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災或推高物價 加息可能性增大
本刊訊國泰君安證券6月16日提供的研究報告稱,由于糧食價格仍具有補漲壓力,且6月以來南方多省的暴雨天氣可能抬高蔬菜等食品價格,預計6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漲幅較難低于7%。此外,鋼鐵、煤炭等漲勢未改,或助工業品出廠價格(PPI)創出新高。迫于嚴峻的通脹壓力,中銀國際近日也預告稱,短期內繼續回籠流動性仍將是中國央行的主要措施,所以預計央行可能溫和加息,或者再度提高存款準備金率,繼續實行從緊的貨幣政策。
陜西2000萬畝農作物受旱
本刊訊高溫少雨導致陜西省2000萬畝農作物受旱,34萬人飲水發生困難。陜西省防汛總指揮部6日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各地立即啟用一切水利設施,確保農民夏播用水。陜西省氣象局專家稱,陜西省旱情將持續發展和蔓延。新華社報道,據陜西省氣象局介紹,陜西省衛星遙感干旱監測顯示,截至目前,陜北大部和關中大部出現了輕到中旱,重旱零星分布在陜北北部和渭北東部局部地區。陜西大部分地區5月以來降水持續偏少,而平均氣溫普遍偏高,月降水總量與常年同期相比,全省大部偏少六至九成。
新疆草場爆發蟲害
本刊訊進入5月份后,受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西伸北挺的影響,新疆的最高氣溫和平均氣溫均突破同期歷史極值,出現38年來罕見的高溫天氣。6月上旬平均氣溫達到了26.5℃,僅次于1962年,居歷史第二位。持續的高溫干旱,造成了新疆農牧交錯帶的草場大面積爆發蟲害。
災區重建實行特殊土地政策
本刊訊國土資源部日前下發《關于實行保障災后恢復重建特殊支持政策的通知》,明確要求在繼續做好地質災害隱患排查的同時,在四川、陜西、甘肅、重慶災區重建實行特殊土地政策,全力支持保障災區恢復和重建。
《通知》規定,災區可以采用行政劃撥和協議出讓供地政策。凡利用政府投資、社會捐助以及自行集資為受災群眾建設非商品住宅的用地,可以比照經濟適用住房政策劃撥供應用地。對采取BOT、TOT等方式建設的經營性基礎設施、公益設施用地,市縣人民政府可以采取劃撥方式供地。對按規劃需要整體搬遷的工業企業,市縣人民政府在收回其原土地使用權的基礎上,可采取劃撥方式供地。規劃易地重建的村莊需要使用本集體之外的集體所有土地的,可進行土地所有權互換調整;需要使用國有土地的,可劃撥供地,并規定市縣人民政府可根據實際情況降低地價標準出讓。
全國已收獲小麥2.85億畝機收率達81.5%
本刊訊截至6月15日,全國已收獲小麥2.85億畝,占夏收面積的八成以上;其中機收面積超2.32億畝,機收率81.5%;當日投入聯合收割機9萬臺,日機收小麥550萬畝。安徽、河南、江蘇三省麥收基本結束;山西省收獲小麥790萬畝,占七成半;山東省已收4110萬畝,過八成;河北地區受大規模降雨影響,收獲速度放緩,已收2130萬畝,近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