的編輯工作。關于圖書市場的銷售情況、獲獎記錄,以及作者介紹,讀者反饋意見等, 平時都有專門的統計資料。這樣,就能為出版商提供一個較為詳實的資料,為達成版權貿易項目提供有力的依據。正因如此,我社在近幾年版權貿易難度相對增加的情況下依然保持每年30種左右的版權輸出量。
二、熟悉海內外市場,了解海外出版社的出版動向,是實現圖書版權輸出的保證。
全國500多家出版社,絕大部分出版社都有少兒類圖書的出版。為什么外商會選擇我社的圖書呢?
一方面,我們加強“走出去”圖書選題的策劃和出版,同時保證圖書質量,通過質量領先,達到版貿領先;另一方面,我和我的同事,通過書展及其他聯絡手段,與一批海外出版商建立了親密的友情。我們在和外商溝通的過程中,認真了解各家出版社出書范圍、出版方向和出書特點,了解其市場潛力和營銷能力,推薦圖書有針對性,既考慮本社的經濟利益,又兼顧對方的經濟效益,尊重貿易伙伴,努力實現共贏。這樣,我們在版權貿易市場建立了良好的信譽,逐步形成并穩定了一個合作群。這個合作群,在市場競爭非常激烈的今天,尤其顯得珍貴。
三、明確思路,找準定位,強強聯合,積極推進版權引進工作。
國外每年都有許多暢銷圖書出版,于是國內許多出版社一窩蜂引進此類圖書。但絕大多數進入中國后,并不能被廣大讀者接受。我們認為,如果我們的目光僅僅停留在照搬國外暢銷作品上,也許永遠做不出自己的暢銷作品。我們認為,出版社應該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有針對地引進,以他人之長,彌補自己的弱項,或強強聯合,發揮優勢,才能做大做強。
如我社的迷宮系列圖書開發早、質量高,已經占有相當的市場份額。但最近以來因仿效太多,銷售逐漸下降,面臨湮沒的危險。我們及時建議出版社引進了華納公司貓和老鼠的形象使用權,用于迷宮系列圖書,使我社迷宮系列在原有的基礎上銷量又有新的提升。如此強強聯合,使我社的迷宮系列品牌產品不僅延長了出版周期,而且帶動了我社圖書的品牌建設。
近年來,圖畫書的引進成為各家出版社的熱點,然而做得好的出版社并不多。我們認為這是渠道沒有找對,因為兒童圖畫書的小讀者實際上去書店較少,從銷售渠道的角度來看,很難取得較好的訂數。針對這種情況,我們依托我社的品牌期刊《東方娃娃》為平臺,采用《東方娃娃》繪本版的形式,連續推出引進的國外優秀圖畫書。這種做法取得了成功,繪本版的圖書通過期刊直接走入兒童的小天地,受到小讀者和家長的喜愛,也受到教育工作者和國外出版商的肯定。
版權經驗除了從成功的版權貿易中獲得,更多的是在每項版權業務的工作經歷中,獲得對圖書的感覺和判斷。只有喜愛這份工作,才能從同事順利出版的圖書中,從與外方順利談判的合作中,找到做好版權貿易工作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