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30以來,全軍上下按照軍委和總部的要求,努力探索新形勢下治軍的特點和規律,將思想政治教育作為重點研究課題,探討了新時期部隊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內容和有效途徑,取得了新的成績和經驗。
一、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官兵,強根固本鑄牢軍魂
軍隊思想政治教育作為軍隊政治工作的重要內容,其創新與發展從本質意義上說,就是把黨的理論創新成果具體運用到軍隊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中去。從歷史上看,每一次黨的理論創新都會為軍隊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打開新的思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不斷的進行理論創新,形成了一系列等重大成果,這些成果為軍隊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的內容。十四大以來,國防大學每年都舉辦軍以上領導干部的輪訓班,同時要求大軍區級單位負責輪訓師以上領導干部,軍級單位負責輪訓團以上領導干部,共輪訓團以上領導干部32萬多人次。隨著全軍理論學習的不斷深入,各級把學習掌握黨的理論創新成果作為理論武裝的重要內容,把科學發展觀作為理論武裝的重點突出出來,確保了廣大官兵把價值追求建立在對黨的創新理論掌握的基礎之上,鑄牢了廣大官兵的軍魂意識,自覺做到堅決聽黨的話、跟黨走、服從黨指揮,確保了軍隊現代化建設始終保持正確的方向。
二、深入抓好“四個教育”,保持軍隊政治本色
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軍建設所處的歷史條件發生了意義重大的新變化,世界多極化進程曲折而復雜,新軍事變革迅猛發展;國內改革進入關鍵時期,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利益格局日益多樣化,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改革開放的新的社會環境,在為軍隊建設注入生機和活力的同時,也對我軍優良傳統、官兵價值觀念和理想追求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保持人民軍隊的性質、本色和作風,面臨著新的考驗。1994年江澤民同志在中央軍委擴大會議上提出了以“愛國奉獻、革命人生觀、尊干愛兵和艱苦奮斗”為內容的四個教育。“四個教育”抓住了軍隊思想政治建設的根本性課題,反映了部隊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我軍思想政治建設的一個創舉。 2003年12月,經黨中央、中央軍委批準修訂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條例》頒布全軍執行,作為我軍開展政治工作基本依據的《政工條例》,將進行“四個教育”明確規定為我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內容之一。胡錦濤同志擔任軍委主席以后又提出在全軍開展我軍歷史使命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戰斗精神教育、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新的“四個教育”的深入開展,對進一步發揚我軍的優良傳統,保持我軍的政治本色,有效履行新的歷史使命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三、強化官兵的戰斗精神,提高部隊打贏能力
戰斗精神是戰斗力的構成要素,歷來是我軍克敵制勝的法寶,是我軍特有的政治優勢。戰斗精神主要包括高昂的戰斗士氣、堅定的革命信念、勇敢的戰斗作風、創新的進取精神等等。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步建立,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的主題,在一些官兵中當和平兵的觀念比較濃厚,而當前,國家安全形勢的綜合性、復雜性、多變性的趨勢明顯增強,加緊做好軍事斗爭準備是我軍最重要最現實最緊迫的戰略任務,未來可能發生的局部戰爭將是信息化程度很高的諸軍兵種一體化聯合作戰,對官兵的精神、意志、心理和作風有著新的更高要求,尤其需要很強的戰斗精神作支撐。因此,開展戰斗精神教育,不斷強化官兵戰斗精神,是思想政治建設一個重大的戰略任務。針對戰斗精神存在模糊的認識,各部隊根據總部的統一部署,普遍進行了“強化戰斗精神、提高打贏能力”教育。各單位在教育過程中,將戰斗精神的培育與愛國主義教育、戰爭觀教育結合起來;與革命傳統和先進事跡學習結合起來,促進了廣大官兵的心理素質和戰斗水平的穩步提高。
四、堅持以人為本理念,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堅持以人為本,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關鍵因素。對軍隊自身建設來說,將以人為本貫徹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就是要尊重官兵的主體地位,發揮他們在軍隊建設中的主體作用,滿足他們成長成才的多種需求,回答解決他們的困惑和問題,調動他們投身軍隊現代化建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進入新時期以來,全軍各單位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努力把推動部隊建設與促進官兵的全面發展結合起來,下大力抓好培養教育,不斷給官兵提供在職自學、業務進修、參加函授、攻讀學位等機會,增加官兵的知識含量,滿足他們的成才需求。同時將解決部隊建設的突出矛盾與滿足官兵的合法權益結合起來,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一方面注重對官兵的精神鼓勵,另一方面不忽視物質激勵的作用。并且堅持把加強科學的領導與尊重官兵的創造精神結合起來,把思想教育的著眼點放在“揚長”上,努力發掘官兵身上的“閃光點”,發揮官兵接受新事物快、思想比較解放的特點和優勢,充分調動其積極性為部隊建設服務。
五、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法規、確保教育的持續性
改革開放30年來,軍隊各級黨組織十分重視對新的歷史條件下思想政治教育規律的探討。1999年7月全軍政治工作會議討論形成了《關于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軍隊思想政治建設若干問題的決定》,8月中共中央將這一決定轉發全黨,并指出“重視思想政治建設是我們黨和軍隊特有的優勢。”“中國人民解放軍是黨絕對領導下的人民軍隊,是體現黨和國家政治優勢的重要力量,必須把思想政治建設擺在軍隊各項建設的首位,充分發揮政治工作生命線的作用。”正是這一新的決定對新的歷史條件下軍隊思想政治建設的使命作了“兩個提供”的新概括,確定了我軍思想政治建設的目標是為“打得贏”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為“不變質”提供可靠的政治保證。2000年6月,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江澤民同志對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情況進行了全面的論述,要求我們的思想政治工作,在繼承和發揚優良傳統的基礎上,必須在內容、形式、方法、手段、機制等方面努力創新和改進,特別要在增強時代感,加強針對性、時效性、主動性上下功夫。中央軍委和總政機關為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時代感和針對性、時效性、主動性,先后制定下發了《關于新形勢下加強軍隊院校思想政治建設的意見》、《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總政治部關于加強軍隊高級干部教育管理的意見》等文件,在全軍部隊廣泛開展了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教育,在領導干部中間進行了革命氣節教育,確保了廣大官兵在政治上的堅定性和思想道德上的純潔性,有力推動了部隊各項建設的順利展開。2007年1月,經中央軍委批準,總政治部頒發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思想政治教育大綱》更是加強思想政治教育主動性、針對性、實效性的重要綱領,它著眼全軍思想政治教育的整體需要,著眼覆蓋全軍各類部隊和人員,在認真總結和充分吸收全軍部隊思想政治教育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全面系統地對思想政治教育作出了科學規范。
時代在前進,軍隊建設在發展。我們在回顧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成果的同時也應該認識到,只有緊跟時代步伐和形勢任務的變化不斷開闊思路,我軍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在創新中邁上一個更高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