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始于去年夏天的一場次貸危機在美國愈演愈烈,華爾街光芒不再,全球股市隨之動蕩,不少國家經濟陷入低迷。媒體稱,這場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機導致的市場景象,堪比上世紀30年代美國的“經濟大蕭條”時期。國際勞工組織近日發出警告稱,到2009年底,這場全球性的金融危機,有可能使世界失業人口猛增2000萬。
每當遇到這樣的危機,最終影響的必定是黎民百姓,必定是每個家庭。當今,美國民眾的生活,因這場罕見的金融危機到底發生了怎樣的改變?本文將從各個側面,來對這場金融危機下的美國民生進行一番解讀。

華爾街夢難圓
幾年前,作為醫學院預科生的安妮·喬伊娜從杜克大學畢業時,她決定棄醫從“融”。這讓她的家人一時難以接受,認為多年的寒窗苦讀白白耗費,她斷送了自己成為“白衣天使”的前程。但在周圍很多人看來,喬伊娜的選擇絕對是明智之舉。那時美國的股市牛氣沖天,華爾街一派繁榮,各大銀行在美國的校園招聘會上是競相爭搶的香餑餑,華爾街那些大牌公司提供的優厚待遇和實習機會讓人難以抗拒,美國高校的一流學子大多就此進入了“錢”途遠大的金融業。喬伊娜就是其中的一個幸運兒,她在暑假時進入雷曼兄弟公司實習,并在實習結束后順利簽約,作為一名金融分析員躋身華爾街的“金領”階層。
然而好景不長。在2008年的金融風暴中,昔日的華爾街幸運兒身價紛紛暴跌,喬伊娜不得不從頭再來。當雷曼兄弟申請破產后,喬伊娜與她的很多同事一樣,抱著紙箱黯然走出了雷曼大樓。
雷曼兄弟申請破產,美林證券被收購,使得華爾街大投資銀行的半壁江山失守。這對本就疲軟的美國就業市場來說無疑是一記重創,美國金融界已削減了10萬個職位,雷曼兄弟和美林證券使這一數字增加5萬。著名的麻省理工學院每年有三分之一的畢業生到華爾街工作,現在已縮水到一半。高盛公司、美林證券和花旗銀行這樣的金融巨頭,干脆取消了校園招聘計劃。哈佛大學的就業中心主管羅賓·芒特悲觀地說:“華爾街今年的招聘規??隙ù蟛蝗缜埃疫@種情況很可能持續兩年以上,整個金融業將在一定程度上萎縮。”行家估計,今年華爾街提供的工作機會將銳減25%之多。那些渴望進入華爾街,成為美國“金領”的高校學子,不得不改弦更張,另打其他算盤。
失業風暴蔓延
受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風暴影響,美國的失業率不斷上升,從7月份的5.7%一路上升到8月份的6.1%。據美國勞工部的報告顯示,今年以來,美國已經有60多萬人失去了工作。盡管美國政府出臺了多項救市政策,但人們對就業前景并不樂觀。最近一份預測報告表明,美國經濟仍在繼續滑坡,盡管速度已有所放緩,但是在未來的一年中,美國的就業情況仍將無法得到改善,并且還會進一步惡化。
上述預測報告,出自總部設在紐約的會議委員會,這是美國一家著名的經濟研究機構。會議委員會認為,即使不出現經濟衰退,美國的就業狀況也不會很快好轉。會議委員會報告說,衡量勞工市場的所有8項指標都在下降。這些指標包括對求職人士的抽樣調查、申請失業補助的人數,以及工業部門和制造業的統計數據。
最新的經濟數據雖然顯示美國的國內生產總值有所上升,但這主要歸功于聯邦政府的經濟刺激措施,使中等收入和低收入的納稅人獲得了額外的退稅款。但是幾個月前發放的這些退稅款,對經濟的刺激作用將是短暫的,美國明年的勞工市場將繼續呈現疲軟之態。

節衣縮食艱難度日
金融危機對普通民眾的直接影響,是個人收入的減少。往年的第一季度,通常是美國的個人收入高增長的季節,因為傳統上各大公司會在此時調薪、發獎金、分紅利,但今年的情況卻大不相同了。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個人收入增長額為4.63%,遠低于去年同期的9.98%,個人收入在“黃金季節”出現了少有的負增長。在腰包漸癟的同時,包括食品在內的生活必需品的價格卻在節節攀升,使得美國普通民眾的日子雪上加霜。有關數據顯示,從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美國食品價格漲幅達5.3%。美國農業部的統計數據表明,去年雞蛋價格上漲了29%、乳制品上漲了7.4%,預計今年乳制品會再漲2%至3%。而在食品供應方面,預計豬肉產量在2009年將下降3%,雞肉和牛肉產量將分別下降1%。
