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市衡陽路小學地處首府邕城衡陽中路,現有31個教學班,1665名學生,教師67名。2003年9月,我校提出新的辦學理念:校園書香,厚德載物。當年6月,全國第8屆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觀摩比賽活動在這里隆重舉行;2005年10月,全國小學語文發展與創新教學研討競賽活動在這里舉辦;2006年11月,廣西國家“十一五”A類重點課題“誦讀經典詩文,提高師生的語文素養和人文素養研究”開題儀式在這里舉行;2007年9月,“尋找美麗的中華”孔子圣誕兩岸六地經典詩文誦讀大會廣西分會場在這里成功舉辦;2008年4月,廣西讀書教育活動現場會在這里拉開序幕。我校連續三年被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等單位評為“全國中華經典詩文誦讀優秀學?!?,被中華經典詩文誦讀實驗課題組、《小學語文教師》編輯部授予“中華經典詩文誦讀創新學校”光榮稱號。
我校“校園書香,厚德載物”的辦學理念,追求文化立校的高品味,向育人的深度和廣度拓展,在校園中枝繁葉茂、發揚光大,并且輻射社區,乃至影響全區。
理念
衡陽路小學始建于1964年,有40多年辦學歷史,積淀了較為深厚的校園文化底蘊,其校園文化深深扎根于中華文化、嶺南文化、龍姆文化的沃土之中,全校師生置身于校園感受濃厚的文化氛圍。我們弘揚“衡小”40年的校園文化時,聆聽其留下的足音,體會其蘊含的智慧,所得出的結論是追求辦學特色、提升文化內蘊,就必須走自身內涵發展之路。新世紀,在南寧中小學校向新的辦學目標邁進時,“衡小”也向著“高起點規劃,高層次辦學,高素質育人”的辦學目標前進。如何實現這個辦學目標,怎樣使我校真正成為底蘊濃厚、書香氤氳、內涵豐富、質量上乘、特色鮮明的學校?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衡小”人經過長久而深入的思考,“書香校園”這個概念在腦海中逐漸清晰起來,并作為核心理念得到擴展,進而形成了“校園書香,厚德載物”的辦學理念。我校提出這個全新的辦學理念,是面對日益激烈的區域教育競爭的一種選擇、一種應對策略,是新世紀激勵和指導全校師生前行的現實需要。我們認為,純凈如水、海納百川,厚德載物、樸厚仁愛。儒雅大氣、勇于創新這樣的人文情懷,才能使學生對歷史與文化有感情、對傳統與倫理有溫情、對鄉土和社區有熱情,才能使師生結合成和諧的學習共同體,從而使校園書香芬芳馥郁、課程改革務實創新、學生素質全面發展,形成我校提高文化品味的辦學特色。由此,我校確立了新的發展思路。
此后,我校在教育改革實踐中?!靶@書香,厚德載物”的辦學思路更豐富、更充實、更清晰了,擯棄了狹隘、片面、短視的發展觀念,致力于“教育本質屬性”的理論研究,致力于“人的培養、人的塑造和人的成長”的具體實踐,積極創建“書香校園、精神家園、和諧樂園”,以實現“書香立人”的育人目標。
探索
作為新時期“衡小”的一校之長,我深知辦學過程不能因循守舊、固步自封,應當與時俱進、乘勢而上。我反復思考這么一個問題:學生在我校學習6年,“衡小”給他們生命中積淀些什么?怎樣把以“做人”為核心的素質教育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主旋律,讓學校辦學思想成為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引領學生超越自我,使學生終身受用、歷久彌新?
為此,我特別注重校園文化的繼承、創新和發揚光大,讓校園文化滋潤學生們心靈,讓校園文化充實學生們情懷。從而生成體現新時代精神的思想火花。我認為,“愛和責任”是教育者的職業操守、道德信念和內在精神文化,教師的“愛和責任”對學生具有感染力、號召力、凝聚力,是形成良好的校風、教風和學風的重要構成要素。因此,我把“愛與責任”作為一種自我管理的文化,引領全校師生做好每一天最平凡最簡單的事,從而養成為一種終身習慣,像一股清泉常流常行,修正行為,完善自我,榜樣引領,互惠學習;即使在噪音高、澡動多、壓力大的時候,也從未動搖,持之以恒。
我校把閱讀能力看成是個人自主發展的重要標志。走進衡小校園,從校長、教師到學生,閱讀經典書籍,有古代的、現代的,東方的、西方的,讀孔子、孟子、老子、莊子,讀詩經、辭楚、漢賦、唐詩、宋詞、元曲;讀莎士比亞、巴爾扎克、托爾斯泰、高爾基等,與圣賢為友,與大師對話,與經典同行,與時代同步。博學、善思,書山有路“讀”為徑,自信、奮發,學海無涯“樂”作舟,閱讀促進了師生潛能的開發、內心的敞亮和個性的彰顯,實現生命的價值,使校園有書香之氣、老師有書卷之氣、學生有書生之氣、社區有儒雅之氣。
我校這些教育理念的落腳點是實施“書香立人”工程。校園文化的內涵支撐學校的未來發展,“讀書的厚度決定人生的高度”,校園書香是我校競爭不敗的優勢。
舉措
