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飛行員到艦長,柏耀平始終把目光瞄向現代軍事發展前沿。他刻苦學習高科技知識,撰寫的論文引起一些專家的重視;他和戰友們總結完成的40多種戰斗部署,有的被海軍頒布實施……
柏耀平,海軍542導彈護衛艦艦長,一位駕機能翱翔九天、操艦能馳騁五洋的優秀海軍軍官,一位勇敢面對新技術革命挑戰的跨世紀軍人。
永遠處于“零”起跑線上
柏耀平17歲應招考入空軍某飛行學院,18歲在同批學員中第一個“放單飛”翱翔藍天,21歲成為海軍航空兵最年輕的超音速飛行員之一。1987年,25歲的他已是飛過4種機型、具有3種氣象飛行能力和600多個飛行小時的出色飛行員,32歲時成為艦長。
從飛行員到艦長,柏耀平始終把目光瞄向現代軍事發展前沿。他刻苦學習高科技知識,撰寫的論文引起一些專家的重視;他和戰友們總結完成的40多種戰斗部署,有的被海軍頒布實施……僅用4年時間,柏耀平就成長為一名熟練駕馭現代化戰艦的合格艦長,帶領全艦官兵出色完成了30多項重大軍事演習、駕艦出訪、巡邏等重要任務,榮獲第九屆“中國十大杰出青年”稱號。
面對輝煌成績,柏耀平認為,軍事科技發展一日千里,擺在我們面前的依然是競爭和挑戰,如果我們稍一懈怠,就會被時代所淘汰,因此,“對于我來說,永遠都是處于‘零’的起跑線上”。
從飛行員艦長到“網絡戰士”
軍事變革驚濤拍岸,信息裝備登堂入室。2001年7月,柏耀平走馬上任的第一天,就明顯感到自己“落伍”了。在這支現代化的部隊,支隊領導和機關實行的是網絡化辦公,部隊訓練用的是多媒體教學、模擬訓練和網上練兵。自己雖略懂電腦操作,但離信息化要求相差甚遠。柏耀平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
一如當年他征服戰機和戰艦,柏耀平開始征服信息化裝備。他從新華書店抱回來一大摞有關網絡、信息方面的書籍,利用休息時間閉門苦讀,還向參謀人員拜師學藝,一有空就請他們給自己“開小灶”,很快,柏耀平不但能順利完成網上指揮辦公、多媒體課件制作,而且還能在網上建立防火墻、利用虛擬現實技術組織網上練兵等。當年的飛行員艦長,逐漸成為虛擬世界里縱橫馳騁的“網絡戰士”。
艦艇模擬訓練中心,一場網上對抗演練正在緊張地進行。雙方指揮所迅速展開網上作業,通過網絡向各艦下達作戰指令。雖然不見炮火硝煙,但現場的緊張氣氛,不亞于海上實兵演練。這是柏耀平將學到的網絡知識和現代信息技術運用于部隊訓練的情景。
柏耀平帶領信息技術骨干集體攻關,相繼開發出了“水面艦艇編隊對抗”、“水面艦艇編隊反潛”等多種模擬訓練軟件和多媒體數據庫,將直升機超視距引導攻擊、艦艇編隊機動反潛、伴隨護航等新戰法放到網上進行對抗檢驗。他還首次提出“無聲指揮”新理念,下達作戰指令,指揮現代海戰,全部依靠自動化指揮系統。前不久,在一次海上實兵對抗演練中,柏耀平率艦艇編隊利用先進的信息戰戰法,先機制敵,大獲全勝。
從飛行員艦長到“潛艇艇長”
柏耀平所在的部隊,裝備有海軍現代化程度最高的新型戰艦。為熟悉新裝備、駕馭新戰艦,他經常到雷達艙室向雷達班長請教問題,鉆進機艙底部和動力分隊長一起摸管路,在主炮戰位與炮手一起探討如何提高火炮命中率。他把“學生官”敬為“座上賓”,經常和他們探討現代海戰的特點和規律,使自己對新型戰艦十大作戰系統、數十個戰位、上百個艙室和涵蓋航海、通信、導彈、火炮、水雷、機電、雷達、聲納等十幾個專業的武器裝備了如指掌。
柏耀平辦公室案頭,擺著一摞厚厚的兵書,有《艦隊戰術》、《信息戰研究》等。2001年底,他到某國著名的軍事院校深造。2002年9月起,又在海軍指揮學院攻讀作戰指揮專業研究生課程,撰寫的《艦機協同反潛作戰》等5篇論文在軍內刊物發表,多次率部參加實兵對抗演習等重大活動,每次都圓滿完成任務。
這是一場信息化條件下的現代海戰。飛行員艦長柏耀平這一回成了“潛艇艇長”。準確地說,他既是潛艇艇長,也是潛艇戰斗群的指揮員。駕馭過飛機和水面艦艇的柏耀平,操縱潛艇同樣得心應手。
“發現大型運輸護航編隊,對其實施攻擊!”柏耀平接到上級命令,立即準確判斷出護航運輸編隊的行動方向,指揮群內潛艇機動布陣,攔截敵護航運輸編隊。一艘艘潛艇隱蔽接敵,導彈、魚雷相繼發射,一護航艦艇被擊中下沉。這時,柏耀平指揮潛艇神不知鬼不覺地潛入敵護航運輸編隊內部,對大型運輸船實施多輪魚雷攻擊后,率艇安全撤出戰斗。演練結束,導演部一致給柏耀平打了滿分。
從飛行員艦長到“優秀管家”
走上新崗位后的柏耀平,不僅分管過作戰訓練,還分管過后勤和行政管理。不論分管哪項工作,他都爭取干得最好。
面對新型戰艦集電子化、智能化、自動化為一體的先進武器裝備和配套齊全的高檔生活娛樂設施,柏耀平感到必須實行現代化、科學化、人性化管理,向現代化管理要戰斗力。他組織官兵學習《高效的管理方法》等知識,組織管理骨干到海爾集團等知名企業取經,學習外軍先進的管理方式等。根據柏耀平的建議,2002年開始,部隊黨委正式出臺了《艦艇現代化管理方案》。
按照艦艇條令規定,軍艦上的某些重要艙室,必須定時巡查。柏耀平借鑒外軍做法,規定值更人員上崗時首先領取若干個標注巡查時間的牌子,在他們巡查到每一個重要艙室和部位時,必須在特定位置放上一塊牌子。這樣事后只要檢查這些重要艙室與部位的牌子放置情況,值更人員巡查與否便能一目了然。
為加強對進出軍港人員的管理,確保軍艦安全,柏耀平借鑒地方企業的現代化管理手段,建起了軍港碼頭智能管理系統。這是一道由電腦控制的智能關卡,水兵進出碼頭時,必須刷“身份卡”才能通過。艦上的監控設備可以清楚地顯示出進出人員的姓名、職務和登艦證編號,并對其一舉一動實施全時監控。
過去艦上臥具都是由個人管理。柏耀平與各艦領導達成共識,改變這一傳統做法。部隊為每名官兵統一配發臥具,并在艦上成立兼職洗衣班,定期對臥具進行清洗、熨燙和消毒。
如今,這支新型驅逐艦部隊所有艦艇基本形成了艦員就餐自動化、臥具保障賓館化、衣服洗滌統一化、生活用水全時化、艦員洗漱無盆化、清潔掃除科學化、垃圾處理環保化、艦員登艦刷卡化、日常管理條令化的現代管理模式,被海軍評為“管理先進單位”。
角逐軍事變革新戰場的柏耀平,依然是一員巡天蹈海的猛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