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牙是牙周潔治術的俗稱,是使用專門的器械,將附著在牙齒表面的牙結石徹底地從口腔中清除出去的一種治療手段。目前,人們對洗牙并不十分了解,甚至存在一些不正確的認識,這些錯誤的認識嚴重地影響著人們的口腔健康。這些不正確的認識主要有:
1.洗牙只能美容,不能治病。牙結石和牙菌斑是造成齲病和牙周疾病的重要因素。臨床研究發現,牙結石表面的菌斑中所含有的細菌種類可達160種以上。這些細菌對牙體組織的腐蝕性很強,易引起齲齒,破壞牙齦和牙槽骨,從而使人出現口腔異味、牙齦出血、牙周膿腫、牙齒松動脫落等病癥。專家告訴我們,洗牙可有效地消除附著在牙齒表面的牙結石和牙菌斑。大多數輕度的牙齦炎和牙周炎都可通過洗牙來治愈。因此,洗牙不僅可使牙齒變得更加美觀,還能有效地防治各種口腔疾病。
2.洗牙的次數越多,牙結石的數量就越多,因此不如不洗。被結石覆蓋的牙齒表面,會因細菌的腐蝕而出現很多的小坑,從而變得非常粗糙。臨床研究發現,不光滑的牙齒表面在24~28個小時內即可形成菌斑,在一周左右菌斑即可鈣化,形成結石。因此,專業的牙科醫生在利用各種器械將牙結石清除干凈后,還要做一種“牙齒拋光術”。這種技術可恢復牙齒原有的光滑度,大大降低牙結石的形成速度。需要注意的是,不少非專業的牙科醫生在給人們洗牙時,經常會忽略給牙齒拋光這道程序,使人們在洗牙后不久又出現了大量的牙結石。因此,人們應盡量到正規的牙科醫院去洗牙。
3.洗牙后,不必進行復洗。在臨床上,人們要想一次性地將牙洗好是比較困難的。很多人在首次洗牙時,由于牙結石較多、牙齦出血的癥狀較明顯,因此很難將牙結石徹底地清除干凈。此外,人的口腔中還可出現一種叫做“齦下結石”的深部牙結石,其體積細小,位置很深,在牙齒上附著得極為牢固,需要用專業的器械做多次的“深刮”才能將其清除干凈。因此,人們在洗牙后,一定要及時進行復查和復洗。
4.洗牙只適合中青年人,不適合老年人。有些老年人認為,體積較大的牙結石可起到保護和固定牙齒的作用,一旦將其去除,牙齒就會出現松動或脫落。這種認識是錯誤的。有些老年人一生都沒有接受過牙周檢查,其牙齒表面的結石數量很多,體積很大,在牙結石表面附有大量的細菌及細菌的代謝產物。這些有害物質會頻繁地刺激牙周組織,引起牙齦萎縮、牙槽骨受損及牙齒松動等。只要牙結石存在,牙齒松動的癥狀就會逐漸加重,直至發生牙齒脫落。因此,老年人只有定期進行洗牙才可使牙齒變得更加健康穩固。一些牙結石較多的老年牙病患者,洗牙后可感覺部分牙齒有松動感,但隨著牙齦炎癥的消退、牙周溢膿和出血的停止,新的結締組織可逐漸附著在牙根表面,從而會使松動的牙齒變得穩固。■