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經濟縱橫欄目4月30日發表文章《世界糧荒恰恰凸現中國“大躍進”五十年來的變化》。就糧食而言,今天的中國與50年前有什么不同呢?
文章指出,世界糧食危機已是定論。聯合國糧農組織說,至今已有37個國家爆發糧食危機。糧食價格暴漲,許多國家釋放儲備糧以取利,導致世界糧食儲備降到30年來的最低點,只夠維持53天,遠低于去年初169天的水平。這次世界糧荒對中國卻沒有明顯的影響。不僅中國的媒體這樣說,國際上也是同樣的看法。比如,中國著名經濟學家、未來世行副行長林毅夫說:“目前來講,我們中國受到的影響是最小的。”德國一些報紙也有類似說法。原因之一:中國連續4年農業豐收;原因之二:中國的糧食儲備占當年糧食消費總量的比例已超過了35%,大大高于聯合國糧農組織17-18%的糧食安全線,中國現在擁有1.5億至2億噸的儲備糧,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一倍。原因之三:中國從2000年以來的8年里,除2004年外,已實際成為谷物凈出口國,雖然中國還是“農產品進口國”。
文章認為,這幾年來,只要世界上有什么東西漲價,中國以外、尤其是西方的媒體就會聯系到中國,無論是牛奶、鋼材還是能源。但是,這次卻不是中國在那里說,而是世界上較普遍地表示,中國對這次世界糧食危機不僅沒有造成多大影響,甚至可能起到相反的、積極的作用。也就是說:中國不僅沒有成為世界糧荒和糧價上漲的促進者,它反而起到了相當的穩定作用。
1958年大躍進之后,中國進入了自然災害,持續三年之久。這里就涉及到了一個“自然問題”:中國人口那么多,如果一旦國內糧食、食品一下子供應塌陷,恐怕集世界的力量也救不了。自古以來,“民以食為天”,從中國歷史上可以看到,自然災害和糧食的嚴重短缺經常成為改朝換代的起因。現在中國的人口比當時的“六萬萬五千萬”正好多了一倍,那么為什么現在世界出現糧食危機,中國卻不受什么影響,甚至對全世界能起到一定的穩定作用呢?文章提出了大不相同的四大原因。
原因之一:中國經濟大發展了。在市場經濟的軌道上,中國發展很快,這是眾所周知的。但是眾所周知的還有:中國農業的發展遠遠跟不上工業和服務業等方面的發展。現象:農民不愛種地了;農民到城里去打工去了;農村土地大量地被征收,變成城市,或者變成工廠了。可是,盡管如此,中國的農業還是發展著的,由于跟農業配套的許多行業的發展(比如食品工業、運輸業、化工業)更快,農業的發展不再像幾百年前或者五十年前那樣完全由老天爺來決定命運了。于是,農業的發展雖然速度遠不如工業,但也能保持相當不錯的發展。
原因之二:隨著人們不斷地富裕起來,中國人的食品結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中國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發表在中國經濟時報上的一篇文章指出:中國有些城市的“大米消費量還呈現逐年下降趨勢”,同時,“食用油、肉禽蛋奶和精加工食品消費需求迅速增長,由此導致油料作物和生產肉禽蛋奶的飼料糧需求大幅增加”。在糧食中,玉米和大豆消費需求不斷較大幅度地增長,而稻谷的消費需求則出現下降。客觀地看,中國人對食品需求的這種“結構性變化”確實對世界有很大的影響,一方面,中國對“富人食品”需求的增加導致世界市場上的需求增加;另一方面,中國對“普通食品”(直接食用的糧食)的需求不增而反有一定的下降(在人口大量增加的同時),對世界市場上這方面的價格有穩定作用。后者對第三世界(包括中國在內)起到的作用是很大的。而這兩方面的趨勢必然都會不斷加強。
原因之三:中國人的儲備意識加強了。近三十年里,中國人有兩大意識獲得了極大的加強。一個是冒險意識,另一個是儲備意識。股票就是個最好的例子。中國民眾有了錢不再傻守銀行,而是拿出來買股票,這既是冒險意識,同時也是儲備意識。民眾如此,國家也一樣。這些年來,人們不斷地讀到,中國的外匯儲備升到了世界第一,又增加了多少。現在又讀到,在世界糧荒發生之際,中國卻有著充足的糧食儲備。能源方面同樣如此,中投公司、中石油公司等向全世界出擊,要獲得足夠的能源,走在消費的前面。這確實是很大的變化。雖然中國經濟起飛,發展迅速,農業也被帶了上去,但誰也保不準是否會發生特大的、嚴重影響農業收成的自然災害或其它災害。沒有足夠的儲備,哪天中國如果嚴重缺糧,全世界傾倉而出,也救不了多少。人口太多了。
原因之四:市場經濟化的深度作用。一方面,中國發生了上面已經提到的許多實際上是不利于農業發展的因素,但另一方面,西方注意不夠的是:中國的農業也在不斷的企業化和國際化的過程之中。三十年來,也許更多的是近十年來,中國出現了許多夠規模的農業企業,他們不僅在中國國內搞“吞并”、開荒、搞“大農業”,而且已經走向了海外。比如新天集團在古巴搞的水稻農場項目,開發土地5000公頃,解決了古巴的糧食短缺問題。這些集團還到南美、澳洲和俄羅斯等國家去開荒種地。有些中國企業家也來到德國租地種菜。農業部貿易促進中心副主任謝國立近日也對記者說,中國農業目前已經具備“走出去”的技術優勢。這個市場經濟化和國際化的走向,不僅對中國農業的“缺失”起到了填補作用,而且對整個結構會帶來深刻的改造作用,對市場會起到穩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