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雞蛋,會重蹈2007年豬肉的覆轍嗎?全國最大蛋雞飼料生產企業——河北興達飼料集團總經理李恒華擔心,答案將是“可能”的。
今年春節之后,李恒華的心就越來越沉。“去年豬肉漲價的現象,可能將在雞蛋行業重演。”4月11日接受采訪時他說,如果任憑飼料等養雞成本提高,“今年8月,我預計雞蛋價格翻一倍是有可能的。”目前當地雞蛋價格是2.8元左右。
李恒華說話直率,此前當溫家寶總理視察興達飼料集團時,他也說出了上述擔心。河北是全國蛋雞第一大省,如果李恒華的擔心成為現實,蛋價對CPI漲幅的助推將更加明顯。
飼料行業原料漲價之憂
在去年蛋價沖高的情況下蛋雞行業收成不錯,正常年份一只雞每年能賺10元左右,而去年一只雞能賺到30元。可最近僅在幾個月內,蛋雞養殖的10元利潤不但消失,而且快速走向了虧損。
為何短短的時間內蛋雞養殖就“冰火兩重天”?除正常行業動波價格影響外,玉米價格日趨高漲是重要原因。
4月11日,回憶起去年的玉米收入,河北省沙河市善下村農民任立君喜上眉梢。去年他家種了7畝多玉米,每斤0.82元的好價格,他賣了11000多斤給離家幾里之遙的興達飼料。后者年產能120萬噸,去年實際產銷量86萬噸。
然而任立君的喜,正是李恒華的憂:“每年新玉米上市后,價格都會降低,此前一般每斤0.6元,上市后會降到0.5元。”可去年秋季新玉米上市之后,玉米價格不但沒降,還一路飆升。
2007年下半年,玉米“一天一個價,每天漲幾分”,在邢臺,玉米價格最高達到每斤0.84元和0.85元,隨著近期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施行,玉米價格才略有回調。
玉米是我國主要出口糧食品種之一,年出口量達到300萬~400萬噸。就在去年秋季新玉米上市之時,國際市場玉米價格也開始風生水起。為保證國內需求,從2007年12月20日起,我國取消了玉米出口退稅。
“玉米價格增長的大背景當然是中國不斷增長的需求。”艾格農業糧食分析師馬文鋒告訴本報,其實從2003年10月起我國玉米價格就開始逐漸走高。同時,“之前是人畜爭糧,現在是人畜車爭糧。”李恒華告訴記者,大量乙醇、淀粉等玉米深加工項目的興建也對玉米漲價推波助瀾。
年產400萬噸的邢臺是玉米大市,興達飼料每年采購玉米約50萬噸,可李恒華說其所需的玉米邢臺不能滿足,每年都要從山西、河南等地買一些,因為本地還有三四個產能共近百萬噸的玉米淀粉廠。
蛋雞飼料中玉米占成本的60%,玉米價格是蛋雞飼料行業最敏感的數據。當然,除玉米外,去年下半年以來,蛋雞飼料中所需的其他原料價格也大幅上升,豆粕由每噸2200元漲到了4000元,提高了80%;棉粕由每噸1300元漲到了2400元,提高了85%;蛋氨酸由每噸23000元漲到48000元,提高了108%;復合維生素由每噸40000元漲到了85000元,提高了110%。這些原料價格的上漲給蛋雞飼料行業帶來了沉重打擊。
按照行業慣例,每年夏季前蛋雞飼料行業都是在賠錢運作,只是為維持企業規模,但在新玉米上市后的一個月內就能把一年的利潤賺出來。可去年,“不該掙錢的時候沒掙錢,該掙錢的時候也沒掙錢。”去年11月,興達生產飼料3萬噸,這是其歷史上最高產量,本以為會小賺一筆,但結果一結賬,賠了69萬元。
“小蛋雞飼料企業都支撐不住了。”李恒華對記者說。在邢臺市蛋雞飼料企業最多時有200家,現在只有四五家,“也不是完全死了,而是在等待時機”,等待原料價格合適的時“春風吹又生”。
養殖行業利潤兩頭受擠
飼料行業在受到巨大壓力后,開始把自己的壓力向下游養殖環節轉移。
興達飼料由去年同期的每噸1600元,漲到了每噸2000元。但這個漲幅并沒有讓李恒華賺錢。他說,“飼料原料價格平均漲了30%左右,而飼料價格只上漲了25%。”飼料產品漲價的速度跟不上原料漲價的速度,在玉米價格達每斤0.8元的情況下,每斤飼料售價1元,“只能保本”。
