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發展與技術的進步,電腦網絡與當年的電視一樣撲面而來,充滿了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為推動各領域生產效率的提高、現代化的實現以及集約型、節約型生產的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對于知識層次相對落后的農業領域來說,現代高科技的網絡技術也迎來了發展高潮,正逐步滲透到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給農民致富提供了更快捷更方便的途徑與方法。網絡這個“信息高地”為農民“淘金”提供了不盡的機遇,農民上網“淘金”的日子已經到來。
淘金網上填新人
21世紀進入了信息新時代,以計算機網絡為代表的智能工具,成為農業發展史上的“第三次革命”,正悄悄地改變著人民的生產和生活。

在日本,農業生產處于情況完全明確、高度有序的狀態,80%以上的農戶可以上網查找到所需要的農產品國內外供求信息,這些信息能夠準確到某產品1公斤的數量。比方說,一個生產胡蘿卜的農戶,上網查到胡蘿卜進口和出口的數量,胡蘿卜的國內總產量和總需求量,根據上述數字判斷出胡蘿卜生產供應過剩還是不足,從而調整生產和投入。在美國,農場主坐在計算機前的時間超過了在田間勞作的時間,網上視頻會議、網上談判、網上診斷等已司空見慣。比如,農場主對田間發生的病蟲災害不知如何應對時,可以用數碼相機拍下照片或者拿著植物葉片通過網上視頻求教于農技推廣實驗站的教授,馬上就能得到準確的解決方案。此外,衛星定位、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已開始應用于農業生產管理,顯著提高了生產與管理水平。
我國加入WTO以后,農業開始參與國際市場競爭,不掌握網絡這一最先進的現代化工具,不掌握國內外信息,競爭中不能知己知彼,就只能處于被動挨打的地位。目前我國農業在國際上就難以占據有利位置。
如果說五年前老百姓把上網和發Email看作驚奇和新鮮事的話,那么,五年后的今天農戶上網已經司空見慣并呈遍地開花的趨勢。五年前一個村有一兩臺計算機就不錯了,五年后的今天達到了十幾臺、幾十臺,甚至電腦村也不鮮見。因此,如何掌握計算機網絡這個最先進的工具,獲取全面準確的行業信息,爭取競爭中的有利地位,從而獲取可觀的經濟收入,是當前農民所要面臨的重要問題。
上網淘金抓信息
信息,簡單說,就是信號和消息。對于從事農業的廣大農民朋友來說,最關心的是農業信息。簡單說,農業信息是對農業生產、流通和消費起一定作用的信息。在農業信息中,農業工作會議、農業部門服務、農業要聞動態、農業政策法規等信息稱為農業政務信息;農業新品種介紹、農業技術管理、土地改良、病蟲害防治等信息稱為農業技術信息;農產品與農資市場價格、市場供求、市場分析預測等信息稱為農業市場信息。作為農戶而言,這三種信息都掌握才能全面掌握行業走向。
有人說,我只種好地就行了,掌不掌握信息沒什么用。這種說法顯然是不對的。
第一,干農業離不開信息。種什么,怎么種,賣給誰?首先是個信息問題。同樣種大白菜,有的品種好,有的品種差,收入大不一樣。種同一品種的大白菜,有的質量好,有的質量差,收入差別也很大。品種、質量都一樣,甚至產量也一樣,因上市時間不一樣,有的賺錢,有的賠錢,如2007年的大白菜市場盈虧差異就很大。這就是品種信息、技術信息、市場信息掌握的程度差異所帶來的。
第二,干好農業更離不開信息。掌握信息和不掌握信息的,先掌握信息和后掌握信息的,在競爭中的主動權不一樣,競爭獲勝的機會就不同。在農村,大家都有這樣一個體會,不少農戶看到別人賺錢了也去上同樣的項目,結果等你的產品開始上市的時候就開始賠錢了,原因就是你掌握的信息比別人晚所造成的處處被動。