攀升了的汽油價格,已被各個種族、階層和年齡段的民眾視作一種“折磨”,正深刻影響著他們的日常生活。據美聯社和雅虎新聞近期所做的共同民調顯示,在被訪問者中,高達90%的美國人認為,他們的生活在下半年還會繼續受到“壓榨”。
為了應對高油價,幾乎所有人都在尋找減少油耗的方法。70%的人說,他們正在減少開車出行。大多數人還選擇抄近路、把家用空調調小或者考慮購買省油的汽車。甚至一半的人還計劃縮減假期旅行。
中產階級的日子已經不再像以前那樣,住300平方米的郊區大房、每天開高耗油的好車上班、每周吃兩次一客20美元的牛排?,F在,為了應付高油價和高物價帶來的經濟困境,他們第一個放棄的是牛排,然后是好車,最后是房子。麥當勞、肯德基這些以往只受普通上班族青睞的快餐,因為經濟實惠,已經成為很多中產階級家庭聚餐的好去處。越來越多的中產階級現在選擇將車放置起來,搬回到交通便利的市區,走路或騎車去上班。布魯金斯研究所客座學者、房地產開發商賴伯格說,“次貸危機和油價危機,促使民眾想住在走路就能到達目的地的市區。居民在過去15年持續回流到大都市,這些危機將加速這一回流現象?!痹诖粟厔菹?,紐約等大都市的人口將不斷膨脹。
三分之二的美國人認為,高油價已超過經濟、醫療健康、伊拉克等問題,成為最大的壓力。低收入者則成為首當其沖的受害者。由于比薩餅外賣、貨物運輸成本的增加,低學歷、低收入人群中超過半數感到生活吃緊。年收入在5萬至10萬美元的中等收入人群中有40%的人感到生活有壓力,收入更高一些的階層,也有16.7%的人感覺有壓力。三分之一的大學畢業生感到生活很有壓力。
超市商品大幅“瘦身”
以往走進美國超市,最鮮明的印象是什么都是超級份量,似乎所有的商品包裝上,都用大字寫著“超大尺寸”或“附贈容量”等標語。但現在,超市所售商品的份量,也正隨著不景氣的經濟一起縮水。
高價的商品和運輸費用讓制造商的成本持續增加,在此情況下,制造商要么提高售價,嚇跑消費者,要么默默地將產品份量減少幾盎司。而多數制造商都選擇了后者。比如,從7月份開始,凱洛格牌的早餐麥片,包括可可粉、彩色糖、玉米片等口味的包裝,都以新的包裝重新上市,平均每份包裝減少了2.4盎司的份量。
相似的“瘦身”運動也發生在其他各種耳熟能詳的商品身上。比如,Tropicana牌橙汁從96盎司減到89盎司,Wrigley口香糖從一包17片減為15片,而Dial沐浴香皂則一塊整整少了半盎司。此外,Hellmann's的美乃滋、Edy's以及Breyer's兩個牌子的冰淇淋等產品,也全都進行了“瘦身”,改換為小容量的新包裝。
“人們對價格的變化遠比份量的變化更為敏感,”美國哈佛商學院教授約翰·古維爾說,“許多人能告訴你一盒早餐玉米片多少錢,但卻說不出一盒里究竟有多少份量。”食品制造商在解釋為食品“瘦身”時,都歸因于間接成本的上漲。凱洛格公司的發言人指出,他們減少早餐玉米片的包裝份量,是為了抵消原料和運輸成本的上漲。但制造商不會明確對顧客表明,他們花一樣的錢卻買了更少的東西。眼睛不夠犀利的顧客,只能默默地吃著“啞巴虧”。
富人生活
也打折扣
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一時的經濟衰退,并不會讓習慣了錦衣玉食的富人們立刻變成窮光蛋,但他們要想維持以往奢華的消費,卻要付出更高的代價。
想為地下酒窖再添一瓶美酒嗎?富翁們可能要多掏上千美元。一瓶2003年出產的正品法國拉菲莊園葡萄酒,3月份在倫敦國際葡萄酒交易所的價格還是4275英鎊,一個月后就上漲到了5200英鎊。去年一年,國際葡萄酒的平均交易價格上漲了將近40%,目前這個勢頭還在持續。