與此同時,原本喜悅的任立君等,也開始高興不起來了。因為他還是個養雞戶。他所在的沙河市善下村,大部分農民在種植玉米的同時還養殖蛋雞,這種情況在北方農村大量存在。沙河市是河北的養雞大市,最高曾有1000多萬只存欄蛋雞,最低時也有800萬只,去年是900多萬只。僅善下村就有三四十萬只的規模,走在小村街道上,滿眼都是雞舍及各種蛋雞飼料廣告。
細心的任立君每次購進飼料,都要把價格記錄下來,他的賬本上記錄著去年6月以來的飼料價格變動情況。在去年6月到9月間,蛋雞飼料價格都穩定在每斤0.8元多,但10月份驟然漲到了0.9元多,11、12月漲到1元多。可是此時雞蛋價格卻在快速下降,去年春節前每斤雞蛋達到3.8~3.9元,現在每斤只有2.8元左右。受各種因素影響,最近消費者對雞蛋的消費熱情有所下降,李恒華認為這是重要原因。
在飼料成本上升和雞蛋價格下降的夾擊下,養殖戶的利潤空間迅速縮小。任立君給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現在每斤飼料是1.02元,3斤飼料會生成出1斤雞蛋,而他每斤雞蛋的售價只有2.85元,每斤雞蛋要賠0.21元。這還不算人工及疫病防治等成本。
“搞預混料的是博士水平,搞濃縮料的是碩士水平,搞配合料的是本科水平,而養殖的農民只是初中生水平,這樣的產業鏈條中終端最脆弱。”李恒華分析幾種喂養蛋雞的模式說,農民養殖戶承受風險能力最弱,而且看不到行業的長遠未來。
不堪重負的任立君被迫作出了一個選擇:賣雞,并且是雞齡300多天、正處于產蛋高峰的雞。在善下村,目前蛋雞淘汰竟然有2/3之多。據興達飼料的調查,沙河市蛋雞淘汰率為30%左右,養殖密集區達到了40%。河北華裕種禽公司(下稱“華裕種禽”)副總經理王永安也同意這種判斷,春節后在他走過的湖北、廣東、遼寧等省,都出現大面積淘汰蛋雞的情況,河北情況尤其嚴重。華裕種禽是我國第二大蛋雛雞的供應企業,年銷售額達4000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2007年豬肉價格飛漲之前的2006年,養豬行業也上演了類似一幕。
CPI上漲壓力
蛋雞的大面積淘汰,將對未來雞蛋價格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
“玉米價格今年秋收后預計還會有所提高。”馬文鋒對記者說。李恒華也認為雖然近期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威力初顯,但玉米價格大幅回落可能性不大,因此飼料價格下降可能性也不大。
隨著疫病的消失,雞蛋消費量將逐漸恢復,而此時雞蛋的生產量因蛋雞大面積淘汰而處在較低水平,“雞蛋價格肯定要上漲”,李恒華分析說。尤其嚴重的是,現在大量淘汰的是處于產蛋高峰的雞,即使現在大量補欄,也需要3到4個月才能產蛋。他預計8月份雞蛋價格將上升到一個較高水平,王永安亦表示認可。
去年下半年以來,國內CPI漲幅一直處于令人擔憂的高位。毫無疑問,如果雞蛋價格提高,CPI上漲的壓力將有所加大。
不久前,溫家寶總理也視察了華裕種禽。玉米價格上漲等造成的蛋雞養殖困境,也讓華裕種禽深受其害。“我們現在都不賺錢。”王永安對記者表示,正常年份每月銷售蛋雛雞達250萬只,現在只有150萬只;雛雞的價格也大幅下降,去年行情是每只3.2-3.3元,現在只有2.8-2.9元。
好在并非都是壞消息。國家對經濟和民生問題的重視程度和掌控能力正在提高,就在不久前,溫家寶總理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當前總體經濟形勢比預想要好,將“把握好促進經濟增長與抑制通貨膨脹的平衡點,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