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洲,荷蘭是一個林業小國,但是,荷蘭的種苗業卻十分發達,產值近12億荷蘭盾(約合50億元人民幣)。其中大約35%在國內銷售,65%出口到世界70多個國家。1998年,荷蘭以9.3億荷蘭盾的出口額,坐上了世界林木種苗產品出口第一把交椅。
荷蘭的樹木栽培已有500多年的歷史。17世紀,荷蘭的觀賞苗木開始出口到歐洲乃至世界各地。 最近10年,荷蘭的苗木栽培又有了很大的發展。全國共增加了大約1000名苗木栽培工作者,苗圃面積也增加了大約4000公頃,10年間,苗木產值增加了60%。目前,大約有5000名苗木工作者活躍在1.2萬公頃的苗圃中。
荷蘭的種苗業以品種齊全而聞名,整個荷蘭培育的種苗品種大約為2.5萬種,從原始材料到成品大苗,各種規格的產品應有盡有。荷蘭的種植商們幾乎可以滿足世界各地客戶提出的各種需求。也正因為如此,荷蘭成了世界苗木第一出口大國。荷蘭的苗木生產主要面對兩個市場:庭院綠化和市政綠化。在苗木市場上,庭院綠化用苗約占整個市場份額的55%,城市綠化用苗占45%。
荷蘭苗木在國際上獲得了很大成功,是基于幾個重要因素的組合,即組織、知識、分銷、服務、促銷和品種。荷蘭的苗木生產商和銷售商聯合起來,共同聚集在荷蘭樹木栽培聯合會的旗幟之下。這個組織有力地維護了種苗企業的利益。在荷蘭樹木栽培聯合會的指導協調下。生產商與銷售商一直保持密切的接觸,雙方為栽培技術和市場調查、信息及促銷活動共同投資,確保自己在市場上立于不敗之地。
除了組織上的支撐,生產商栽培苗木的專業知識也是他們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荷蘭種苗的生產知識和技能來自于幾個世紀的長期積累。此外,荷蘭的種苗市場分工十分專業,生產商一般不從事銷售活動,銷售商一般不直接進行種苗生產。這樣就能使雙方都能集中精力研究自己領域的技術問題,從而保證栽培者都有很高的專業水準。
對于荷蘭這樣的苗木出口大國來說,一個有效的分銷結構和優化的信息設施是十分重要的成功要素。所以,荷蘭在生產和銷售的各個環節,都應用了大量的先進科學技術,以保證種苗運送到客戶手中時仍完好如初。
荷蘭的種苗企業具有很強的服務意識,這種意識表現在他們對產品質量的高度重視上。荷蘭的所有種苗產品都要經過一個獨立組織的嚴格檢查,確保產品質量。當然,良好的促銷活動和規格齊全的苗木品種也是荷蘭苗木業成功的重要因素。除了以企業為單位開展產品促銷外,早在1952年,荷蘭的苗木生產商和種植商們就創建了一個專門進行苗木促銷的組織——荷蘭植物公關協會,每年在國內外進行荷蘭種苗的整體促銷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