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息 在全球金融海嘯沖擊下,中國東部沿海一些企業(yè)提前“入冬”,面臨關閉、裁員和減薪,而最先感受到寒意的,是來自內地的農民工。
最近一個多月來,合肥、重慶、武漢、長沙、南京、南昌等地的火車站反常地迎來大批客流,其中不少是年關未至卻提前返鄉(xiāng)的打工者。
調查顯示,今年下半年,在全國2.1億農民工中,已有數百萬人提前返鄉(xiāng),湖南、河南、江西、四川等省份的農民工返鄉(xiāng)率明顯增加。
在浙江,9月以來,寧波、溫州、金華等地的火車站人流不斷。金華火車站介紹,10月下旬,該站每日客流量比往年多了20%。另有消息稱,浙江500萬農民工,提前回家過年的接近100萬人。而在廣州火車站,近期往四川、重慶、江浙一帶的客流量也明顯增加。
11月13日,在溫州火車站,記者見到家在貴陽的農民工侯某,他說自己是去年春節(jié)來溫州甌海區(qū)一家鞋廠打工的,“現在鞋廠關門了,跟我一起上班的30多人,還有60多個老鄉(xiāng),現在都回家了?!睋刂菔薪涃Q委估計,該市關停的中小企業(yè)約為8%。
有專家分析,隨著“外需”環(huán)境惡化,沿海一些地區(qū)的制造業(yè)形勢嚴峻,農民工回鄉(xiāng)將呈增加之勢。
金融風暴累及農民荷包
據分析,對中西部許多地區(qū)來講,農民工外出打工,是地方經濟發(fā)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即“打工經濟”。如重慶農村目前每年輸出勞動力近700萬,這些農民工在為打工地創(chuàng)造財富的同時,每年也給家鄉(xiāng)帶來上百億元的收入。在河南東北部的農業(yè)大縣,農民工轉移的收入占農民純收入的60%以上。而河南1700萬農民工,每年打工收入也是大數字。
有專家稱,金融海嘯已影響到中國內地農村。人們在談論華爾街金融精英失業(yè)的同時,卻很少想到,“農民工提前返鄉(xiāng)”說明國際金融風暴開始波及中國內地的農村和農民。某些地區(qū)農村居民的實際收入將縮減,進而影響農村的消費。國家最近幾年才剛剛引導起來的龐大市場,眼下亟須提振。
第二代農民工何去何從
專家還特別指出,今天的農民工,已是農村流動人口中的第二代,與他們的父輩相比,城市與家鄉(xiāng)的割裂在他們身上更難統(tǒng)一。如今“提前返鄉(xiāng)”,他們何去何從更讓人關注。
據分析,“第二代”農民工主要包括兩種人:一是自小跟隨外出打工的父母到城市生活的農民工子女,一是生于20世紀80年代,為“改變生活方式”而到城市打工的新移民。
對于在城市長大的農民工子女,他們從小就生活在城市,許多人的記憶里只有城市生活的種種,卻根本記不得家鄉(xiāng)的模樣,這些孩子若跟隨父母回到“陌生的家鄉(xiāng)”,可以做什么?種地嗎?一位農民工說,他的孩子“連韭菜和麥子都分不清楚”。
而對于“80后”的新移民,他們受教育的程度高于“第一代農民工”,到城市打工的目的已不再像父輩那樣“為了多賺點錢”,而是要爭取享受城市生活,做個“城市人”,不少人直言“老家太苦”,他們若返鄉(xiāng),出路在哪里?(麥曉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