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泰國百分之百B級白米的每噸售價漲破1000美元的大關,漲幅超過5%。這種環球指標性的米價,從1月初的383美元,至今暴漲了將近兩倍,使世界最大白米輸出國泰國的出口商警告,如果印尼和伊朗進場吸購,將使米價再度飆升。據路透社調查五家出口商的結果,顯示離岸價(FOB)從上周的每噸950美元左右,漲至本周的1000美元到1080美元。
亞行表示協助解決亞洲糧食危機
本刊訊 亞洲開發銀行總裁黑田東彥今天在馬德里表示,亞銀將提供“相當大”數額的預算支援,協助受糧食價格飆漲影響國家。糧價飛漲已影響到亞洲地區十億人口。為期四天的亞銀年會今天在西班牙首都馬德里揭幕,黑田在記者會上表示,這些貸款將可協助各國補貼供應窮人的主要糧食價格。
國內多處海關發現糧食走私
本刊訊記者4月28日從海關總署獲悉,近期在國內多處海關,都發現了糧食走私情況。在廣東拱北海關,出現了有“水客”零星走私糧食?!岸鄶凳沁吤衩咳諄硗谒希S身攜帶幾十斤糧食偷運出境?!睆V東海關人士對記者說。記者從海關了解到,目前查獲的糧食走私以邊民、水客在邊貿時夾帶為主,尚未查獲大規模向境外走私的情況。
全球變暖讓糧荒雪上加霜
本刊訊有關科學家日前表示,為了種植足夠的大米、小麥和其他農作物而憂心的農民可能要面臨新的挑戰——全球變暖問題。需求的增長,氣候的變遷和糧食產量的變化使得糧食價格走勢更加變幻莫測。按照目前的預測,由于全球人口將在2050年前從66億升至90億,屆時世界對谷物的需求量將增加50%。
國際稻米研究所提出九項策略
本刊訊總部設于菲律賓內湖省的國際稻米研究所 (IRRI),在一份報告中就米價高漲問題,向各國政府及國際機構提出九項短期及長期解決策略,希望能讓全世界貧民都有飯吃。國際稻米研究所在題為“稻米危機,如何因應”的報告中說,全世界約有11億人口每天生活費不到一美元,這其中又有三分之二是住在吃米的亞洲國家,貧民必須所得的三成至四成用于買米,米價的飆漲已令這些人吃不消。
一季度城鎮職工平均工資名義增長18.3%
本刊訊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國城鎮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6524元,同比名義增長18.3%,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0.5個百分點。一季度,城鎮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上漲7.8%。扣除這一價格因素后,一季度城鎮職工平均工資同比實際增長9.7%,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5.2個百分點。專家指出,一季度城鎮職工平均工資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實際增速均出現大幅回落,主要原因是高通脹侵蝕了居民收入的實際購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