奢侈品的價格飛漲,讓美國富人在消費前也不得不掂量一下自己的腰包。根據美國富人研究中心今年3月做的一份調查,不少上層人士有了削減消費的勢頭,雖然削減的幅度還不算大。在5000名接受訪問的富人中,55%的人表示他們在過去一年,已取消或推遲了不少消費計劃,在今后的日子里,也將有意識地節約開支。調查顯示,在凈資產達到600萬美元的美國富人中,只有27%的人有在明年購車的計劃。對凈資產在80萬到150萬美元的人來說,只有16%的人有買車計劃。計劃買房的人更是寥寥無幾,在所有資產在80萬美元以上的富人中,只有約20%的人考慮將他們的住宅升級。
富人研究中心的調查每兩年舉行一次,被訪者來自美國超過1000萬個富裕家庭,他們占到了美國最富有人口的十分之一。這些家庭的年均收入超過31萬美元,大多住著價值百萬的豪宅,家里的凈資產至少在300萬美元以上。但在經濟不景氣的年代,這些美國富人的生活也并非高枕無憂。美國富人研究中心的創始人羅恩·科茨表示,過去7年的調查顯示,美國富人對美國經濟發展前景普遍感到不安,該中心專門考察富人對商業發展信息的指數表明,今年美國富人的經濟信息指數比2002年下降了32點。
銀行搶劫成風
今年以來,全美各大城市發生的銀行搶劫案呈明顯增多趨勢,雖然個中緣由無法定論,但警方認為這一現象與經濟不景氣有較大關聯。
美國商業銀行安全主管史維克指出:“經濟不景氣是一些搶劫案發生的誘因。”美國聯邦調查局女發言人蘿拉·艾米勒則說,銀行搶劫成為當前主要的犯罪行為,僅以洛杉磯大都會地區為例,該地今年已發生189起銀行搶劫案,而去年同期的數字為156起。
舊金山市警局發言人說,該市今年前五個月發生銀行搶劫案32起,去年同期為20起。休斯頓大都會地區今年的銀行搶劫案比2007年翻了一倍還多,達到115起,其中市區發生51起,幾乎創了該市銀行搶劫案件的歷史紀錄。
密爾沃基警局今年已記錄了25起銀行搶劫案,去年同期為12起。聯邦調查局發言人柯達說,銀行搶劫的數量每年都有起伏,但總體上波動不大,“我知道趨勢是有起有伏,但從未見過如此的成倍增加?!?/p>
危機面前的心理效應
“經濟不景氣的狀況,使你產生疾病了嗎?”這是近來美國主流媒體在網頁上提出的調查問題。的確,經濟危機的擴張,影響的不僅是社會層面和民眾生活,而且還有美國民眾的心理狀態和健康水平。不少社會學家和心理醫師已捕捉到這一敏感的苗頭,紛紛發表高論,暢談經濟危機對民眾心理和健康的影響。
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的經濟學家克里斯托弗·萊姆認為,在經濟不景氣的日子里,人們會減少吸煙和飲酒,這些都有利于人們的健康。
但萊姆的觀點遭到多方批駁,認為這無異于自我安慰。伯克利的一位公共健康教授拉爾夫·卡特拉諾說:“的確,由于擔心失業和未來的日子不好過,人們不再隨意花錢買酒喝,也不會做些冒風險的事情,他們在生理上可能受到的傷害會減少。但心靈的創傷卻是難以描述的,如果你真正走近那些遭受失業或事業失敗的人,他們的內心是十分復雜和痛苦的,這樣的狀態怎么會是健康的呢?”萊姆也不得不承認:“人們在生理上也許會更健康,但他們卻并不愉快,精神健康在趨于惡化?!笨ㄌ乩Z指出,更嚴重的問題在于,沒有人知道危機會如何發展,還有多少人會失業,人們會變得如何焦慮,不論是經濟學家還是社會學家,都無法給出明確的答案。
擔任“心理網站”首席執行官的理查德博士說:“我們從未接到過如此之多的民眾咨詢電話。在過去,個人心理和人際關系是人們咨詢的首要問題,但現在人們憂慮的首要問題則是金融危機和法治狀況?!薄靶睦砭W站”是一家大型就業援助機構,曾為2700萬就業者提供心理咨詢。今年以來,該機構接到的咨詢電話節節攀升,自7月底以來,咨詢人數更猛增了20%到30%。
世事無常。這場規??涨暗慕鹑谖C,對美國的經濟管控能力和法治建設措施無疑是一場嚴峻的考驗,對美國民眾的心理承受能力也同樣是一種考驗。人們現在無暇爭論救市方式的對與錯,只求調整好心態,安安穩穩過好每一天。
(摘編自《法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