為與文化巨人親密接觸,進入讀書人的精神境界,我校營造清新典雅的“書香校園”文化環境,建起“百米書香長廊”、“百米名人碑貼塑像”、“書簡”、“書香屏風”、“書香宣傳畫”,立起“孔子塑像”、“厚德石”,教學樓分別命名為“樹仁樓”、“立德樓”、“墨香樓”、“敏行樓”;各班教室布置“班級師生合影”、“班訓”、“飄流圖書廊”,精心設制“書香園”、“心怡小公園”,閱讀經典活動開展得特別好的班級懸掛“書香班級匾牌”,一步一景,在綠樹鮮花的映襯下,彰顯校園文化氣息。校園文化環境熏陶、感染、啟迪、凈化師生心靈,引導師生進入“博大精深”的文化境界。
1 實施“大經典誦讀,生命因你而美麗,成長因你而快樂”的“書香立人”大閱,讀工程。一是每天堅持“快樂三刻鐘訓練”,即每天在學?;蛟诩依镎b讀《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孝經》、《弟子規》、《論語》、《大學》、《中庸》、楚辭、漢賦、唐詩、宋詞等15分鐘;下午練硬筆書法寫名人經典箴言15分鐘;晚上在《金色童年成長手冊》讀書筆記本中寫讀書心得、體會,摘錄名人名句15分鐘。二是堅持周二下午一個鐘頭全校師生進行經典名著大閱讀,共同去領略“書中乾坤大,筆下天地寬”的境界。三是堅持開展國學經典詩文“六個一”活動,即每學期讀一套經典書籍,每個月舉辦一次班級“經典沙龍”,每周一次經典詩文背誦大比拼,每學期開展一次創編新詩比賽,每學年舉辦一次讀書節暨讀書成果展示大型活動,每學期評比“書香班級”、“讀書狀元”活動。四是倡導家庭誦讀經典的“親子行動”、“閱讀圣賢書,共知天下事”以及開展親子共讀征文比賽。五是把“讀書立人”工程輻射全區,我校把《南寧市衡陽路小學兒童經典誦讀本》的校本教材送到南寧市各支教點,送給百色、柳州、桂林、崇左等有關學校。
2 開展跨學科閱讀和綜合性學習活動。數學作為一門學科文化,訓練學生的思維方式,也需要教師引領學生閱讀,參閱數學奧林匹克的有關書籍,組織學生開展“數學頭腦風暴”訓練,了解數學所蘊涵的文化價值,數學知識產生與發展與人類生活需要的相互關系。學校舉辦“科技節”,給學生閱讀科普知識;校園種植中草藥,教師布置學生寫養護中草藥的觀察日記,促進學生閱讀中華醫學文化,了解孫思遜、張仲景、李時珍,把知識變為能力,由知識變為力量,感受我讀書、我幸福、我快樂、我成長的愉悅。
3 “衡小”校園文化建設,傳承中華優秀文化,弘揚偉大時代精神,創造校園文化特色。幾年來,我校先后舉辦了“讀千古經典,奠成才之基”、“經典誦讀——我們一起走來”等六屆讀書節,讓學生們切實感受中華文化傳承下來的儒家思想、道家文化,漢賦的瀟酒、唐詩的浪漫、宋詞的凝重。這些大型活動向學生們傳遞樸素溫暖、從容不迫、謙和禮讓的人格理想,“道不遠人,千古常恒”的做人真諦,“厚德、誠恒、睿智”的校園靈魂,從而培育學生們愛國主義精神,與世界交流中挺直中華民族脊梁。
走進校園,“六講”(待人講禮貌,做事講誠信。行為講文明,衣著講整潔,生活講儉樸,學習講勤快)、“六無”(校園無字紙,衛生無死角,墻壁無污跡,公物無損壞,花草無踐踏,課間無追逐)的學校面貌,就呈現在全校師生面前,呈現在社會公眾面前。全校開展“彎彎腰”活動,客人進校參觀,看到學生彎下腰撿起一些枯枝爛葉,都感嘆“難怪學校這么干凈優美”。這是“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理念的生動體現。公共汽車上,學生們主動給老人讓座:“您請坐!”老人間:“你是哪個學校的?”“我是衡陽路小學的,我校是書香校園?!崩先烁吲d地贊嘆:“這些孩子,懂禮貌,又熱愛自己的學?!?。觀看電影《隱形的翅膀》,主人公志華失去雙手,在磨礪中學會自己穿衣,學會打電腦,學會穿針引線;看到志華每一次成功,學生們發自內心地不由自主地鼓掌。學生們觀看一場電影,鼓掌12次。這掌聲反映了學生們學做人、學做事、學會對社會負責的思想境界。
在書香校園中,學生誦讀經典,且吟且歌,且思且行,悄然改變著自己的精神狀態。幾年來,學生們把“書香”帶到民歌廣場、帶進社區,帶進殘疾家庭、孤寡家庭,帶到支教學校、孤兒學校,帶到地震災區等。近4年來,全校師生為地震災區、殘疾人家庭、支教學校、孤兒學校捐款捐物達18萬元。把“校園書香的風采”帶進中央電視臺。2007年元月,中央電視臺“金螺號”欄目展播我校的書香風采。學生讀到了經典的精華,讀懂了社會大書的內涵。校園豐富多彩的活動,興趣不同的學生都能找到自己活動的空間,讀“有字”書與讀“無字”書的相互結合。在讀書過程中,學生們體會喜怒哀樂等情感,改變行為習慣,提升個人氣質。
近幾年來,我們“衡小”在創辦特色學校過程中,確立“校園書香,厚德載物”的辦學理念,并付諸實踐,一步一個腳印,探索并踐行,從表層的物質文化,到淺層的行為文化,到內層的制度文化,直到深層的精神文化。我校今日之成功與收獲,應歸因于辦學理念倡導下的書香校園建設。全校師生在校園書香中建設學習型校園,發展和諧校園,促進了學生文化的浸潤、思想的深化、心靈的陶冶、品質的提升。我們深刻地體會到:“書香”是培養學生做大寫入的文化基礎,“閱讀”是學生走向書香人生的實踐保證,“創新”是我校走內涵與特色發展的成功之路。
責編 李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