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飲酒習慣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人們開始理性地選擇健康、時尚、有文化內涵的葡萄酒。中國葡萄酒文化源遠流長,有著濃厚的歷史積淀。中國葡萄酒業的發源地就在山東煙臺。

1892年,張弼士先生從西方引入優良葡萄品種和葡萄酒機械化生產方式,在煙臺建立了葡萄園和葡萄酒公司(張裕),開始了中國工業化生產葡萄酒的新紀元。110多年來,煙臺葡萄酒產業在繁榮和衰退的交替中脫穎而出。如今的煙臺,已經成為我國優質葡萄的主產區,被譽為世界七大葡萄海岸之一;葡萄酒年產量已占全國葡萄酒總產量的48%以上,成為中國最大葡萄酒工業基地。
截止到2006年末,煙臺葡萄種植面積已達15萬畝,葡萄酒生產企業150多戶,遍布全市12個縣區。其中以張裕、中糧長城、威龍為代表的葡萄酒企業逐群而居,張裕制瓶、麗鵬包裝、芝麗華軟木等生產服務性企業蓬勃發展,形成了以葡萄種植、葡萄酒生產和加工服務為主的產業鏈條。葡萄和葡萄酒的年產值達到100億元,占煙臺市國民生產總值的4%,成為煙臺六大產業集群之一。
煙臺葡萄酒近代的發展起源于張裕的建立,可以說張裕的發展史就是煙臺葡萄酒發展的縮影。
張裕釀酒公司建立初期,為釀造出優質葡萄酒,張裕先后從國外引進并嫁接優質釀酒葡萄品種124個。其中包含蛇龍珠、赤霞珠、品麗珠、玫瑰香、雷司令、灰比諾、貴人香等世界著名葡萄品種。時至今日,蛇龍珠已經成為煙臺地區最有代表性的葡萄品種,是張裕公司解百納產品的主要原料。在新中國建立之后,煙臺地區的葡萄酒產業發展一直處于我國前列。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期,隨著我國葡萄酒消費的逐漸興起,尤其是干型酒的暢銷,加快了我國葡萄酒產業的國際化進程。在這期間,煙臺作為我國發展最快的葡萄酒產區之一,獲得了快速發展。張裕研制生產的張裕·解百納干紅成為我國干紅的代表產品,也使得煙臺地區的葡萄酒產品從甜型酒為主,逐漸轉變為國際流行的干型酒。1999年,煙臺中糧葡萄釀酒有限公司落戶蓬萊,使得煙臺地區擁有了張裕、長城兩大品牌。煙臺中糧落戶蓬萊之后,建立了標準化生產基地,并引進外資建立了我國第一家嫁接苗生產廠,為煙臺乃至全國葡萄基地建設提供苗木保證。同時,煙臺也是我國葡萄種植水平較高的地區。張裕在煙臺地區擁有數萬畝世界名種種植基地。而蓬萊香格里拉、華東等我國知名葡萄酒企業也開始大規模地建設自己的基地。

隨著我國葡萄酒消費時尚興起,葡萄酒行業競爭日趨益激烈。煙臺作為我國最著名的葡萄酒產區,其產銷量位居全國前列,擁有我國葡萄酒產業的龍頭企業——張裕,在蓬萊擁有長城的生產基地,在龍口擁有我國銷量第三的葡萄酒企業威龍,使得煙臺成為我國葡萄酒知名品牌最為密集的地區之一。
圍繞葡萄酒產業展開的工業旅游,正在成為旅游名城煙臺的另一張靚麗招牌。煙臺張裕集團投資2億多元興建的酒文化博物館,讓人嗅到葡萄芬芳的另一種香味。在葡萄酒主產區的蓬萊,旅游“十一五”規劃確定:借助葡萄與葡萄酒產業資源,積極發展葡萄酒文化展、葡萄酒品嘗、葡萄園觀光、葡萄采摘等旅游項目,著力構建以18公里煙蓬觀光大道為核心、以25萬畝的“兩橫三縱葡萄長廊”為骨干的葡萄觀光旅游帶,建成國內最大的葡萄酒文化傳播和旅游基地。
具有區域特色的葡萄酒文化旅游蓬勃興起,煙臺葡萄酒產業正在謀求一個全新的經濟增長點:融旅游觀光、生態建設、葡萄加工、娛樂飲食于一體,完成從產業優勢到品牌優勢的升級,進而打造煙臺葡萄酒的整體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