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11點02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首顆風云三號氣象衛星送入太空。衛星經在軌測試合格后,交付中國氣象局國家衛星氣象中心使用,并將為北京奧運會以及防災減災提供更精確的氣象服務。

風云三號衛星是我國新一代極軌氣象衛星,由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八院為主研制。衛星質量2295千克,安裝有可見光紅外掃描輻射儀、紅外分光計、微波溫度計、微波成像儀等10余種有效載荷,探測性能比第一代極軌氣象衛星風云一號有顯著提高,可在全球范圍內實施三維、全天候、多光譜、定量探測,獲取地表、海洋及空間環境等參數,實現中期數值預報。
與國內已發射的衛星相比,風云三號衛星創下多個第一。如衛星裝載的有效載荷第一多,可轉動部件數量第一,觀測功能第一多等。風云三號衛星研制的技術起點高、難度大,無論是在探測能力,還是在性能指標上,都達到了當今國際先進水平。 據有關專家介紹,風云三號衛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世界氣象組織已將其納入新一代世界極軌氣象衛星網。該星將在監測大范圍自然災害和生態環境,研究全球環境變化、氣候變化規律和減災防災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同時,也可為航空、航海等部門提供全球氣象信息。
用于發射的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同樣由八院研制,是在長征四號乙火箭基礎上改進的三級常規液體推進劑運載火箭,采用了三級發動機二次啟動工作模式。這次航天發射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106次飛行,也是長征四號系列火箭連續第15次發射成功。
成功源于嚴格的質量控制。火箭、衛星在發射場測試結果均為零故障,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總經理馬興瑞用“非常出色”對衛星與火箭的高質量給予了充分肯定。航天人用成功表達了對四川地震災區的支持,表達了對奧運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