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黃春燕老師結合語文學科特點,充分利用網絡課件,努力為學生創設“以信息技術為載體,學生為主體,思為核心,情為紐帶,練為手段”和諧多彩的教學環境,在教學過程中逐步形成“和諧、多彩、扎實、育人”的教學風格。我們可以從她執教的網絡作文課《給動物設計名片》中充分領略其教學特色。
網絡作文是新事物,沒有規律可循。作為這個課題的組織者和研發者,黃春燕老師積極探索網絡作文實驗之路,構建了“以現代教育理論為先導、以信息素養作支撐、以學科專家做后盾、以Intel未來教育為拐點、以研究促提高”的課題發展思路。她開展網絡作文教學實驗的總體教學思路是:小課堂、中課堂、大課堂結合,分階段形成模式。即在小課堂習作教學、在中課堂進行校園網互動交流、作文網頁展示,在大課堂(互聯網和博客)上發表。隨著網絡作文實驗的進程,學生網絡作文作品的形式也在不斷發展,經歷了學生作文幻燈片、班級網頁、博客寫作、創新并豐富品德課的教學形式、建立網絡作文博客圈、遠程協作6個階段,探索出“網絡作文實驗六步曲”。她建立的教學博客“作文奇葩”(現更名為遠程協作學習博客)是一朵凝聚師生心血的網絡作文之花,是見證教師和學生共同成長的博客,同時也宣傳學校信息化的進程。黃老師在“作文奇葩”教學博客開辟了“寫作小竅門”、“語文小常識”、“趣味識字”、“詞句段寶庫”、“造句學習園”、“篇章學步橋”、“經典范文庫”等系列知識板塊,充分發揮了博客的教育教學功能。
家是孩子成長的搖籃,而博客則可以成為描繪孩子們的喜怒哀樂,記錄下他們成長足跡的精神家園。它點綴著孩子們的精神生活,也改變著孩子們的學習與生活方式,是青少年成長道路上不可忽視的新生力量。為此,黃老師同時指導實驗班有能力的學生建立自己的博客,鼓勵學生充分發揮創造力運用博客寫作,美化裝飾版面,力求圖文并茂,提高視覺效果,充分彰顯個性,不僅讓學生相互交流,品評修改,分享佳作,定期檢查更新博客,還號召其他老師、學生和家長支持和關注學生的個人博客,給予評價和鼓勵,促進學生個人博客的發展,以便帶動更多學生建立個人博客,不斷推進網絡作文實驗。如今學校已建立56個博客,其中網絡作文樂園吸引了近500名喜歡網絡作文的伙伴參加,其中不僅有本校學生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伙伴。
對教學風格的追求意味著教學個性覺醒。黃春燕老師認為,語文課堂風格處在一個三維互動的結構中,即文本的文學風格,教師的個性色彩和學生的“兒童特征”,這三者在課堂中的相遇、聯系、碰撞、融合,形成了教師的教學風格,而這一個三維結構的內部特殊性及其價值,首先由學生的“兒童特征”決定,可將其稱為“兒童底色”。我們常說“小學語文”姓小,說明它的對象是兒童,是區別于其他語文教學的標志。所以,是否深層地契合學生的兒童特征,是否具備“兒童底色”,決定著教學風格的價值。語文教師該怎樣使課堂教學充滿時代感,以兒童的本色教語文,黃老師在《給動物設計名片》的案例里做了很好的詮釋。
一開課黃老師運用生動形象的課件以趣人手,創設帶學生到動物王國和喜愛的動物交朋友的情景,契合學生喜歡動物的心理特點,為寫作奠定了基礎。接著給學生欣賞為小白兔設計的精美的電子名片,把網絡作文與學生的生活經驗聯系起來,激發他們的寫作興趣和創作熱情。其間她不時參與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中,以親切的語言和恰到好處的點撥給學生引導和鼓勵,舉手投足中洋溢著對他們濃濃的愛,整節課師生都在融洽和諧的氛圍中暢游網絡作文樂園。
在設計動物名片的過程中,學生通過鍵盤組織語言和修改文章,調換句子順序、刪除或添加字詞句,用表格邊框、藝術字體、插入花邊、圖案、動畫來裝飾文章都很方便。與傳統的用一支筆、一張紙在文字世界里“闖天下”的寫作相比,不僅節省了時間,大大提高了寫作效率,而且沒有以往因為寫錯一些文字段落而不停撕紙的現象了。學生在老師指導下,用自己的智慧去搜集材料,通過創作、編輯、排版后看到自己設計的一張張圖文并茂、生動有趣的動物名片時,興奮不已,品嘗到了網絡作文快樂的滋味。
寫作教學的最終目不僅在于學生能寫出優秀的文章,更是通過寫作來陶冶學生的情操,使學生的情感態度得到升華,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黃老師的網絡作文園地就是一塊冶情的沃土,學生隨時都可以在里面擷取到自己喜歡的、合適自己的種子,通過智慧和汗水的澆灌,在網絡作文世界里開出屬于自己的作文奇葩。
責編 韋春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