第三,信息是資源、是財富、是生產力。勞動者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勞動者掌握信息的能力越強,掌握的信息資源就越多,其勞動能力就越突出,生產水平就越高,其創造財富的機會也就越大。我們看看農村先富起來的,往往不是過去勤勤懇懇、埋頭苦干的,而大多是腦筋活絡、信息靈的那部分人。前些年,招遠一位村民上網查詢旅游知識時,查到大連的城市綠化需要很多花草樹木,于是預測煙臺等周邊城市也會很快進行綠化,將需要大批花草樹木,馬上在村里建起了花木基地,帶動全村走上致富路。
網絡淘金最便捷
網絡是繼報刊、廣播、電視之后的第四大宣傳媒體,與傳統媒體相比,具有信息海量、互動性強、傳播速度快、傳播范圍廣、傳播成本低等明顯優勢。截止到2007年底,我國農業網站達1萬余家,各種農業信息應有盡有,信息量如無邊的大海。網絡聊天、網上信息發布,可即時互動,現在中央電視臺在電視直播中也借助網絡連線和觀眾開展互動。我國小煤窯事件、美國9.11事件都是通過網絡第一時間報道出來的,十分快捷。一個電視廣告要花費成百上千萬,而做個網絡廣告或者宣傳網頁,讓想和你合作的人能找到你,費用十分低廉,不用1萬塊錢,甚至花幾元錢照樣找到你想要的客戶。這種宣傳推介方式特別適合老百姓。因此,上網獲取信息、發布信息是您明智的選擇。
那么,農民朋友上網以后如何去淘金呢?
第一,上網瀏覽查閱。上網后,登陸農業信息網站,如中國農業信息網、山東農業信息網、煙臺農業信息網以及各專業網站,如煙臺蘋果網、章丘大蔥網等等,瀏覽與你從事的農業產業密切相關的內容。比如蓬萊一位種葡萄的農民,2005年和周圍幾個村的農戶成立了葡萄專業合作社,從網上查閱到省政府對專業合作社項目資助的信息后,及時提出申請,從而得到了20萬元的無償援助。
第二,上網咨詢交流。利用網絡的互動性和專家進行在線交流或視頻交流。如,套袋葡萄掉粒為什么?桃子未成熟就落果咋回事?蘋果樹葉黃了是什么原因?柿蟲病怎么防治等等,通過咨詢可以很快地得到專家的指點或給你一些參考性意見。
第三,上網搜索查詢。利用新浪、搜狐、谷歌、百度等搜索引擎即可以搜索到你所需要的知識、客戶,也可以利用搜索引擎推銷自己。“葡萄為什么掉粒?”你把這條信息在搜索引擎里搜索的話,可能得到幾十條答復,根據自己果園的癥狀去對照就能找到答案。漢語字典、英語字典、漢譯英等等應有盡有,一般問題都能解決。萊山區農業局把“萊山大櫻桃”掛上了新浪搜索引擎并排在前三位,客戶只要搜索大櫻桃就能找到萊山,于是帶動了大櫻桃銷售,推介后與推介前相比客戶成倍增長。

第四,上網招商推介。上網招商的方式有很多,可以在目標市場的網站上發帖子,可以在農業部“全國供求信息聯播一站通”上發布供求信息,也可以自己制作網站網頁。萊陽趙家埠子村就是在農業部“一站通”上發布了供求信息,結果引來了美國的客商,使本村圓蔥不僅全部銷售出去,而且每斤比周邊多0.1元,全村多增收20多萬元。牟平高嶺鎮在“一站通”上發布了黃蜜桃信息,引來了上海客商,在該鎮建起了幾千畝的黃桃基地。萊州一家以種植仙客來為主的花農,自己制作了網站并翻譯成英語掛在搜索引擎上,結果引來了荷蘭客商,買賣越做越大,每年純收入都在60萬以上。
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有用,更不是只要拿來就能使你致富。在這里,筆者想給意圖上網淘金的農民朋友也提個醒,選擇網上的信息,要從信息的時效性、有用性、準確性、全面性和延伸性上來把關,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更不能揀到籃子里便是菜。要注意信息陷阱,通過不同渠道進行信息比較來判斷正誤。有用的信息,整理以后再進行延伸性分析,才能形成“信息高地”,最終用于實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