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詩書氣自華,最是書香能致遠。讀書使人靈秀聰慧,讀書令人識趣明禮。自2003年以來,我校圍繞“校園書香厚德載物”的辦學理念,開展一系列卓在成效的讀書活動,沿著“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的思路,我們把書香帶進家庭,帶進社區,讓書香溢滿家庭,溢滿社區,共同營造一個良好的讀書氛圍,共同創建一個和諧的社會。
一、開展“親子共讀”活動,讓書香飄進家庭
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長的第一場所,書香門第歷來是所有家庭所向往的,為了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讀書氛圍,每學期,學校開展書香家庭“親子共讀”活動。活動的內容包括:為孩子創設一個良好的讀書環境;家長與孩子一起走進書海,購買健康有益的課外讀物;與孩子共同交流讀書心得開展“書香家庭”評比活動;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展示活動。
這項活動得到家長們的高度贊同,有些家長原來不太注意孩子的學習環境,以為一張飯桌,一張凳子就可以讓學生讀書、寫作業了,經過學校建議,很多家長重新為孩子布置新的家庭學習環境。在我們征集孩子們的讀書相片時,我們從他們的相片中發現很多孩子的學習環境十分溫馨,這樣的環境更能激發孩子們的讀書欲望。
購買書籍方面,學校提出“掏出父母的書費,購下孩子的前程”的建議,建議每個月至少新購5本書,同時,訂閱一些報紙、期刊。每個學生必備《三字經》《論語》《大學》《中庸》等經典書籍,為此,學校給家長們提供了100多種小學生閱讀的書目。學校的建議提到了許多孩子的心坎上了,四(2)班的蘇茂賢同學在自己的作文中寫到:“我每個月都可以到書城買書,現在我的小書柜里,經典書籍、優秀作文選、幽默大師、天文地理……各種各樣的書籍都有,它們是我的精神食糧。”多真切的感悟啊!
“讀書方恨知識淺,觀海才覺天地寬”這是讀書人的感悟,學校倡議一家人在一起讀書,既可以讀各自喜愛的書,也可以嘗試開展“我與孩子同讀一本書”的活動,一家人沉浸于書本之中,讓書香洋溢于整個家庭。在今年我校承辦的《熱愛祖國
唱響和諧》第十五屆廣西愛國主義讀書教育現場會結束后,我與二(4)班陳子儀的媽媽交流,她是廣西師范學院中文學院的老師,她說:“孩子剛開始讀經典的時候,我還擔心他們太小,可能會因為不理解其中的一些意思而覺得枯燥無味,后來,她讀了《三字經》等經典名篇后,饒有興趣地跟我講其中的故事,我覺得挺驚喜。在開展親子共讀活動中我和子儀經常交流一些問題,我覺得挺有意義。”是呀,親子共讀,其樂融融,那是多么幸福的時刻!
每逢重大節日,如“五一”勞動節,“十一”國慶節等,我也帶著自己的孩子與她們班上的同學相約書城,相約圖書批發市場,相約圖書館……其他家長和我有同感:與孩子們一起購書、讀書,徜洋書海,與圣賢為友,與經典同行,享受到購書、讀書的快樂,此情此境,讓人流連忘返!
二、開展“書香校園進社區,共創全國文明城”活動,讓書香溢滿社會
讀書是修身的必由之路,致知才能誠意,正心,而后才能提高我們的修養,構建我們的社會文明,真正把我們的國家變成一個具有文化底蘊的禮儀之邦。每學期,學校都組織開展“書香校園進社區”活動,學校把書香帶進社區,讓社區居民在耳濡目染中受到熏陶。
2005年3月24日,衡小和衡陽南社區共同舉辦“書香校園進社區,共創全國文明城”的主題活動。活動中,衡小的小才子小才女們把一場由《三字經》《詠鵝》《論語》等編排成詩朗誦和舞蹈精彩節目獻給了南社區的居民們,讓居民們飽享精神大餐。2007年6月19日,衡小和衡陽南社區再次聯手在南寧市被服廠舉辦了一場主題為“盛世話黨恩,攜手創和諧”的活動,同學們為社區的居民獻上了《南北賽詩會》和舞蹈《春曉》等精彩節目,再次把書香校園帶進了社區。
除了開展主題活動,學校把書香帶進社區的形式是活動多樣的。在新年前夕,在學雷鋒活動月,在重陽敬老節……同學們不會忘記還生活在貧困中的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和同齡小伙伴們,同學們和學校領導、老師們利用放學之余,為他們做好事,他們誦讀經典,講故事,表演節目,送去圖書,送去濃濃的關愛,讓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感受到社會的和諧,人間的溫暖。
共建和諧家園是我們現代社會的呼聲和追求。大力開展讀書活動,提高國民素質,正是對這一呼聲的回應。讀書使人寧靜,讓人明事理,辨是非,使人內心和諧,能讓人感受相處之道,和諧之美。如果我們的社會每個人都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那么我們的社會就必定會多一些文明,少一些愚昧;多一些和諧,少一些摩擦。
生活因書香的飄溢而更美,書香因社會的蓬勃發展而更濃。讓我們繼續努力,不斷開啟新的耕耘與播種,讓濃濃書香永遠飄溢在我們的家園,讓浸潤知識營養的孩子們更加自信地走向未來!
責編 鐘園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