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七八月份,都是白酒市場的銷售淡季,可是今年卻沒有了以往的冷清。瀘州老窖、劍南春、五糧液等知名白酒品牌,一反常態紛紛對部分產品價格進行大幅度上調。“售價變進價”,讓經銷商、消費者措手不及。品牌戰略、成本增加、營銷手段,雖然漲價的理由各不相同,但白酒廠家在淡季紛紛試水,無疑為旺季的到來做了良好的鋪墊。
瀘州老窖:發力第一陣營
7月中旬,瀘州老窖將高端產品52°國窖1573的出廠價由每瓶408元上調至468元,漲幅高達14.7%,最先拉開白酒銷售旺季前的漲價風潮。對于此舉,瀘州老窖方面表示,此次漲價是全國性的,目前只是出廠價格的調整,只不過按年初的既定戰略行事。對于瀘州老窖此舉,酒業知名策劃人朱玉增指出,以前瀘州老窖及其子品牌的價格調整一般都是采取跟隨茅臺、五糧液的策略,此次主動提價也暴露了其欲殺人名酒品牌第一陣營的野心。
瀘州老窖自2001年開始運作“國窖1573”。數據統計,2007年瀘州老窖高檔酒實現銷售收入13.09億元,其中國窖1573實現收入11億元,占整個高檔白酒收入的84%。此次漲價,業內人士認為,除了可緩解國窖1573在市場上供不應求的局面外,還能增加企業的利潤增長點。
有經銷商透露,調價后52°國窖1573的出廠價為468元,按照白酒行業銷售規律,如果保證經銷商23%的行業平均利潤水平,出廠價上漲60元中,有35~40元漲幅將傳導至終端,也就是說,市場上52°國窖1573終端售價可能在580元以上,價格直逼第一陣營的五糧液。
瀘州老窖在錯過了上世紀90年代國內名酒提價周期后,價格遠遠落后于茅臺、五糧液、劍南春,成為了第二陣營的名酒。一直到2001年,瀘州老窖推出國窖1573作為高端品牌,并進行大手筆的培育。國泰君安分析師胡春霞說:“如果瀘州老窖對于國窖1573的定位,是要逐步走向奢侈品,那么在市場銷售強勁的情況下提價。是可以理解的選擇。”劍南春:與地震無關
7月23日,劍南春緊隨瀘州老窖正式上調部分產品出廠價,其中劍南春出廠價上調40元,東方紅上調60元,對比過去大多不超過30元的漲幅,為近年來調價幅度最大的一次。四川劍南春集團副總經理楊東云透露,此次漲價主要涉及劍南春、東方紅兩個品種,金劍南、銀劍南系列產品價格沒有調整。因為金劍南、銀劍南是系列酒,未來的價格怎樣變化將主要由運營商自主決定。
此前不久,“劍南春部分車間在地震中受損嚴重,基礎酒和陳年酒損失40%”的消息曾引起媒體的廣泛關注,而當時,劍南春集團董事長、總經理喬天明曾表示,公司不會通過提價彌補地震損失。剛剛過了兩個多月,劍南春就在全國范圍內推動了此次的大幅漲價,漲價的原因自然備受關注。
從劍南春集團網站的公司新聞中可以看到,在地震中,劍南春損失金額達8~10億元人民幣,不過,現在劍南春系列酒包裝生產線已恢復生產。劍南春酒類經營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天驕對提價的解釋為,劍南春制定的任何政策或發展戰略都不會因這次地震而改變。最近幾年劍南春都在逐步提價,主要是來自糧食、能源、包裝和勞動力等成本壓力,但絕不會將受災損失轉嫁給消費者,即使調價也只是根據成本增加做出的。
五糧液:供不應求
繼瀘州老窖、劍南春先后宣布提價之后,川酒“老大”五糧液也對部分產品價格進行上調。新的出廠價已經從8月5日起執行,出廠價平均提高51元。其中52°水晶裝五糧液出廠價從418元/瓶,上調至469元/瓶;38°五糧液從318元/瓶提高至369元/瓶,均上調51元,漲幅超過10%。據有關人士測算,此次提價將使五糧液旗下的進出口公司提高約12億元的利潤空間。
盡管目前是白酒的消費淡季,但是五糧液則明確表示,產品提價的主要原因是供不應求。據了解,這種供不應求一方面得益于企業的“限量保價”策略,一方面則是市場上絕對需求的增長。從今年開始,五糧液提出了“限量保價”的策略,目前在深圳、北京等主要市場一些大經銷商的五糧液主品牌銷量約有30%的削減。如今,這部分銷量的削減也確實帶來了終端價格的提升。
招商證券分析師朱衛華表示,終端價格的上漲,使得五糧液出廠價格必然緊跟上漲,而引發終端價格上漲的因素,是“限量”政策促成的需求大于供給。據了解,給經銷商方面的新價格計劃,將在9月份開始實施,對于這次提價對公司業績的影響,五糧液董秘彭智輔表示,“應該比較可觀”。
漲價的背后
透過白酒企業紛紛漲價,不難看出,往年白酒品牌提價是出于企業的發展戰略,而今年的漲價無疑就多了成本方面的考慮。從去年年底到現在。國家CPI指數一直居高不下,各行各業都在漲價。一方面高端白酒有非常大的市場空間,主要定位在高端商務以及政務用酒,其目標消費群對品牌忠誠度高,但對價格因素敏感度不如中低端白酒,溢價能力強,另一方面受工藝等因素影響高端白酒釀造周期更長,生產成本較高,這使得高端白酒在國內有率先漲價的資格。
對于白酒企業選擇在淡季提價,安信證券行業分析師李鐵認為,淡季提價,并不會引起強烈的市場反應,企業可以通過這種手段考察市場對價格的反應,即使效果不佳也有充分的時間進行調整。同時,現在漲價可以彌補市場利潤的下滑,對市場銷售的沖擊相對較小,不會引起大面積的市場震蕩。面對物價上漲的壓力,行業人士認為白酒今年漲價是大勢所趨,并且會出現一線名酒帶動二線名酒漲價,二線名酒又將帶動三線區域品牌漲價,呈現出價格聯動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