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加工,尤其是精深加工,是延長農業產業鏈,提高農產品附加值,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環節。筆者近日先后訪問了德國德樂飲品配料有限公司、北德果蔬花卉批發市場等地,對歐洲農產品加工技術和科技管理進行了專項考察。
在考察過程中,德國農產品加工企業普遍重視高新技術的研發創新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
德國的德樂飲品配料有限公司主要從事食品香精、香料和飲品配料的研發生產。這家企業依靠幾代人的艱苦創業,現已發展成為擁有30多個子公司、年營業額達70多億歐元的跨國大公司。公司高級研發人員達100多人,儀器設備精良。公司研發中心每年推出200多種新產品、新工藝,從而保證公司在飲品配料領域的世界領先地位。
注重科技支撐作用的特點也表現在德國的果品產銷領域。據北德果品研究所的斯坦爾博士介紹,德國政府和果農都感受到來自意大利、荷蘭、智利等國外果品的巨大競爭壓力,所以不斷加大科技投入,增強市場競爭力。
研究所根據果品商協會的技術需求提出每年的研究項目和經費預算,經費由果品商協會提供,從核果類、仁果類、梅類、草莓類、有機果品種植技術和采后貯存技術等六個方面開展研究,并及時通過技術培訓、編寫技術手冊、現場指導和電話咨詢等方式為果品生產經營者提供技術服務。
在考察中,筆者看到無論是果品加工企業還是制糖企業,普遍具備現代企業水平。如德國的北德糖廠,雖然是由當地甜菜種植者建設的“鄉鎮企業”,但是其年加工甜菜能力達170萬噸,甜菜經貯運、清洗、制糖、精加工,產品直供雀巢、可口可樂等名牌企業,糖渣又被制成飼料、酒精和農藥清洗劑等產品,實現了農產品精深加工的增值最大化。
走進企業,廠區整潔有序,設備工藝先進,全部微機化控制,在終端包裝車間還看到了世界最先進的智能機器人包裝線。
考察中我們注意到,當地政府和企業協會共同參與管理的模式,對我們有一定的價值。
例如,德國薩克森州漢諾威農業協會是半國有半民間性質,既有質量監督、抽查和評估的政府職能,同時又有第三方社會監督作用。
德國漢堡果蔬花卉批發市場也是政府投資修建,由政府和經營者共同管理的。據負責市場管理的政府官員介紹,這樣對貫徹落實政府法規政策,保護生產者和消費者利益,客觀公正開展監督評估有獨到優勢。 (明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