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富貴病”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野菜被認為是沒有污染、天然又富有營養的產品,因此備受青睞,成為人們餐桌上的“新寵”。 專家提醒人們要有正確的“野菜觀”。偶爾吃吃野菜,換換口味無可厚非,但野菜不能替代家種蔬菜。況且野菜也不全都是“綠色食品”,一些在污染的環境下生長的野菜“近墨者黑”,食之同樣對人體有害。
●野菜不等于綠色與健康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和營養工程學院何計國副教授表示,現在市面上和飯店中供應的野菜多半是人工種植的,并非在野外條件下生長。而“綠色食品”是指按特定生產方式生產,并經國家有關的專門機構認定,準許使用綠色食品標志的無污染、無公害、安全、優質、營養型的食品。很多種植的野菜并不一定能達到這個標準。
此外,天然野菜也并不代表沒有毒害,自然生長的野菜為了適應野外的惡劣環境,在長期的生長繁衍過程中,會產生某些毒性物質,以抵御外來侵害。比如,香椿可富集亞硝酸鹽,多食就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嚴重的可能導致死亡。
●郊區野菜不能挖
城郊田地里的野菜雖然看上去總是油綠的,但實際上農民都會噴藥防病蟲害,致使生長在其中的野菜也受到農藥污染。有的野菜生長在工業廢水流經的草地或生長在馬路兩旁,因遭受廢水、汽車尾氣等污染,導致其汞、鉛等重金屬含量及其他有害物質含量高,食用后很容易中毒。所以食用野菜應有所選擇,最好不要自行采摘,也不要盲目相信一些商家的夸張宣傳。
●哪種野菜適合你
選擇野菜要因人而異,有些野菜如苦菜、蒲公英本身就是藥用植物,有解毒敗火作用,不適合陽虛胃寒者,即使是身體正常的人,過量食用也會損傷脾胃。我們提醒您,不是每種野菜都可以吃,而且有些人并不適合吃野菜,今天的你,切莫中了今天的綠色謊言。
●薺菜緩解眼干澀
中日友好醫院營養科主任楊勤兵說,薺菜含有大量的胡蘿卜素、B族維生素和維C、鈣、鐵含量也較高,具有清熱止血、清肝明目、利尿消腫的功效。干眼病辦公族多吃薺菜可緩解眼睛干澀。
在春天常見的種植蔬菜中,菠菜、竹筍等都含有一定的草酸,薺菜的草酸含量相對較低,所以薺菜中的鈣、鐵等物質相對也更易被人體吸收。但由于薺菜性涼,脾胃虛弱者不宜食用,尤其是大便不成形、經常比較稀的人。
●蕨菜與菌菇搭配 排毒又降壓
市場上的蕨菜大多是真空包裝的腌制品和干品。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和營養工程學院何計國副教授說,這類包裝的蕨菜在營養損失上,特別是維C損失上已做到最低,肥胖高血壓者可多食。蕨菜富含氨基酸、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其中的某些礦物質成分能擴張血管,降低血壓,高血壓人群多吃能很好地控制血壓。蕨菜還可以止瀉利尿,所含的粗纖維能促進胃腸蠕動,具有下氣通便的作用,能清腸排毒。配合一些菌菇類烹調,營養搭配最為合理。同樣,蕨菜也性味寒涼,脾胃虛寒者不宜多食。
●馬齒莧常食保護血管
中華中醫藥學會微量元素分會副理事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營養科副主任趙霖介紹,生活在地中海地區的人,由于飲食中經常有馬齒莧,心臟病的發病率很低,是世界上長壽地區之一。因為馬齒莧中含有豐富的ω-3脂肪酸,能抑制體內膽固醇和甘油酸脂的生成,降低心血管病的發生幾率。
一般來說,不飽和脂肪酸在深海魚油中含量較多,在豆類、堅果類食品中也含有一些,大多數蔬菜中含量都較少。馬齒莧中還含有高鉀,可有效地保護血管免遭侵害。中老年人以及“三高”(高血壓、高脂血、高血糖)人群,適合多吃馬齒莧。同時,馬齒莧味酸性寒,具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等多種效用,同時還有益氣作用。
●莧菜促生長
莧菜是較為常見的一種蔬菜,在很多超市和農貿市場上都可以買到。莧菜中所含的胡蘿卜素、煙酸比茄果類蔬菜高兩倍以上;鈣、鐵含量是鮮菜中最多的,其鐵含量比菠菜多1倍、鈣含量比菠菜多3倍。而鈣是組成牙齒和骨骼的主要元素,鐵可以合成血紅蛋白,有造血和攜帶氧氣的功能,這些都對青少年的成長發育很有幫助。
莧菜的葉子和其種子里含有的豐富的賴氨酸,還是人體必需的十八種氨基酸之一,對人體健康,尤其是對青少年的生長發育非常有好處,適合常吃。
●香椿可潤膚
中日友好醫院營養科主任楊勤兵表示,香椿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E,還含有優質的蛋白質,磷、鐵等,其特殊香味是內含的香椿素等揮發性芳香族有機物,可健脾開胃,增加食欲,還具有解毒作用,這些油質揮發物也能潤澤皮膚,女性多食可有美容駐顏的作用。
但由于香椿中亞硝酸鹽的含量較多,食用時要注意。有資料表明,每千克香椿芽中含有30毫克以上亞硝酸鹽,老葉中含有亞硝酸鹽達每千克53.9毫克,易使人發生亞硝酸鹽中毒。所以食用前一定要用開水燙一下,以減少亞硝酸鹽含量,而僅用鹽水腌過的香椿并不能降低亞硝酸鹽含量。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香椿屬于“發物”,患有慢性腸胃病的人,比如患有慢性腸炎、痢疾者,就不適合多吃香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